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法华寺:在异域色彩中体验融合之美
2020-12-23张诗珩
张诗珩
法华寺位于大同古城和阳门内和阳街北侧,寺院坐北朝南,占地面积75亩。根据清道光十年(1830)的《大同县志》记载,此寺,“明时建,久废,砖塔存。”可知法华寺始建于明代。法华塔是寺的中心,是我市现存唯一一座覆钵式琉璃喇嘛塔。
2008年,在我市名城保护工程实施中,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源自早期藏传佛教的珍贵遗存,法华寺得以原址保护修复。保护修复工程以白塔为中轴线,整体院落前移至和阳街大槐树下,使古木大刹相得宜彰。整体院落共分四进,前院建筑有天王殿,左右掖门、钟鼓楼、东西禅房;二进院建筑有三士殿、左右掖门、东西配殿及游廊;三进院建筑有毗卢殿,左右朵殿,东西配殿及游廊;后院建有牌楼门,白塔左右建廊庑,东西碑亭及游廊。整个寺院建筑高低错落、左右对称,多民族融合与异域色彩结合的特点十分明显。
法华寺山门是琉璃牌楼,这类牌楼多用于佛寺建筑群内。上面有云龙等图案组成的饰件,五光十色、绚丽夺目。牌楼翼角翘起,斗拱层叠,拱门门额用九块草白玉构成,门额正面雕有卷草图额,底座刻莲花文饰。四柱式黄绿琉璃相间的云纹和绿柏图案,三门之山绿光额枋,额枋两侧为莲花,四楼中间穿插三座体积略大的“楼”,整座牌楼用黄绿琉璃和草白玉构成,体现该建筑雍容華贵、端庄典雅的风格。
法华塔因通体是白色,也称白塔。覆钵式指塔身呈向下的半球体,状如倒覆之钵。此种塔型,印度称为窣堵波式,是印度佛教的原创塔式,早在东汉末年便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但在后来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与中国的传统建筑样式相融合,南北朝后,逐渐被密檐式和楼阁式塔所取代。
法华塔为砖石结构,高约12米。分为塔座、塔身、塔刹三部分。有石级踏道可登平台,洞门上雕有“小洞天”三个石刻大字。在塔身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留一个方形的佛龛,其周围是呈方形黄绿色琉璃图案装饰,龛两侧是两尊金刚雕像,造型雄壮勇猛、姿态威严,饰以彩带和祥云。塔身上部是瓶颈式的塔刹,在瘦长塔肚的衬托下,显得很粗大,有九层黄、绿、紫三色玻璃砌成相轮八重,其间饰华丽别致的图案,上面置玻璃砌筑的花盖。据了解,此塔在1984年由市政府拨款进行过维修,维修时发现塔内存放了一部民国时期的《法华经》。整个宝塔通体为白色,高高屹立在古城内,四周衬以湛蓝天空,显得分外端庄静谧。这座印度式佛塔在大同塔群之中独具一格,令游客称赞不已。
法华寺东西配殿内所画的水陆壁画是以右玉县宝宁寺的水陆壁画为底本绘制的,原画现保存在山西省博物馆内,共有136幅明代卷轴水陆画,是我国单堂水陆画数量最多、保存较完整的一堂水陆绢本。这堂水陆画用浅黄色或浅红色花绫装裱,用色沉稳而无火气,在用色上讲求装饰性,多以大红、大绿进行渲染,给人以浓烈的夸张艺术效果,以多色彩、分染的技法色调,庄重中现华丽气派,非平常画工所能及,更趋于文人画用色时所追求的透明感。
斑驳的古槐,记录着历史长河留下的点点滴滴;悠悠的古塔,在宁静中释放着博爱的力量;恢弘的水陆壁画,无声阐释着大千世界中不变的真谛……修复后的法华寺完整矗立,让人们在游览的过程中再次洗涤心中的尘埃,憧憬更加美好的未来。
选自《大同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