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菇标准化种植技术
2020-12-24蒋学杰
●刘 霞 蒋学杰
(1.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南湖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山东 日照 276817;2.山东省莒县农业农村局 山东 日照 276500)
双孢蘑菇又叫白蘑菇,是一种草腐真菌,也是常见的食用菌种之一,其肉质肥厚,菌肉白而结实,菌肉肥嫩,含有较多的甘露糖、海藻糖及各种氨基酸,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各种微量元素,此外还含有大量维生素。双孢菇含有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其中的色氨酸和赖氨酸在一般植物蛋白中是缺乏的。双孢菇对植物蛋白有增补作用[1]。由于它的营养比一般蔬菜高,所以有“植物肉”之称。双孢菇所含的蘑菇多糖和蛋白具有一定的抗癌活性,具有预防癌症、提神消化、降低血压及防治坏血病等功效。双孢菇栽培范围遍及世界各地,目前在我国栽培数量最多,年产鲜菇约4亿千克,年出口的蘑菇罐头、蘑菇干片、盐渍蘑菇及速冻蘑菇等均居世界首位[2]。现将双孢菇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1 培养料配方
配方1:稻草(干)50%,牛粪(干)44%,石膏1.5%,石灰2%,菜籽饼2.5%。配方2:麦秸(干)52%,鸡粪(干)30%,棉籽壳15%,石膏2%,石灰1%。以上两种配方,根据当地原料情况任意选择一种。
2 建堆发酵
将稻草或麦秸切成15~25cm长的段,并加水湿润,建堆时先铺一层宽2.1~2.5m、厚20cm的草,长度不限,再铺厚5cm左右的一层粪,如上述一层草一层粪进行铺设。从第4层开始,加入石膏,建成宽2.1~2.5m、高1.5m、长度适宜的发酵堆。建好堆后,把散乱的草加到顶部。为使料堆通气性好,在料堆的中部每隔1m插入1个竹筒,或事先埋好竖立的木棍,建好料堆后拔出,以利透气、发酵均匀。建料堆时一边堆一边浇水,做到底层不浇水、中层少浇水、上层多浇水,当料边有水溢出时,停止浇水。将建好的料堆用草帘覆盖,利于保湿、升温。下雨前覆盖塑料薄膜以遮挡雨水,以防雨淋造成养分流失。4d后,料堆内部温度升至65~75℃,第1次翻堆的时间是在建料堆后的第5天,随后间隔5d、4d、4d、3d、3d各翻1次堆。翻堆时,将原来料堆中部的料翻到外边,将表面的料翻到料堆中部,将下层的料翻至上层,这样内外、上下翻动拌松。建料堆和第1次翻堆的时候要加入充足的水,第2次翻堆时适当加些水,第3次翻堆时,依据培养料的干湿程度决定是否加水,此时培养料的含水量控制在用手握紧指缝间有几滴水滴下为宜。在第2次翻堆时要加入石膏,第3次翻堆时加入石灰调节培养料的pH至7.5~8.0。
3 播种及播种后管理
菇棚内建床宽为 1.2~1.3m的栽培畦。培养料发酵结束后,将料堆放到菇棚内,按畦床将培养料铺平抖松。播种前,培养料的含水量控制在用手握紧指缝间有水印呈似滴非滴的状态为宜。用75%的酒精擦洗菌种瓶,将菌种放入干净、消过毒的盆内,使其呈粒状,再均匀撒播到畦床上,将菌种和培养料混匀轻轻拍压料面。播种温度低于28℃,从播种到覆土前为发菌期。将覆土晾干、捣碎、过筛,取米粒至花生米粒大小的土粒,与石灰、草木灰等辅助混合后,进行消毒杀虫。把处理好的土均匀覆盖到料床表面,厚度在3~4cm。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温度保持在22~24℃。当菌丝长到距覆土表面1cm时,加大通风量,温度保持在14~16℃之间,让菌丝横向长成菇蕾。
4 出菇管理
覆土保持潮湿,含水量接近饱和,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5%,菇房温度保持在14~16℃。当菇床上出现子实体原基后,温度控制在16℃以下,要停止喷水,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以上,关小通风口,减少通风量。当床面长出黄豆粒大小的幼菇时,逐渐敞大通风口,加大通风换气量。随着菇体数量增加和逐渐变大,逐渐加大喷水量,使覆土层保持最大的含水量。为避免死菇现象发生,喷水时水雾要细、匀、勤、轻,气温高的时候要在早晨或晚上喷水,气温低的时候要在中午喷水,阴雨天时少喷水或不喷水,为使落在菇盖上的水分尽快蒸发,喷水过后要及时通风,通风时间达到30min,防止发生病害而影响双孢菇的商品外观。经过这样的管理,7d左右双孢菇即可进入采收阶段。
5 采收
销售期间若双孢菇膜不裂开,双孢菇越大市场越看好,价格也越高;当用双孢菇加工罐头时,菇直径在1.5cm以上则菇越小市场越看好,价格越高。采收时必须依据销售市场的需求,决定采菇的大小。采双孢菇的时候,用手轻轻捏住双孢菇的菇盖,旋转取出;为避免双孢菇脚上的覆土染在菇盖或菇柄上,影响商品外观,要边采菇边切除带覆土的菇脚。双孢菇出菇具有分潮的特性,采毕一潮菇后到下一潮出现一般有4~7d的间歇期。采菇后,清除残留在床面上的老根和死菇,用湿土补平床面上的孔洞,停水养菌。当下潮菇长到黄豆粒大小时,需要喷1次重水,加强管理,再采收下一潮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