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东地区板栗主栽品种及品种选择标准

2020-12-24隋炎佐辽宁省丹东市林业和草原发展服务中心辽宁丹东118011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0年5期
关键词:母枝粒重丹东

●隋炎佐(辽宁省丹东市林业和草原发展服务中心 辽宁 丹东 118011)

1 栗树的种类

栗属植物在全世界作为经济栽培的种类,除原产中国的板栗外,还有分布于日本和朝鲜半岛的日本栗,分布于南欧、地中海地区的欧洲栗以及北美地区的美洲栗。中国的栗属资源中有野板栗、茅栗以及分布于丹东地区的丹东栗。而在丹东地区,板栗品种以日本栗和丹东栗为主,常见栽培品种有‘9113’‘金华’‘丹泽’‘大峰’‘利平’‘有磨’‘土60’‘大国’,另有少量的‘国见’‘辽栗10 号’和‘紫峰’等品种[3]。

1.1 ‘9113’

‘9113’为丹东栗品种,树势强健,树姿开张,易分枝,结果枝比率大,1 个母枝最多可抽生7 个结果枝,1 年生枝短截后抽生结果枝的能力强,连续结果的能力也强,结果早,易丰产,稳产性好。球苞大,椭圆形,苞皮厚,针刺长而密,直立,坚果椭圆形,肩部较平,红褐色至紫褐色。平均单粒重13.7g左右,涩皮较易剥离,果肉黄白色,质地细糯。9 月下旬成熟,成熟期集中。抗寒力强,幼树结果过多时有空苞现象。适于在辽宁凤城、宽甸及吉林集安以南地区发展。

1.2 ‘金华’

‘金华’为日本栗品种,日本岐阜县中山间地农业试验场育成,亲本为‘大正早生’‘金赤’,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于1989 年从日本引入。该品种树姿半开张,树势强健,树冠半圆形,枝条粗壮。总苞椭圆形,刺束短而宽,坚果呈三角形或半椭圆形,果皮浅褐色,有光泽。总苞内平均含坚果2.5 粒,平均单粒重20g左右,最大粒重50g以上。果肉黄白色,味淡,质地较松,适于加工果肉。9 月下旬成熟。结果早,丰产性好。抗栗瘤蜂危害,抗寒性较差,幼树反应敏感。喜肥水,天旱时落果较重,易产生大小年结果现象。因果肉较粗、较硬且有30%的破碎率,对于出口日本的品种选择并不推荐。

1.3 ‘丹泽’

‘丹泽’为日本栗品种,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于1989 年从日本引进。总苞圆形或椭圆形,刺束长而密。坚果三角形,果皮淡褐色,光泽少。总苞内有坚果2.5 粒,平均单粒重14.28g左右,成熟早(9 月上旬成熟)。该品种树势强健,树姿半开张,树冠呈半圆形,结果枝粗壮。修剪时每平方米树冠投影保留6~7个结果母枝。丰产稳产,抗栗瘤蜂危害。抗寒性中等,适宜在年平均气温10℃以上的地区栽培,采用高接换头方式的板栗可以在年平均气温8℃以上的地区栽培[2]。

1.4 ‘大峰’

‘大峰’为日本茨城地方品种。每个母枝平均着生刺苞1.6个,次年抽生结果新梢3.2个,出实率46.5%,每苞平均含坚果2.8 粒,果个大小似‘金华’,平均单粒重23.0g左右,9 月中旬成熟。树姿半开张,枝条粗壮,发枝力和成枝力均强。丰产,结果过多时果个不整齐。抗栗瘤蜂,抗寒性中等(不及‘金华’,强于‘丹泽’),适宜在年平均气温8℃以上的地区栽培。

1.5 ‘利平’

‘利平’为日本栗与中国栗自然杂交种。坚果扁圆形,果皮黑褐色,有光泽。平均单果重20g左右,果肉淡黄色味甜。9 月下旬成熟,树势强健,树姿开张。枝条受日灼危害明显,与丹东栗嫁接亲和性好。丰产稳产,抗病虫害能力较强,抗寒性中等,适宜在年平均气温8℃以上的地区栽培。鲜食品种,不适宜加工[4]。

1.6 ‘有磨’

‘有磨’为实生选优品种,坚果圆形,果皮褐色,有光泽,平均单果重17~25g。树姿稍开张,果前梢较细。果枝比例高,坐果率极高,不落果。耐粗放管理,但抗寒力差。丰产稳产,加工性状好,深受厂家欢迎[4]。

1.7 ‘土60’

‘土60’为1989 年从朝鲜引入丹东地区栽培,球苞较大,圆形,苞刺密,苞皮薄,坚果粒较大、有光泽,每千克约70 粒,10 月上旬成熟。抗栗瘤蜂危害,抗寒力较强。树势强健,树姿开张,树冠半圆形,萌芽力和成枝力均强;枝条较细,修剪以疏枝为主,按树冠投影8~10 个/m2的标准保留结果母枝为宜。

1.8 ‘大国’

‘大国’为引进的日本品种。树体高度中等,树姿较开张,树冠圆头形,每个母枝平均着生刺苞2.5个,次年抽生结果新梢2.5 个。刺苞椭圆形,鲜绿色,出实率47.9%,每苞平均含坚果2.6 粒。刺束细长且硬,坚果椭圆形,红褐色,有光泽,底座中等偏大,整齐度高,平均单粒重23.1g。果肉淡黄色、粉质、味甜,加工品质较好。在丹东地区9 月中旬果实成熟。结果早,产量高,丰产稳产,嫁接7 年生平均株产12.5kg,最高株产达20.7kg。耐瘠薄,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和抗寒性较强,适宜在年平均气温8℃以上的地区栽培。

1.9 ‘国见’

‘国见’是由日本农林省园艺试验场1981 年命名、1983 年登录的品种。树姿稍开张,幼树阶段树势旺盛。果实圆三角形,平均单果重20~25g,果皮褐色有光泽,果肉淡色,适于加工。坚果成熟期约9月中旬。丰产性好,喜肥水,要求管理条件高。营养不足时,坚果不饱满,底座干缩。结果过多或管理不善,树体易早衰。抗寒能力中等,宜在年平均气温8℃以上的地区栽培。

1.10 ‘辽栗10 号’

‘辽栗10 号’是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育成的丹东栗与日本栗杂交品种,2002 年通过鉴定。该品种树势强壮,树姿较开展,树冠圆头形,枝条稀疏;坚果圆形至三角状卵圆形,褐色,果面光滑,果顶有白茸毛;每个母枝平均着生刺苞1.8 个,每苞平均含坚果2.6 粒,平均单粒重18.9g左右,出实率61.2%,次年抽生结果新梢2.4 个。涩皮较易剥离,果肉外表黄色,较甜,有香味。本品种嫁接第2 年,结果株率可达90%以上,嫁接第3 年平均株产4.5kg,最高株产可达6.8kg,9 月下旬成熟。‘辽栗10 号’抗栗瘤蜂危害,抗寒性较强,适宜在年平均气温8℃以上的地区栽培。

1.11 ‘紫峰’

‘紫峰’为引进的日本品种,主要分布在辽宁省的大连、东港等地。树体高度中等,树姿开张,树冠圆头形,幼龄树生长势较旺。每个结果母枝平均着生刺苞2.0 个,次年抽生结果新梢3.1 个。刺苞椭圆形,黄绿色,出实率49.4%,每苞平均含坚果2.4 粒,平均单粒重22.3g,刺束细而密,较硬。坚果圆形,红褐色,有光泽;果肉淡黄色,加工品质好,在辽宁大连地区9 月中下旬果实成熟。‘紫峰’抗栗瘤蜂。

2 品种选择

2.1 根据栽植园地所处环境条件选择栽培品种

影响栗树生长的环境因素是多方面的,土壤质地、土壤pH、有机质含量、地势坡度、坡向、温度、光照、降水量和无霜期等都是很重要的因素。土壤和湿度是可以人为调节的,但气候却不能人为控制,所以温度是影响栗树栽培的主要因素。

根据各品种在丹东地区的栽种表现可知,以1 月平均气温 12℃线经过的乡镇为界,此界以南划为日本栗和丹东栗适宜区,此界以北划为丹东栗适宜区。此界从西南至东北经过的乡镇有凤城市的宝山、凤山、草河和东汤,宽甸县的杨木川、水甸、红石砬子、大西岔和振江。生产上可根据所在区域选择相应的品种[4]。

由于丹东地处栗树栽培区的北缘,冻害时有发生,因此选择品种时,首先要考虑安全越冬问题,不能因为近几年日本栗比丹东栗价格高,就在 12℃界限以北的地区盲目跟风栽种[4]。虽然存在北部地区有日本栗栗园存活而免遭冻害的情况,但是深层次的表现却是在果实品质上,因气候的差异造成果实成熟期较晚、果个较小、品质不佳,无法达到收购标准,效益较差。

2.2 根据栗果市场走向与前景选择栽培品种

栗果的销售主要分为外销和内销。以外销为目标的品种,要考虑适合外销地市场的品种。丹东外销市场主要是日本,因此要了解日本人的饮食习惯、文化背景及喜好品种,如日本人喜欢果肉松柔、个大、口感好、不裂瓣、易于加工的板栗品种。以内销为主的也应了解国内人们的喜好,如南方人喜欢糖炒,要求栗果含糖量高。

2.3 根据板栗品种自身优良性选择栽培品种

优良品种除果实品质优良之外,还应具备适应性强、亲和力强、丰产和抗逆性强等特点,但是哪个品种都不可能完全具备这些优点,因此,在选择品种时,尽量选择优点多的品种,不能要求十全十美。

总之,自然条件、品种特点和市场需求是选择果树品种的主要依据,大家应综合考虑。

猜你喜欢

母枝粒重丹东
丹东鸭绿江磨片有限公司
外源激素与蔗糖对冬小麦穗粒数和粒重的调控效应
干热风对冬小麦不同穗粒位粒重的影响效应*
离体穗培养条件下C、N供给对小麦穗粒数、粒重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丹东纺织业新引擎
猕猴桃“一主两蔓”树形中部分细节的探讨
2018年大豆粒重低于常年的原因分析
“丹东一号”沉船水下考古
结果栗树修剪四要点
冬剪结果栗树四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