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事装备维修费用效益分析

2020-12-23赵森林李青王梦玉

装备维修技术 2020年13期
关键词:军事装备效益分析

赵森林 李青 王梦玉

摘  要:军事装备综合保障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军事装备维修,能帮助部队有效提高战斗力,然而军事装备维修会涉及到维修费用,维修费用的成本关系到军事装备的使用周期。 随着复杂多样化的高科技军事装备的广泛投入使用,加强军事装备维修费用管理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对提高部队战斗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军事装备;维修费用;效益分析

现代武器装备的应用,使我国部队战斗力发生了质变,然而这也增加了装备维修的复杂性,提高了维修成本,特别是我国近年来跳跃性的装备技术革新,对维修技术、管理以及费用控制等工作都是新的挑战。此外,我国长期以来片面重视武器装备的战斗效能,少有经济方面的评价,导致我国新装备以及其维修的复杂度、费用不断提高。因此应对军事装备的维修费用效益进行研究和分析。

1.军事装备维修费用效益的界定

军事装备维修费用整体上的构成包括:工作人员费用、消耗品费用、训练费用(基础训练费用、培训费用、再现训练费用)、维修费(小型、中型、大型)、维修器材费、杂费。

1.1军事装备维修费用效益的内涵

军事装备维修费用效益指的是上述军事装备维修费用投入所取得的效果与费用投入量的比较。对于军事装备维修费用投入所取得的效果,主要有物质形式与价值形式两方面的体现,物质形式包括维修的装备量以及装备质量,价值形式包括维修保障能力的水平、对部队战斗力的提升水平,主要针对其达到的要求的程度来衡量价值形式的水平。维修费用效益的公式为:

其中, 代表维修费用效益, 代表维修费用投入所取得的效果, 代表维修费用的总投入。由此可见,维修费用效益与维修费用投入所取得的效果成正比,与维修费用的总投入成反比。

1.2军事装备维修费用的经济效益分析

军事装备维修费用的经济效益包含两方面:

其一,军事装备维修费用是装备使用方所支付的全部维修费用,它在装备系统费用中占据了很大的份额,是装备维修水平、装备维护质量的重要保障,对军事装备维修费用的使用进行合理控制,可以很大程度提高效益。

其二,维修利用率指的是武器装备维修设备的利用程度,它也是影响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由于武器装备修理设备与设施都是有国家、军方提供并建设的,因此其利用率越高,获得的经济效益就越高。

2.军事装备维修费用效益的问题分析

2.1装备方面的问题

其一,装备总规模的影响。主要包含三方面影响:首先,装备总量的增加会极大提高军事装备维修费用;其次,大规模的装备维护需要相应的维修保障设施,这些设施的维护也需要投入大量维护费用;最后,大规模的装备维修需要大量维修人员的投入,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效益。

其二,装备维修技术的影响。首先,一些较为复杂技术的装备维修需要进行培训,从而提高了维修费用;其次,复杂技术的装备维修设备的维护re需要大量费用的投入。

其三,装备使用强度的影响。武器装备使用过程中,其结构、零部件之间或产生摩擦、振动,从而导致部件磨损老化或是疲劳老化,部分装备还会出现腐蚀老化等情况,训练作战越频繁,这些老化情况就越快、越严重,从而导致维护修理次数上升,导致维修费用增加。

2.2维修管理方面的问题

其一,军事装备维修费用管理问题。主要体现为军事装备维修费用预算以及计划质量低,军事装备维修费用流向把控不严、相关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不够、装备维修器材等供应品过度消耗等方面。

其二,维修人员问题。军事装备维修人员素质偏低,主要影响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这三方面因素。维修人员技术水平低会影响维修成本,最主要的体现为维修工时过长,导致维修费用效益较低。此外,维修人员水平较低会提高维修器材的消耗,从而进一步降低维修质量、增加成本。

3.提高军事装备维修费用效益策略

3.1完善装备维修管理机制

完善军事装备维修管理机制主要包含两个层面,完善管理层体系和完善军事装备管理机制。

完善管理层体系可以保证维修工作的有序开展,从而提高效益。实行统一领导,分级分部门负责管理的管理体系。装备维修是一项重要的指挥职责,因此需要各级指挥员配合,担负起所属单位维修任务监督责任,从而保障维修工作在各级管理部门的监督下进行,以此保证维修工作的质量。装备维修工作应遵循统一领导,对维修工作进行统一规划,从而尽快实现装备作战能力的回复,提高维修费用的效益。

完善军事装备管理机制,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首先,维修工作的战时与常态相结合,这不仅仅是维修工作的原则,更是部队各项任务展开的原则,要在维修管理体制、规章制度、资源调配等方面加强平战结合;其次,深化军队与地方的结合,一方面设立核心维修机构,另一方面针对新装备建设专门的维修机构;最后,加强行政、技术与经济的结合,提高科学维修的水平,加强常态下的维修管理工作。

此外,要加强军事装备维修费用的监督机制,提高对维修费用流向的把控力度。

3.2引入新技术降低维修成本

军事装备维修管理可以引入技术来提高效益,主要包括装备维修保障理论体系、技术深化两方面。装备维修保障理论体系是實际工作的向导,理论上的不断创新才能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突破,对于装备维修保障理论体系的完善,首要任务就是实现信息化,建立信息化的装备维修保障理论体系,这也是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举措,能实现信息化装备的全面、大量快速维修作业,实现信息化、集成化、高效化维修服务,从而有效提高效益。

技术深化就是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等核心技术手段,对装备维修工作进行详细、精确地筹划,从而提高部队装备维修保障力量的水平。同时,提高维修保障部队的维修保障手段。

3.4提升维修人员素质

人员素质始终是装备维修工作的主体,保证维修人员素质水品是十分重要的。维修人员素质水平的强化主要有三方面:第一,加强全体维修人员的基础维修知识,包括机械、军事装备知识、军事基础高技术知识、军事应用高技术知识、装备性能以及原理等;第二,注重培养维修人员的“一专多能”,保证维修人员除了精通本职维修专业以外,还要具备多样的维修技能;第三,加强维修人员的知识结构复合度,不仅能进行装备维修,还能完成装备维修工作的规划与指挥,从而保证装备维修工作适应军事需要。

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军事装备维修费用效益的内涵,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最终提出了提高其效益的对策,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谢力,魏汝祥,尹相平,尚凡葵.基于改进IOWA组合模型的舰船装备维修费预测[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2,34(06):1176-1181.

[2]    谢力,魏汝祥,于伟宗.舰船装备维修费预测方法评价准则体系研究[J].中国舰船研究,2011,6(02):98-102.

[3]    霍华. 军事装备维修费效益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

[4]    尹瑛.航空装备维修费使用效益评估理论与方法的探讨[J].江苏航空,2005(02):10-12.

[5]    常洪,端木京顺,甘旭升.装备维修费总体效益的模糊综合评定[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4(02):154-158.

[6]    尤毓国.论军事技术装备管理的费效分析[J].军事经济研究,1987(03):56-60.

作者简介:赵森林(1987.01-),男,山西垣曲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装备指挥与管理。

猜你喜欢

军事装备效益分析
把眼睛“搬”给军事装备
激光加工技术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思考
结合大数据技术的军事装备管理保障分析
军事装备管理系统信息化变革规划设计分析
光纤传感器在军事装备腐蚀监测中的应用前景
坡耕地种植苎麻综合利用技术及效益分析
谈我国东北地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
关于军事装备运输性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