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倡议下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研究

2020-12-23梅梅王帧康璇

中国商论 2020年16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一带一路培养

梅梅 王帧 康璇

摘 要:随着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周边国家区域经济合作的步伐加快,配合“一带一路”倡议需求,突出云南省的区位优势,从供給侧着力,构建符合云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财经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及路径,打造适应“一带一路”进程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财经类人才,建立人才聚集的长效机制,有效提升“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财经类人才需求侧和供给侧的匹配性和适用性,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一带一路  应用型人才  培养

中图分类号:F2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8(b)--04

云南是中国唯一可以同时从陆上沟通东南亚、南亚的省份,北上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下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独特的区位优势使云南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突出地缘优势的省份。2019年8月自贸区的成立,云南省迎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用人单位对财经类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一带一路”倡议下应用型人才需求。要完成“一带一路”的使命,教育是基础,人才是关键。

1 “一带一路”倡议和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内在关系解析

企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主体,企业的跨国经营活动联结着国际、区域市场和国内市场,一国的人力资源综合素质和生产资源的匹配状况是经济效益的决定因素和 “一带一路”成败的核心。《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中第九点就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做出了具体指导,提出要完善留学生回国创业就业政策,加快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提高中外合作办学质量,建立国际科教合作交流平台,实施高等学校科技创新服务“一带一路”倡议行动计划,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教育合作,建设“一带一路”教育资源信息服务综合平台等。

党的十九大提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全国的经济改革重心放到了投入侧,特别是劳动力供给的改革上,提升人力资本教育供给侧与人才需求侧的匹配性和适用性成为劳动力要素改革的重要内容,应用型本科院校能够为经济及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属于社会供给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建设高水平的应用型、复合型财经类人才培养体系和劳动力供给侧的改革方向完全一致。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体,需要以前瞻的视野和敏锐的洞察力瞄准发展态势、找准关键节点,深入研究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突出学校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财经专业学科特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2 “一带一路”倡议下云南省财经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侧解析

2.1 战略环境对财经类人才素质的要求

在“一带一路”发展规划中,云南定位是交通大枢纽,南北对接“一带”和“一路”,东西贯通南亚、东南亚,“一肩挑两洋”作为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重要连接线。大通道建设以昆明为支点和中心,横向向东连接泛珠三角和太平洋等经济发达地区,向西由瑞丽连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印度洋沿线国家;纵向向北通过成都和西安连接北方丝绸之路,向南则由磨憨口岸连接新加坡、泰国及老挝进入南太平洋。

云南战略环境地位的改变与提升,一方面亟需大量精通财经业务,熟悉南亚、东南亚国家社会经济、财务会计准则和财税法律制度,同时又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综合型、复合型、应用型财经类人才;另一方面,打造西南区域经济发展的支点、推动地方经济开放则亟需符合“一带一路”倡议需要的、具有信息获取分析能力的“知行合一”创新型人才。

2.2 区域经济发展对财经类人才结构的需求

云南和周边国家已经形成多个合作机制,中越、中缅和中老经济走廊建设不断深化,南亚博览会以及昆交会每年有将近7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有力地推动了“一带一路”建设。2019年8月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旨在建成“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的重要通道、连接南亚、东南亚大通道的重要节点,打造贸易投资便利、交通物流通达、要素流动自由、金融服务创新完善、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标准、高质量自由贸易园区。

在此战略背景下,云南将重点发展信息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商贸服务与会展业,以跨境经济合作区为依托,打造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跨境物流链、产业链,提供跨境金融服务,从而形成利益共享的区域价值链。与此对应的区域人才供应既包括熟悉国际资本市场运作规则,精通金融投资、互联网金融等业务的人才,也包括具备国际采购、跨境电商及物流等知识技能的新型国际贸易人才。

2.3 产业升级对财经类人才培育的要求

在积极推进“央企入滇战略”,进一步加快对内开放的同时,云南省属企业紧紧抓住“一带一路”把云南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大战略机遇,发挥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着力打造开放型产业体系,这就亟需一支能够适应产业转型升级要求的财经人才队伍:专业素质过硬、职业技能强、语言能力强且具有国际视野,熟悉“一带一路”南亚、东南亚沿线及周边国家的文化传统、经济状况、财经法规,具备风险规避、战略执行和价值创造能力。

3 “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应用型财经类人才培养的现实问题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周边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步伐不断加快,云南成为澜湄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孟中印缅地区合作的重要参与方和推动者。2012年以来,云南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4%,经济总量从2012年的1.03万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1.79万亿元。但是面对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步伐加快,云南省目前财经类人才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结构性矛盾依旧突出,人才培养同质化,缺少区域特色,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未完全建立,培养结构和质量尚不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

3.1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区域经济发展匹配性不够

就顶层设计而言,应用型财经类人才的培养目标存在定位不清晰、狭隘,与云南省区域经济发展错配的问题,培养目标不聚焦、宽泛,没有结合云南省区域经济优势、本校办学学科优势和市场对人才需求整合专业定位。将培养目标定位过高,照搬发达省份名牌院校的路径,忽视云南省地域特点,没有深入研究“一带一路”倡议给云南地方经济发展带来的人才需求结构性转变;或将培养目标定位过低,削弱知识体系、理论基础,强调纯技能操作,忽视对学生职业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3.2 人才培养滞后于经济发展步伐

目前,云南省“一带一路”文化教育交流取得一定成效,以孔子学院为载体深化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快推进境外办学,到云南的留学生主要来自南亚、东南亚国家,约19000多名,在全国排在第9位。

但是在财经类人才培养方面人力资源输出明显不足,对于“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人才需求,云南省应用型本科财经院校的前瞻性还不够,倒逼机制明显,打补丁式的对现有财经从业存量人員进行短期针对性培训较多,缺少从高校教育增量输出层面做好顶层设计。例如,2019年8月云南省成为新设自由贸易实验区,昆明海关和云南省商务厅举办专题培训会对现有国际贸易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但是高校教育层面跨境贸易人才输出不足。目前,云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开设卓越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教育计划班,作为面向东南亚国家培养高级财务管理人才的一个重点专业,云南工商学院开设了“小语种+会计”创新班。但是从量上而言,远远不能满足云南省经济发展需要。

3.3 课程体系设置不能匹配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

云南省“一带一路”建设需要众多了解和熟悉南亚、东南亚沿线国家的人才。与这一经济战略相适应的人才知识框架要覆盖工商管理、语言、法律、人文社科等多个领域,在专业知识层面要熟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会计准则、财税法规,具有核心专业能力的同时还要具有涉外商务能力、决策领导能力、洞察力和执行力,在业务沟通中熟悉南亚、东南亚国家的文化习惯。

目前,云南省财经类院校课程改革看重的依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缺少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考量,课程安排趋同,对培养“一带一路”亟需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在课程体系方面准备不够充分,针对性不强,在相应的工商管理、法律和社会科学领域课程设置上仍有很多空白。

3.4 多语种培养缺位

“一带一路”沿线六十多个国家有50多种官方语言和200多种民族语言,其中许多语言属于非通用语言,对于非通用小语种,国内人才储备严重不足。在已经开设的小语种教学中,人才储备也非常有限,高等教育的语言类教育重点依然是英语教学。2017年底,国家信息中心“一带一路”大数据中心发布《“一带一路”大数据报告(2017)》显示仅有2.60%的企业提供中译外和外译中服务,小语种服务能力匮乏制约着我国企业进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开国际贸易合作。蓝鲸教育查询2018年初发布的《“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小语种教育发展问题研究》发现,我国高校小语种教师极少,普遍在2~3人,小语种专业教师在其他院校兼职授课常见,课时量严重超过教师的承载量。

3.5 文化融合能力方面挑战大

跨境企业经济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文化融合是民心相通的重要基础,跨文化沟通的能力要求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有深入地了解,能够融入当地文化。而目前云南省财经类本科的通识类课程群缺少针对东南亚、南亚地区国家政治、道德、宗教和文化习惯方面的课程教学,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中与云南息息相关的国家又具有不同的特色,这意味着配合“一带一路”的课程设置将衍生出庞大的知识框架体系,这对财经类高校现有的师资力量带来极大挑战。

4 推动云南省财经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路径

4.1 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匹配区域经济发展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财经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要与地方、区域经济特色相结合,实现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导向转变,才能更好的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人才培养应从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以“产教合作”为引领,企业需求为导向,培养“多语种+”人才,通过某一专业、方向、领域+多语种的思路,培养学生成长为“专业知识+商务知识+多语种”的专业基础扎实、知识能力复合、职业视野宽阔的应用型、复合型财经人才。“多语种”指学生需要精通至少两门以上的第二语言,具备跨文化沟通的能力,“+”指互联互通,要求人才培养打破专业和学科壁垒,使学生成为某一财经领域的一专多能人才。

4.2 人才培养结构注重存量发展

首先,以“产教对接、产教引领”为方向调整人才培养结构,产教对接即专业建设以产业发展为导向,“一带一路”倡议下云南省区域经济发展中有什么样的支柱产业,就设置什么样的专业,促进学校专业发展与区域产业发展同步;以产教引领为方向进行人才培养结构调整,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学科专业建设方向。在自贸区方案中,昆明将建设为南亚、东南亚的互联互通枢纽、信息物流中心,红河则是面向东盟的加工制造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中越经济走廊创新合作示范区,德宏作为沿边开放先行区、中缅经济走廊的门户枢纽,这就要求增设满足上述自贸区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传承等紧缺专业。

其次,避免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增量论”,供给侧改革并非单纯地不断增加供给,而是从过去的“增量改革”发展转变到注重“存量发展”,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培养应针对云南省区域内的主要行业、主导产业的需要,建立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通过存量调整、增量置换以及细化培养方向等方式调整、改造现有专业,推动现有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集中力量加强应用型财经类专业,例如跨境电子商务、服务贸易、跨境金融和互联网经济等专业。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一带一路培养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