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应改革形势 强化精细管理 确保农业生产工作高标准推进

2020-12-24王世平北大荒农垦集团八五六农场有限公司

黑龙江粮食 2020年8期
关键词:优质稻农场网格

王世平(北大荒农垦集团八五六农场有限公司)

北大荒农垦集团八五六农场有限公司以“农场企业化改革”为主线,适应发展形势、突出标准意识、强化精细管理,全面推动百万亩绿色生态水稻示范区建设。

一、适应改革形势,理清发展思路,弄清楚“干什么”

八五六农场拥有耕地面积113万亩,其中水田近100万亩。2020年,八五六农场以“降成本、提品质、增效益、创品牌”为主攻方向,坚持“一优两做,双促双增”水稻产业发展思路,将百万亩水稻产业发展分为50万亩优质稻和50万亩常规稻两个方向,努力实现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开创绿色生态水稻产业发展新局面。

一是围绕优质米主导产业,做强种植基地与销售平台。50万亩优质稻聚焦“品质和单价”,以“一优两做”为抓手,即:围绕优质米产业,做强优质稻生产基地和优质米销售平台。

在优质稻生产基地建设方面,以市场为导向,从量的需求向质的提升转变。以兴凯湖和穆棱河两大地表水灌区为主体,充分发挥土地、水源、积温优势,在三、五、六、七管理区建设优质稻种植基地,以稻花香、初香粳、三江6、绥粳18为主栽品种,面积达50万亩。建立基地准入制度,根据市场需求,将优质稻分为普通和高端两方面。普通优质稻按绿色优质水稻种植标准,以安全、健康、营养、适口为卖点,主要面向商超、农贸市场、电商平台等。高端优质稻瞄准中高端消费人群,采用蟹稻、鸭稻、鳅稻、虾稻等生态循环种养模式。特别是在蟹稻产业发展上,八五六农场与辽宁东港惠民河蟹包装厂合作,利用七区水资源优势,发展蟹稻立体种养达2.4万亩,预计增效900万元。

在优质米销售平台建设方面,利用“界湖”品牌,培育中高端大米,找销路、闯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以智慧农业物联网全程质量追溯为依托,利用“环境”和“质量”两个溯源码,打造八五六农场每一粒大米的“户口本”和“身份证”。构筑基地、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解决消费者的信任危机,打通优质米走向餐桌的“最后一公里”。同时,努力补齐销售短板,扬长避短、借船出海,与有销售渠道的企业强强联合,将“界湖”大米推向市场。今年,八五六农场与江苏苏粮集团、上海荷之轩、辉业集团、厦门军粮、山西中北国旅等企业签订优质水稻订单30万亩,并与浙江耐私等多家企业、客户签订稻米认养订单2000亩,认养价格6888元/亩,累计可增收200万元。积极走出去、请进来,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八五六农场的优质大米产品。邀请合作企业、知名客商、省内外媒体前来农场,提升产品的知名度。截止目前,先后有30多家企业走进八五六农场,寻求合作机会。8月29日,央视《味道》栏目组走进八五六农场,生动地记录了农场稻鳅、稻蟹等特色农产品。

二是转变常规稻生产方式,推广节本高产的高效模式。农场第一、二、四管理区属于地下水灌区,井水冷凉,只宜种植以常规圆粒为主的早熟品种,主要销售渠道是国储粮库。以前,国家收储价格高,在高成本运行下,仍可保持一定效益,但随着国家收储政策变化,生产成本不断上扬,常规水稻生产效益持续下降,围绕这50万亩常规水稻,我们聚焦“成本和单产”,以“双促双增”为抓手,即:通过“标准种植促进成本降低,量化管控促进产量提升”,增加职工收入、增加企业效益。

为找到成本更低、产量更高、效益更好的“双促双增”高效种植模式,八五六农场总结了“全、精、地、技、服”五字诀,通过集成节本、增产、增效技术组装,深挖精细管理潜力,主推侧深施肥、格田治理、分段收获、轨道农业等10项节本增效技术措施。全年累计推广侧深施肥27.8万亩,格田治理15万亩,计划分段收获面积30万亩。力争2-3年实现亩节约成本100元、产量提高100斤、亩增效200元的目标。

二、强化标准意识,突出精细管理,搞明白“怎么干”

2020年,在分公司党委的领导下,八五六农场干部职工凝心聚力,抗疫情、战风雪、抢农时、抓标准,农业标准化水平再上新台阶。

一是严抓农时标准。“错过农时就是灾”,八五六农场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充分发挥二积温带优势,通过早播种抢积温,3月30日开始大面积播种,水稻出穗期比往年提前了近3天,为水稻增加了灌浆结实时间。针对疫情,统筹农业用工, 5月20日,水田插秧全面完成,比往年提早5天。

二是严抓技术标准。八五六农场成立了由“农场专家、技术骨干、种地能手”组成的农业讲师团队,在各农事环节活跃在网络课堂、田间地头,多种形式为种植户提供指导和服务。发挥典型带动作用,建立“7+30+X”示范推广体系,引导种植户由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带动种植户提高农艺措施到位率,累计培训12780人次,取得显著的效果,为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严抓管理标准。强化标准意识,努力向先进看齐,八五六农场先后组织管理人员到宝泉岭、建三江、红兴隆等分公司学习12次,推动农业标准提档升级。重点建设“有标准、有亮点、有特色、有效益”的“四有”农业科技示范带,分为“二纵二横”4条主线,长度115公里,辐射面积20万亩,示范项目18个。以科技示范带为引领,实施标准化管理纵深推进,全面提高农业标准化管理水平。

四是严抓农机标准。开展“农机标准化提升年”活动,全面加强农具场、农机库房、农机装备管理,通过典型引导、重点突破、普遍提高的方式,将闲置多年的现代农机管理服务中心重新利用,培育1个农场级标准化农具场,7个管理级示范农具场,带动全场农机管理上水平。

三、建立健全制度,强化业绩考核,定任务“谁来干”

企业管理的核心在于制度,为解决农业管理人员“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八五六农场建立了《农业生产网格化暨农业管理人员动态化管理制度》。将农业生产工作划为二级网格管理:一是将农业生产部人员进行网格责任划分,生产部部长、副部长任督导组长,每人负责2-3个管理区;主管任督导员,每人负责1个管理区,对作业站农业生产工作进行督导考核和日常检查;二是将作业站农业生产、安全生产等工作进行网格责任划分,每个作业站设一个网格,站长任网格长,其他管理人员为网格员,以作业站所辖耕地范围和具体工作为基础划分片区网格,让每个管理人员都有任务、有责任、有压力。

同时,对管理区、作业站农业生产工作分时段考核,采取日常检查、跟踪问效、交叉互检和阶段验收等方式,每个阶段进行一次排名公示、评比,促进全年农业生产工作有序推进。对考核结果为标兵的网格长和网格员进行表彰,并作为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对考核结果不达标的进行全场通报;对考核不达标且不胜任的网格长,调整其工作岗位;对未达到业绩的网格员调整其岗位级别。

今年,八五六农场累计开展阶段验收3次、日常检查800余次,表彰先进单位12个,提拔使用优秀管理人员21人,通报批评11人次。经过大半年实践,农业生产网格化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农业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标准意识、执行能力全面加强,为全场农业生产提档升级打下了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优质稻农场网格
达州市达川区优质稻生产现状与产业发展对策
农场假期
湖南水稻品质育种主要进展
农场
追逐
重叠网格装配中的一种改进ADT搜索方法
贵州优质稻占全省稻谷产量62.2%
一号农场
丰收的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