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美术馆的诞生
2020-12-23
本期特稿花费了将近一年时间对新建于广东顺德的“和美术馆”(HEM)进行了一次深度考察。我们对这家美术馆的好奇,并不在于那座具有传播效应的美术馆建筑本身。相反,我们想了解的,是一家美术馆从无到有的全部建构过程。这其中不仅涉及硬件设施的建設,同时还涉及美术馆的定位确定、发展方向的调整、具体的运营和建设规划、内部组织机构的架构、建筑空间的功能划分、收藏研究的方向以及公共传播的方式等“软件”方面的建设。我们真正想做的是在当代语境中从行业视角出发,客观地记录一家民营美术馆的诞生过程。这是开篇必须说明的。
在筹备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难用以往叙事性的模式来完成这期特稿。于是我们便决定邀请和美术馆执行馆长与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参与过和美术馆建设的外部机构,以及三位艺术家共同参与,做一次突破常规的文本呈现。这期特稿由“构建和美术馆”“空间与典藏”“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播”三个板块构成,分别从内部视角、行业/技术视角和艺术创作的视角切入和美术馆的建构过程。在具体的层面,我们要做的仅仅是抵近观察一家美术馆,梳理它从观念到图纸,再到落成并开始运营的完整过程,这既需要恰当的时机,也需要足够的研究意识。只有这种贴近真实的视角,才能提供一种具备现场感与鲜活性的“文献情境”。对于美术馆研究者和艺术行业的从业者而言,这也是非常必要和值得重视的观察方式 。
在与和美术馆执行馆长邵舒以及各部门负责人的接触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种只存在于一线行业人员之中的实践性知识,同时也感受到了它的重要性。在真实的运营场景中,美术馆的员工和管理层整日面对的是如何在有限的资源和空间中进行博弈与妥协,是一次又一次的组织架构调整,以及对管理流程不间断地修订与磨合。这才是美术馆运营的常态。
任何一家艺术机构的建构、运营和发展都不会是静态的,其未来的发展也不会由某种单一的因素或者运营模式来决定。美术馆能否健康地发展,取决于整个产业链条的健康程度,依赖于从业人员实践性知识的积累和提升。因此,将和美术馆在建构过程中所获得的行业经验和实践性知识结构性地呈现出来,聚焦建构一家美术馆需要关注的普遍性的问题,并对建构美术馆的行业标准进行探讨,才是我们策划“一个美术馆的诞生”的价值所在。(孟尧、冯白帆,本期特稿策划人)
注:本期特稿中涉及的与和美术馆相关的建筑、摄影、藏品及各类展览、会议、活动图片,由和美术馆授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