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与扬州
2020-12-23魏微
魏微
扬州是座太丰富的城市。张爱玲有言:像我们这些生长在都市文化中的人,总是先看见海的图画,后看见海;先读到爱情小说,后知道爱。扬州何不如此?在没有遇识这个城市之前,我们已经读了太多关于扬州的诗词。
譬如李白的这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小时候背的时候,简直禁不住心旌摇荡,自喜自悦。仿佛已置身于春天里,正赶往扬州那花柳繁华地。还有一层,因为扬州离我的家乡淮阴仅咫尺之遥,从来淮扬并称。
又譬如小杜的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能想见他在扬州的那些年,怎样出入于歌楼酒肆,成日里浸泡于醇酒妇人。这样的生活真也未必值得艳羡,事实上,小杜那些年就心情寂寥,难免醉生梦死之感。可是醉生梦死也是有条件的,有那一世的繁华衬着,一边是“脂正浓,粉正香”,一边是“金满箱,银满箱”,千百年后读来,越发能想象当年扬州城里歌舞场的升平景象。
小杜还有一句诗也很有名,叫“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首诗是献给扬州韩绰判官的,此人是他的友人,想必当年一起厮混过。那时他们都还年轻,一副逍遥的公子哥儿样。很多年后想起,在二十四桥边上,一个有月亮的秋夜,那个教人吹箫的姑娘,如今也不知身在何处。写这首诗时,杜牧已回到长安,其时也就三十出头模样,可是回首扬州往事时,已不胜感怀唏嘘之态。大抵繁华、青春等物事,一俟进入回忆,便顿生苍凉之感,觉得像一场梦。这与晚唐、扬州的气息甚是相契。
唐一代诗歌之盛,是免不了要对扬州进行吟唱的。除了前边提及的,还有“三分天下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又有“十里春风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再有“当年人未识兵戈,处处青楼夜夜歌”。——末一句尤其可爱,叮当作响的,直叫人想起当年的秦楼楚馆里,一群少年男女昼夜放歌的情景,大抵有酒,不知愁,可劲儿把年华放纵,去寻欢。这里头有恣意,其实也是天真。
又譬如这一句,“人生只爱扬州住,夹岸垂杨春气薰”,是稳当的中年人的腔调。与此相映照的,更有“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这已是顾及身后事了。写这诗的也未必就是老年人,只是情到深处,不能自已,脱口来上这么一句,也算是对扬州城的“生死相许”。真是惊魂句。
扬州是中国最宜入诗的城市,它与南京、苏杭一道,构筑了我们文明史、文化史中最璀璨的部分。正所谓“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这句虽然写的是南京,但泛泛也可指扬州,一样都是佳丽地、富贵场、温柔乡。
那一年我去扬州,临时约了一个朋友,从南京开车过去。因为是初次造访,一般地也逛了瘦西湖,走了二十四桥,尔后走街串巷来到东关街,实在也没看出什么名堂来。第二天又起了个大早,一路问到富春茶社,慕名进去吃了早茶。记得那天人很少,点心吃得没滋搭味的。
心里想,这就算来过扬州了。懵懵懂懂的,说不上不好,可是也说不上哪里好。怅怅然总觉得不止于此,似乎缺了点什么,内中有东西没连上。
行程安排极紧。晚上去看古运河,坐在游船上,一路彩灯闪烁,交辉焕采,而两岸楼台亭阁,火树琪花,是古诗里所谓的“岸岸楼台开昼锦”。大抵这在一般游人眼里便是胜景了。然而我是个太糟糕的游人,通常油盐不进,看一切都不走心。记得那年单位做活动,我陪客人去看珠江,也是坐在游轮上,一路奢宅豪景、明媚鲜妍,然而落在我眼里却是索然无兴味,因为很知道这一切不是我的,奢豪鲜妍跟我没关系。
譬如那晚我从古运河回来,庭院里略坐了坐,和友人一起闲话。此时正是深秋时节,看庭院里山石相叠,月华泻地,略微有些凉意。然而清风过处,金桂留香,深深吸一口气,简直要醉。才顿觉这是好时光,此处分明是扬州啊。
友人也起兴,相邀去喝酒。于是摸黑来到一处冷街僻巷,小店里买了两瓶“女儿红”,拎到对面的烧烤摊上,条凳上一坐,便“把酒看月”起来。实在也无关景致,先是身热了,再是心热了,眼睛才能看見更远处。便是看不见的也跟我有关系,那一刻,千古万古全是我的,又何止一个扬州城。
又想起唐人姚合的诗,“江北烟光里,淮南胜事多”,突然心里一荡,似乎与什么东西连上了,那过往的风流、富贵、青春、欢乐风起云涌,落于这城市,我虽不在“此时”,却在此地。——行的妙处大抵如此,必得关乎自身、物我交融才有意味。游客一般地去凑热闹、赶景点,实是辜负了这座城。
(节选自《诗文、运河与扬州》,《广州文艺》2019年第6期,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