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浊和胃法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临床病例1 例

2020-12-24刘冉王占霞吴海洲张铁鑫刘飞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6期
关键词:中脘反酸顽固性

刘冉,王占霞,吴海洲,张铁鑫,刘飞

(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 病例

病患,男,61 岁,2019 年11 月06 日前来就诊。主诉:呃逆7 天,加重1 天。病史:1 年前因突发头晕、恶心,前往吉大一院就诊,确诊为脑卒中,期间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具体用量不详),患者自述常有反酸症状,但未予理会。7 天前,食用粘豆包后出现频繁呃逆、反酸次数增多,后饮食不畅,胸胁胀满,自行服用胃复安(具体用量不详)及饮水法,但效果不理想,现因患者拒服药物,遂前往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就诊。刻下症:呃逆、反酸,伴胃脘部疼痛,食管烧灼感,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精神欠佳,睡眠差,大便粘腻,舌红,苔白腻,脉弦滑。

西医诊断:顽固性呃逆。中医诊断:呃逆。给患者做呃逆频率评分[1]和反酸、烧心发作频率及症候变化评分,呃逆频率>10次/h,且不能进食,评分为9 分;反酸烧心发作频率>10 次/h,且难以耐受并不能进食,评分为3 分。两项评分结果均为重度,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治则:降浊和胃。具体穴位:内关,公孙,中脘,梁丘,丰隆,阴陵泉,厉兑,商阳,颈夹脊C3-C5。操作:嘱患者针刺体位为仰卧位,针刺器具选用贵州安迪牌针具(规格:0.25mm×40mm),针刺穴位用75%的医用酒精消毒,内关、公孙、中脘直刺吸气进针后,行捻转泻法;梁丘进针时,嘱患者吸气,行提插泻法;丰隆、阴陵泉直刺进针,行平补平泻法;厉兑、商阳直刺进针,行平补平泻法,留针30 分钟;嘱患者体位为俯卧位,颈夹脊C3-C5 行快针手法。每天1 次,5 日为一疗程,3 天内偶有呃逆发作,按原法治疗,每次30min,随即而止。嘱患者消除紧张情绪,使其放松心情,并告知患者减少阿司匹林药量,治疗3 次后,患者自述胃部疼痛症状减轻,呃逆、反酸次数减少,睡眠及生活质量有所改善。治疗5 次后患者自述胃部疼痛症状消失,食管烧灼症状减轻,呃逆频率降低,睡眠及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连续治疗两个疗程,治疗结束后随访2 个月,已恢复正常饮食,呃逆及反酸症状消失。

2 按语

顽固性呃逆是指呃逆症状持续存在48 小时以上不缓解的情况。临床表现为出现短促的明亮响声。在鉴别诊断中须与干呕、嗳气等病相鉴别。顽固性呃逆与多种因素有关,其所涉及的脏腑有胃、脾、肝。中医学认为,中风后顽固性呃逆多是由于中风后患者情绪异常,饮食失常,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损伤气血津液,导致阴阳偏盛加剧,脾胃受损,后天之本失于濡养,《脾胃论》讲“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气不升,浊气不降,津液不布,聚湿生痰,胃气上逆,则呃逆不止,加之脾胃运化失调,气血生化失源,致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现代临床医学认为脑中风患者会损伤下丘脑,进而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促使胃酸分泌过多,刺激膈神经及迷走神经,反射性引起隔肌收缩产生呃逆。本患者又因长时间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由于药物的不良反应产生的对胃黏膜的直接刺激,会增加胃酸的分泌,加之豆包本就是不易消化的食物,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故本病的诊断和治疗从现代临床理论和中医的治则治法出发,精确诊断、对症治疗才是本病的治病关键。内关穴、公孙穴经临床试验证明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胃黏膜修复[2],且内关穴和公孙穴为八脉交会穴,二者临床上相配伍使用,是治疗呃逆的常用穴位。中脘穴是胃的募穴,闫醒予[3]认为针刺中脘穴能够使胃酸及胃蛋白酶活性下降,提示针刺中脘穴可以抑制胃酸分泌。梁丘穴为胃之郄穴,经临床试验证明[4]可以有效减少胃酸的分泌。丰隆,阴陵泉为祛痰湿之要穴,厉兑,商阳皆为阳明经的井穴,属金,而病位在脾胃,湿邪为实证,故利用子母补泻的原理,针刺两穴可以泻脾胃之实证。颈夹脊C3-C5 为膈神经的反射中枢,经临床验证针刺反射中枢可以有效抑制呃逆[5]。各穴相辅相成,故达降浊、和胃、止呃之效。此外,本病多与患者的饮食习惯有关,故应结合病情,嘱患者改善饮食习惯,同时配合适当锻炼,以免病情反复。

猜你喜欢

中脘反酸顽固性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顽固性高血压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要想肠胃功能好 按摩中脘不可少
清酸畅胃汤配合拔罐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
胃部反酸吃什么好
穴位贴敷良附丸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生花生可以缓解胃部反酸
针刺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验案一则
巨阙穴治饭后反酸
针刺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63例
菖远安眠汤治疗顽固性失眠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