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猪生产学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2020-12-24戴四发王淑娟闻爱友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互联网+生产课程

白 晰,胡 洪,戴四发,王淑娟,闻爱友

(安徽科技学院 动物科学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猪生产学是动物科学专业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丰富优化猪生产学理论和实验(习)内容,将互联网教学平台、翻转和智慧课堂等融入教学课程结构体系中,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探索培养综合型畜牧人才教学模式,以适应新型畜牧业的发展。

1 猪生产学课程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猪生产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运用紧密结合的学科,把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知识体现在猪生产上,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综合性和应用性的特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猪的生物学特性和行为习性、猪的品种及利用、猪的育种技术、营养与饲料、各阶段猪的生理特点和饲养管理要点、猪场建设及环境控制、工厂化养猪生产技术等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该课程不仅论述养猪的基本知识,同时结合实验(习)教学手段,训练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系统传授生猪生产所需的技能。

由于教学条件限制,课本理论与实际生产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猪生产学教学也存在较多的问题:理论教学方法单一,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专业知识,效果欠佳;部分学生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不足;实验教学以实验室教学为主,与实际生产差异较大,实验设计缺乏创新性;实践实习占课程比例过小,学生操作和动手能力跟不上发展等。

2 猪生产学课程教学面临的挑战

21世纪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带动了教育行业的巨大变革。2012年“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使人工智能、移动互联技术和虚拟现实等先后应用于教育教学[1-2],这也给猪生产学课程教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安徽科技学院从2015年起至今连续四年举办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动物科学专业学生都积极参与。这种新兴的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宏观管理能力,为社会输送养猪技术型人才,解决企业人才缺失问题[3]。

3 以推动“互联网+”模式应用为契机,深化猪生产学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

3.1 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随着畜牧业行业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发生了转变。学生需要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及一定的创新和生产实践能力,才能适应新型畜牧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互联网+”新畜牧业的背景下,根据猪生产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修订。如第一章国内外养猪业概况,内容比较陈旧,有些内容甚至脱离了实际,应该及时结合国内外最新行业发展动态(新进展和新成果),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调整和补充。同时,教学中较为抽象的知识内容,可借助网络和多媒体工具进行教学,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和掌握,也可弥补课堂和现场教学之间时间和空间不能有机结合的缺憾[4]。实验教学是猪生产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筛选的实验内容要有较强的实用性和代表性,并能有机衔接理论课程,从而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的能力。

3.2 探索多模式混合教学

单一的传统课堂授课方式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MOOC、翻转课堂和雨课堂等教学工具和方法已成为热门[5-6]。充分合理利用新型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传统教学方式,既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激发其创造性,提升猪生产学教学质量。

3.2.1 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提升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及自学能力 翻转课堂的教学优势可以弥补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使师生双方进行角色转换,教师起到引导教学的作用[7]。在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同学之间可进行探讨,或是做成PPT在课堂上进行汇报讲解,让全班同学就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学生在自学、课堂展示和总结提问的过程中学习巩固了知识点,而且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自学能力也普遍有所提升。

3.2.2 通过SPOC和雨课堂等智能化教学工具或平台的应用,提高课程学习效率 高科技信息技术手段融入教学对于时刻接触网络和移动设备的90、00后来说,无疑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提升其学习的主动性及有效性。比如,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教学体系是依托MOOC线上开放课程等网络资源,将网络作业与测试、线上讨论、课堂授课等多种教育形式有机结合的教育平台体系[8]。依托教师线上提供的学习视频,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大框架下小体系的知识内容;教师就相应的知识内容设计作业,上传至网络平台,要求学生完成;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反馈对知识框架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补充和整理,再次上传供学生学习。就猪生产学课程而言,可根据教学大纲将猪的育种内容细化为猪性状的遗传、育种原理、选择方法和猪的专门化品系等多个知识体系,学生先线上学习,然后带着疑问来到线下课堂。教师为学生搭建知识框架,通过线上线下带学生解答、探讨和巩固学习内容,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使知识内化,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效率。智能化互联网学习平台功能强大,教学资源丰富,可满足个性化、多样性的学习需求;教师在线自测与小规模测验,实时监督学生学习进展,掌握阶段性学习效果;平台上的讨论区、提问区和成果展示区等使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展开充分的互动交流,弥补课堂交流时间有限的缺点;还可利用平台将最新的养猪技术、发展成果和研究新进展作为补充知识介绍给学生,引起学生对猪生产乃至对畜牧养殖业的兴趣。

3.2.3 通过PBL 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猪生产学是将畜牧基础理论应用到猪生产实践的一门应用类课程。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学生在有限的课时里完成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实验内容,不仅难以体现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还弱化了学生对相关联知识的学习;同时,传统教学中机械式实验操作缺乏创新能力应用训练,不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PBL教学是通过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展开讨论,综合所学过的理论知识解决生产实际中可能遇到的问题[9]。比如,在猪生产学实践教学课程中,针对生产中猪场布局、猪肉品质鉴定和猪场管理等问题,要求学生借助网络平台,快速收集相关视频和图书等资料,并开展讨论分析,解决提出的实际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回顾了以前所学的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学习掌握了相关联的技能,而且使其有关猪生产的专业知识网得到了优化,提升了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PBL 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获取和应用知识以及增强创新能力具有较好的推动作用。

3.2.4 搭建多样化的校企合作平台,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适应新型畜牧业发展需要 通过与行业内企业的横向联系,建立校外实习教学基地,弥补学生实验课程学习的局限性[10]。在校外实习期间,安排学生进驻养猪企业,参观或参与到实际生猪生产的各个工艺和环节。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建立企业生产一体化的教学资源库,将新工艺、新设备和技术进行整合,利用视频软件制作微课,供学生学习。邀请企业高级工程师以及研究所的相关专家进课堂讲授企业及畜牧业现状,介绍当前畜牧业最新发展趋势,启发和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行业现状,为培养企业和社会需要的本科院校应用型畜牧专业人才助力。

3.3 提高教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

在“互联网+”新畜牧业背景下,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及时调整自身定位,由传统的知识教授者变为知识的引路者,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信息获取、分析、实践和创新的综合能力。同时,要多种途径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强化其实践教学能力,更好地提升猪生产学的教学效果。

3.3.1 利用互联网工具和平台,及时拓展猪生产学的新知识和新技能 互联网信息化的高速发展要求我们在教学方式上不能只用传统的板书讲授。授课教师应积极参加相关教学网络工具的培训、学习和交流,掌握教学软件及平台(如微课、MOOC和SPOC等)的使用技巧。将适合于《猪生产学》课程教学的软件工具应用于教学中,有助于课程质量的改进。新型畜牧业的发展过程中所涌现的推进生猪养殖发展的新信息、新技术、新科技和新方法日新月异,授课教师要善于利用互联网这个渠道,发挥网络传播媒介的便利优势,获取相关新知识,关注行业新动态,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及时给学生更新知识技能,使其跟上行业发展步伐。

3.3.2 提高教师猪生产学实践技能,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质量 猪生产学课程实践性较强,通过多种方式提升老师的生产实践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年轻教师应多请教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或行业中的前辈,学习他们的实践教学和实践操作能力,弥补其实践实习课程授课经验不足之处。其次,教师既要提升自己的实验教学能力,还要到猪生产企业深入调研或锻炼,经常到生产一线了解和学习养殖设备、养殖技术和管理理念。另外,还可通过网络平台、教学平台和直播平台在异地观看学习养殖厂的运营过程和模式,学习到实际的猪生产和管理的知识和经验,提升自身实践能力。

3.4 完善考核制度

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企业和社会的需要,综合本门课程较强的专业性、综合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学生考核除了知识考核外,还要注重结果考核与过程考核相结合,考核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础知识考核主要以书面考试的形式呈现;实践操作能力考核可以通过包括猪生产实验中的操作、实践效果、出勤记录、团队合作能力、吃苦耐劳精神和安全工作以及实验报告等形式进行综合评价,引导学生既注意理论学习又注意实践操作。

4 结语

在“互联网+”新畜牧业背景下,信息化已经到了与教育深度融合的阶段。根据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对猪生产学课程进行改革与创新,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加深对猪生产学课程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现代畜牧生产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设备和新标准,为将来加入畜牧行业奠定基础;同时多种教学方式的混合应用能够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最终培养出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综合应用型人才。总之,随着大数据、物联网及多种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推进猪生产学的教学改革和实践,“互联网+”将极大地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互联网+生产课程
当活动走向课程 少年已走向未来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反生产行为差异化治理策略
微生物发酵生产DHA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