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语
2020-12-24许小峰
大气运动具有复杂的非线性混沌性质,对初值的微小误差表现出高度敏感性,导致天气过程的演变呈现出难以准确预测的随机动力特征,从而难以消除单一数值模式的预报结果与真实大气运动状态之间存在的不确定性偏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气象学家提出了“集合预报”的概念,并随之发展了具体技术方法,取得了显著效果。
集合预报是新一代随机动力概率预报技术,既能给出单一的最佳可能预报,也能提供概率预报产品,其在天气预报业务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已获得广泛认可。本期“封面报道”特别邀请杜钧研究员(NOAA)、王勇研究员(奥地利气象局),陈静研究员(国家气象中心)组织了“集合预报研究与业务”主题专栏(P9起),就我国GRAPES全球/区域集合预报系统、欧洲业务集合预报系统、集合预报统计学后处理技术等的研究进展,以及集合敏感性应用、集合预报产品在我国应用情况的调查等方面进行了综合阐述,以期能使读者全面了解这一技术的发展现状。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人才历来是推动气象科技创新的第一驱动力,在促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尤为突出。中国气象局人才交流中心致力于气象人才队伍建设,密切跟踪气象人才发展趋势,探索气象人才发展规律。本期刊发的“气象人才建设”专栏(P78起)得到了中国气象局人才交流中心的大力支持。专栏汇总了人才交流中心及相关部门近期在人才工作方面的部分研究成果,包括气象人才准入、选拔、队伍建设等不同方面,对人才招聘需求和招聘策略、人才评价机制体制改革和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高层次人才和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另外,专栏也包括了面向预报员的培训需求(P92)、气象科普工作(P125)等文章,进一步丰富了专栏内容。专栏文章可为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建设系统科学的气象人才政策体系提供有益参考。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让人们逐步认识到了社交距离在预防传染病传播中的作用。本期阅读栏目介绍了从空气动力学角度计算得出2米社交距离的依据(P132)。
经国家新闻出版主管部门批准,自本期开始,中国气象学会成为本刊主办单位之一,我们期待与气象学会紧密合作,提升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
本期编辑期间,惊闻本刊原编委高学浩老师因病去世,为纪念其一生对中国气象继续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以及一直以来对本刊的呵护,特节选学浩老师与夫人王卫群2005年共同发表于《继续教育》上的对美国气象继续教育的分析文章(P136),与读者一道缅怀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