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小组教学的培养策略
2020-12-23庞玲
庞玲
摘 要:现如今,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家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教育,逐渐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教师逐渐摒弃以往的教学方式,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小组教学的学习方式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小组教学的教学模式符合现阶段教育改革的背景,能够促进教学思想的发展,增强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使学生能够自主的进行学习。教师在备课时,要对教材深入研究,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其他教师进行讨论,共同提升专业能力。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在初中阶段怎样培养学生小组教学展开讨论,主要对如何培养学生小组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为培养学生小组教学提供参考,并提出一些意见。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学;小组教学
引言
现在,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作用下,绝大多数教师都采用小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小组教学的教学模式也逐渐被广泛的应用,小组教学的教学模式也在逐步完善,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小组教学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的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质量,保障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采用小组教学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快的融入课堂当中,学生通过与其他同学之间进行交流,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教师在小组教学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对学生进行了解,拓展学生的思维。教师通过小组教学方式能够减轻自身讲课的负担,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
一、教师要将小组教学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
现如今,绝大多数的教师都采用小组教学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授课,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小组教学的教学方式被广泛的应用,教师先要根据学生实际的语文水平,为学生进行分組,教师要为学生选定一个合理的学习内容,选定学习内容时一定要注意,要选择那些综合性较强的内容,这样才能突出小组学习的重要性,促使学生与同学沟通交流。
教师采用小组合作教学之前,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理解,要领会教材的核心内容,在根据教学大纲、教学目标为学生选择合适的小组学习内容,这样才能提升学生小组学习的效率,让学生更好的进行语文学习。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授《藤野先生》这篇课文时,教师主要让学生掌握的使本篇文章的整体教学思路,文中藤野先生的形象,以及鲁迅先生极强的爱国精神,教师可以让学生小组之间进行讨论,文章那些地方描写了藤野先生的形象?突出了藤野先生什么样的品质?文章那些方面表现了鲁迅先生的爱国精神?这样学生在小组学习之中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这篇课文。
二、教师要对小组内的成员进行明确的分工
教师在进行小组分工时,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分组。在每个小组要有学习成绩好的也要有学生成绩较差的,这样才能发挥出小组学习的意义,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要将那些活跃的学生与不活跃学生分到一组,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形成差异互补,使小组成员之间共同进步。教师在分配小组时,每个小组的人数也要进行严格的控制,要保证小组内每位成员都有事可做。
教师在采用小组教学的方式进行授课时,教师可以采用竞争的方式,在每节课结束之后都要评选出一个最优的小组给予奖励,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促使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课程。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给小组内的每一位成员都安排职务,定期对小组职位进行轮换,这样可以让小组内的每位成员都能体验到不同的职位,能够意识到这些角色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使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对问题的进行探究,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初中阶段的学生,很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没有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没有办法进行小组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小组教学之前,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使学生养成小组学习的学习习惯,学生能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意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促进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使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帮助、互相理解,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的作用下,以往的教学方法以及逐渐被摒弃,教师在课堂上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应采用小组教学的教学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科学、合理分配小组,教师要给小组成员分配任务。让学生在小组教学的过程中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教师在课堂上要发挥出小组教学的教学优势,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在使用小组教学的方式授课时,要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对小组教学的教学方式不断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 苏红梅.浅析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0(06):84.
[2] 姚姝玮.小组合作与评价研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