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消防安全工作问题及防火的策略分析
2020-12-23张龙
摘要:随着医院规模扩大,人员流动增加且内部结构复杂,极容易出现燃烧、爆炸问题,一旦出现火灾,将会给医院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影响到民众生命安全。因此,需要提高对医院消防管理工作的重视,制定有效的消防方案。鉴于此,文中选择医院消防安全工作为着手点,分析消防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给出防火策略,进一步提高医院消防安全与防火工作的质量,推进医院健康发展。
关键词:医院建筑;消防安全;防火策略
随着国内经济水平持续提升,医疗基础建设不断完善,民众也愈发关注自身身体健康,对医疗服务需求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在这样背景下,医院建筑朝着高层化方向发展,医院建筑火灾扑灭难度较大,人员逃生困难,尤其是综合性医院,日常门诊流量高且人员流动量大,加上部分患者行动不便,实际撤离较为困难。同时,医院本身有着大量医疗电气设备,还有各种易燃易爆的物品,造成医院成为重要的火灾事故场所,因此需要通过开展有效消防管理工作,降低恶性安全事故出现的可能,及时发现失火因素,提高医院消防安全工作的质量。
一、医院火灾特点及消防安全问题分析
1、医院火灾的主要特点
首先,医院建筑发生火灾后,火势迅猛发展且呈现出明显的垂直蔓延趋势。这是因为医院建筑物内存在大量的竖井,如电梯井、消防井等,一旦发生火灾,浓烟与火焰会沿着竖井迅速蔓延。如果火灾发生后不能有效控制垂直蔓延的烟气,将会造成整栋建筑物内充斥烟气,继而引发大量人员伤亡。
其次,火势还会沿着水平方向蔓延,与竖直方向相比水平方向蔓延速度较慢。但火灾出现后住户会选择打开窗户通风,医院建筑风力要远大于地面,盲目开窗会造成的水平方向火势蔓延速度增加。加上建筑内部装修时使用大量可燃材料,这些材料会加快火势蔓延,还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直接影响到人员疏散与消防灭火救援速度。
最后,医院建筑结构特点使其火势蔓延速度远高于普通建筑,建筑内部结构布局影响到防火防烟分隔的分布,诸多通道给火灾蔓延提供条件。当医院建筑出现火情且控制不利时,会出现1min时间内整幢楼充满烟气与火势的情况,继而发展成为立体火灾。
2、医院消防安全难点
医院建筑消防灭火救援工作开展时面临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消防灭火质量,具体包括三方面:
首先,人员疏散难度较大。医院建筑多为高层建筑,内部人员较多,短时间内无法完成整栋建筑内人员的疏散,使得人员疏散难度增加。同时,一旦建筑物内出现火情,被困人员都会出现恐慌、焦躁等情绪,大量人员第一时间涌入紧急疏散通道内,直接影响到人员疏散速度。大量火情演练结果表明,即便正常状态下人员疏散也需要20分钟时间,火灾发生后从底部蔓延到100米高处仅需1min时间,而且煙气中蕴含大量有害物质,直接造成疏散难度增加。
其次,普遍使用玻璃幕墙医院建筑外部装饰时多采用玻璃幕墙,玻璃幕墙直接影响到消防灭火救援开展。医院建筑消防灭火救援活动开展时,内部火情会造成温度升高,继而造成玻璃幕墙碎裂掉落,形成玻璃雨,威胁都爱消防官兵与民众的生命安全。玻璃幕墙的大范围坠落,直接影响到消防救援工作开展,还会影响到周边居民与消防官兵的人身安全。坠落下来的玻璃会伤人,还会刺破消防水带,直接影响到消防用水,影响到救援活动的顺利进行。
最后,建筑内部结构复杂。通常医院建筑内部有着特殊场所,如手术室、隔离室等。这些场所的存在又会造成内部分区更为复杂,存在数量庞大的电气设备与种类,加上频繁的医疗活动造成消防救援活动难度增加,无法在发生火情的第一时间开展救援活动。
二、医院消防安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消防系统设计不完善
建筑工程从立项、施工到竣工整个过程中都需要关注工程质量、进度及项目效益等,但却存在不同程度忽视消防设施、设备的情况。尤其是消防设施配备专业性不强,认为消防设计与施工就是开通消防安全通道、安装消火栓上,实际上却包含更多内容,如消防电气系统、自动报警系统等。
消防设施安装施工时方法不当、操作不合理等,都会造成火情出现后无法及时发出警报,影响到火灾发现时机,直接延误灭火时间,影响到建筑消防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
2、不重视消防设施维护
建筑物内需要配置足够数量的消防设施与消防设备,形成完善的内外消防基础设施系统,这就需要做好检修、运行与维护管理,通过这种方式保证消防设施或设备可以正常使用,能切实发挥功效,控制火灾影响范围。
实际中消防设施与设备经过多次操作、使用后,会出现故障,以至于不能正常使用,这就需要定期养护与维护,避免设备出现故障。但实际中维护管理不到位,体现为不能及时更新消防设施,长期下来失效,影响到消防救火工作的顺利开展,错过最佳消防时间。
3、消防产品存在质量隐患
市场经济环境下部分消防产品生产企业受到利益驱使,产品生产时偷工减料,会选择一些价低质次的原材料,以降低生产成本。这种做法不但会对市场产生不好影响,还会影响到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与此同时,这些企业将这些存在质量隐患的消防产品投入市场后,会造成使用这些产品的消防工程出现安全隐患,继而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大量实践表明,建筑火灾中有相当一部分因为消防设备存在质量问题引发的,因此,消防产品质量不过关是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之一。
4、擅自修改防火设计
医院建筑的占地面积较大,内部结构复杂且功能繁多,各类电气设施功能无法达到设计要求。根据消防规定,需要同一时间内统一降落各楼层的防火卷帘,但实际中却难以实现,甚至部分医院建筑内防火排烟系统存在故障,无法正常启动风扇。
消防基础设施的不完善的,直接影响到火灾扑救工作的开展。医院建筑相邻建筑物之间消防通道距离不足,使得出现火灾后大型消防装备无法靠近,消防通道高度不足、宽度不足等,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消防工作的顺利开展,不利于消防安全工作开展。特别是装饰用电线路,会出现装饰材料与高温区接触的情况,装修材料大多可燃,设计不合理造成火灾安全隐患。这一情况在各大医院建筑中普遍存在,直接影响到医院建筑运行的安全性。
5、监督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设施配备不到位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消防安全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医院的管理意识开始增强。但依然存在大部分监督管理工作人员,没有意识到消防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存在非常大的侥幸心理。
具体体现为医院内部消防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甚至自身缺乏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无法熟练操作消防设备,一旦出现火灾,无法达成第一时间控制火情的目的。同时,极少数医院内部缺少完善的消防设施,或是消防设施缺少维护,造成无法达成控制火情的目的。
三、醫院消防安全工作问题的解决措施
1、 科学合理配置消防设施
医院建筑中消防设施种类较多,主要包括火灾报警系统、消火栓,前者当出现火情时会发出警报,确保消防救援活动可以第一时间开展,这就需要保证线路的完整性,因此保管线路的材料选择耐高温与耐火性能,避免出现火灾时线路被烧断,可以第一时间发出信号,以便采取有效的救火方式。
同时,需要在建筑内部配置必需的消防设备与设施,还需要以此为基础对消防设施进行完善升级,当出现火灾隐患时需要保证建筑物内人员的安全,有效控制火灾的影响;而消火栓则包括消防管道、给水设备等,选择消防管道时保证水枪有力,达成理想的喷洒范围,实现高效消防灭火的目的。
2、 做好消防设施管理维护
建筑内消防设施与其他消防设备长期使用时,设备性能或部件都会出现损耗,继而出现质量安全隐患。要想提高消防设施的使用寿命,切实发挥其功能,就需要做好日常保养与检修,制定定期维保制度,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保养与调试,可以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落实动态追踪方式,实现保证消防设施正常运行的目的。
消防部门也可以主动与专业养护部门合作,双方签署维修合作协议,协议中明确规定双方的责任与权限,促进消防设施检修与维护专业化水平的提升。此外,需要建立健全长效维护管理机制,做好设备监督、维护,确保建筑内消防设施的长效运行。
3、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消防产品质量
要想提高消防产品质量,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生产企业质量安全意识,不断进行安全宣传,让生产厂家意识到产品质量的重要性,知晓生产伪劣产品的后果,提高自身社会责任感,明白消防产品不是单纯的商品,还承担保护消费者安全权益的责任。
相关工程建设时采购消防产品时,需要严格落实采购标准,避免后续消防产品无法正常使用,直接影响到火灾扑救。同时,相关管理部门可以对消防产品质量进行实际抽查,如果产品质量不合格要给予严厉惩罚;反之,如果产品质量合格,可以给予一定嘉奖,激发企业生产高质量产品的积极性,从源头着手,实现提高消防产品质量的目的。消防部门要充分运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公共媒体,多渠道宣讲消防产品常识以及相关政策法规,增强消防产品生产者质量主体责任意识以及经销商质量监督责任意识,提高使用者甄别假冒伪劣消防产品的能力,鼓励群众举报制假、售假和用假的违法行为,正确引导广大群众自觉选用合格产品。
4、 对防火分隔设施进行完善
装修时严格检查装饰材料,认真核查装饰墙与幕墙材料,装修过程中尽可能避免使用易燃材料。最为关键的就是检查安全出口,保证安全出口的独立性,都必须要有疏散楼梯。装修时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更改原有防火你设计,但需要保证防火分割设施的完善性,避免无法使用情况的出现。
通过引入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避免出现各类灾难性火灾。依据实际要求,完善内部固定的消防设施外,还需要逐步提升消防设施的使用功能,实际中有必要时可以采取强制措施,以保证医院建筑运行的安全性,降低火灾出现的可能性。如,消防监督部门应科学合理设计设施,融合实际情况可以设计临时走道,促使临时走道在灾情状况下充分发挥其作用。
5、 提升消防监督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为了进一步提升消防监督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需要积极组建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并做好员工的岗前培训和日常培训工作。另一方面,需要根据实际工作内容的需要,定期开展消防安全知识课程,并做好消防演练工作,积极引导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工作内容,不断提升自身的安全意识。在具体培训过程中,既要做好理论知识的培训,还应该注意消防管理工作的具体工作情况,对员工的设备使用情况以及设施的规范操作进行培训。根据不同的险情,需要采用不同的应急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做好理论与演练的结合,制定完善的应急方案,不断提升消防监督管理人员的应急处理水平,确保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约束员工,提升工作成效的重要保障。就当前而言,对于医院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依然不够完善,对此相关部门需要以国家制定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为基础,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创新消防监督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责任人,引导消防监督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同时借助消防管理制度还能对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进行约束,提升监督工作的有效性。在工作具体开展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借助医院做好消防安全宣传工作,将具体工作落实到人,对于违规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罚,确保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如,虽然在火灾发生时,防火门能起到有效的阻隔作用,但是常闭防火门势必会对人们日常正常通常造成阻碍,但若为了人们通行方便而将其时长敞开,在火灾发生时,势必会产生很大影响,比如造成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等。
结语
综上所述,医院火灾防护工作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对此,需要全面做好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只有通过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落实责任机制,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国消防事业的安全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文贻军.医院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研究[J].办公室业务,2020(15):37-38.
[2]李媛媛.如何做好疫情期间医院的消防安全工作[J].消防界(电子版),2020,6(14):73.
[3]张大超.疫情期间如何做好医院等涉疫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J].消防界(电子版),2020,6(08):43-44.
[4]王小香.强化消防安全抗击疫情——白银市景泰消防救援大队远程指导检查医院消防安全工作[J].消防界(电子版),2020,6(04):15.
[5]徐东.关于医院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探讨[J].消防界(电子版),2019,5(06):49.
[6]许浩宸.医院安全保卫与消防安全工作问题及重要性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9(04):88-89.
作者简介:张龙(1976),男,汉族,籍贯:上海宝山,学历:本科,职称:中级职称,研究方向:防火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