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负面情绪及其难题破解

2020-12-23唐世明张新政熊作威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50期
关键词:负面情绪

唐世明 张新政 熊作威

摘 要:近年来,青少年学习生活落差较大,容易产生自暴自弃。负面情绪问题频发,难题破解亟待关注。面对网络信息影响加大,负面情绪行为增多,本文建议培育学生健康心理,跟进情绪减压抚慰;培育爱国主义情怀,养成克难攻坚意志。

关键词:负面情绪;心理抚慰;理想引领

一.问题提出:负面情绪问题频发,难题破解亟待关注

据报道,9月17日,武汉市一所中学发生了一件让人非常心痛的事情。一名14岁的初三男生,因为课后玩扑克被请家长了。他的母亲来到学校后,在走廊上当着所有同学的面,上去就是两巴掌,掐住脖子摇晃。即便男孩已经低下头、耸着肩,不敢反抗。母亲的怒火还是没有停下,继续几巴掌打在孩子的脸上。最后,母亲被老师劝阻着离开了。男孩一个人在走廊上站着,静静地思考了近三分钟。低了低头,又抬起头,又低下了头。随后翻过阳台,纵身一跃。就这样,决然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学业压力大、考试前后焦虑暴躁、不愿和父母沟通、学校人际关系不佳……随着社会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增加、父母师长的殷切期盼等因素的叠加,青少年面临着各种心理上的高峰和低谷。身体生病可以看病吃药,情绪“生病”了,该如何医治?身边的师长亲友又需要怎样帮助青少年走出内心的阴霾?

二.背景解读:学习生活落差较大,容易产生自暴自弃。

疫情期间,学生在家里上网课,部分自控力不强的孩子的学习质量不佳。开学后回归课堂,课业作业大大增加,压力增大,孩子们的情绪就“亮起了红灯”。一些孩子因为压力大甚至做出了非理性、甚至极端的事情。本文认为网络教学等等活动改变了青少年原有的生活学习模式,这对其产生了很大影响。

调研表明,负面情绪的心理历程大致包括:因为各方面的压力,内心充满了无助、委屈、激愤,然后有一段时间的挫败感,对周围环境、现实和自己不满,对生活不适应,最后做出伤害自己的行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历程呢?本文课题组研究发现,上半年的疫情减少了青少年丰富的社会交往,有些爱和归属感的需要未能得到充分满足。较长时间居家学习,缺乏体育课和相关运动来及时宣泄情绪,可能形成一些沉溺网络世界,整天懒懒散散,生物节律散漫等等负面生活习惯和负面情绪积累。下半年复学后,有些同学从休闲舒适的居家生活马上转入分秒必争的学习生涯。就好比踩了一个急刹车,又把油门踩到底,有些孩子会感到适应困难乃至自暴自弃。

三.专家分析:网络信息影响加大,负面情绪行为增多。

“互联网也是一大影响。”专家认为,隔离在家的日子里,时间变多了,青少年接触网络的时间也会增多,这意味着越来越多地接触到成年人社会信息。网络里个别严厉的措辞、某些谩骂,以及网上沟通过程中行为模仿,都会让在少年身心上埋下负面情绪爆发和不良行为的种子。

面对以上不健康心理状况折射出来的种种问题,有专家主要归因为当下家长和青少年的相处模式。综合亲子教养的错误模式,典型案例的就是过度溺爱或分数挂帅。一些家长对孩子提出的过分要求百依百顺。还有一些家长坚持分数至上,一切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剥夺了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机会。

四.研究实证:亲子沟通有待加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专家认为,“想想青少年父母年龄,大多是在社会上拼搏事业的年纪,工作忙,也会忽视孩子的教育和沟通。”在青少年心理问题门诊中最常听到对话就是,家长说“小孩不听话,排斥沟通”,医生说“孩子需要你的时候,你在忙碌,现在他心理出现一些障碍,自然也不愿和你诉说。”当然,学校教育也可能出现同样的疏忽。一名任课教师要面对一个班多达四五十个学生,很容易疏忽某个孩子的负面情绪。

国内外家庭教育研究证实,没有教师的重点辅导和家长的积极配合,一些孩子很难培育出正确的人生观、學习观和价值理念。课题组访谈证实,有些孩子没有学习的目标,他们只是为师长而学,他们眼中只有升学成绩单上的数字,而忽视知识改变命运的内涵。海外相关成功经验非常重视社会学习。比如,大多数日本的中小学校,男女教师比例一直相对平衡,而我国的现状则是女教师偏多。孩子同时需要男性的阳刚教育和女性的温柔教育,缺少一方就是失衡。许多做出伤害自己行为的青少年,实际上也是一种心理脆弱的表现,与缺乏坚强而阳刚教育不无关联。

五.对策建议:培育学生健康心理,跟进情绪减压抚慰。

焦虑、忧郁、暴躁、叛逆不是病态,青春期的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情绪不稳定、自控力不强、人际关系不好、学业成绩波动等方面的问题。青少年处于青春期,其性格特征心理往往都会有情绪激动、情绪化的表现。个别孩子性格本就外向,所以表现得明显,反之则表现得“隐秘”一些。

专家认为,注意涣散、抑郁焦虑、举止变态等表现明显的,需要尽早就医求助。治疗方式建议以物理治疗为主,包括传统五音疗法和现代放松疗法。青少年倾听舒缓轻松的乐曲,观看心旷神怡的画面,有助于降低压力。

六.未来展望:培育爱国主义情怀,养成克难攻坚意志。

综上所述,家校合作,做好适应,沟通,教养,可以破解青少年负面情绪难题。一方面,要主动了解孩子的动向和信息,多多关注孩子的日常行为、社交表现。另一方面,家长、老师要以身作则,倡导以发展为本,努力促进青少年个体的社会化。

值得指出,“不要把孩子当成学习的机器。”要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不仅要摒弃成绩为王的理念,而且让青少年看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家国情怀油然而生。只有给孩子插上梦想的翅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才会变成克难攻坚的强大决心。

参考文献

[1] 程雪,情绪也会生病,浙江工人日报,2020年7月20日

作者简介:唐世明,1965.01.29,男,汉,上海市,博士后,教授,毕业院校碧瑶大学,毕业专业管理学,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

张新政,1998.01.21,女,汉,湖北省宜昌市,硕士研究生在读,专业护理心理学。

熊作威,1995.03.05,男,汉,河南省信阳市,硕士研究生在读,所学专业应用心理,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

猜你喜欢

负面情绪
细节护理干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痛及负面情绪的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对改善惠州市精神病患者家属负面情绪的效果观察
网络谣言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
“负面情绪”并非一无是处
优质护理对心律失常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体会
舒适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
系统护理对心绞痛患者预后和负面情绪的影响分析
分析优质护理对心律失常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体会
法律案件中的法理和情理分析
浅谈煤矿协安工作与心理疏导相结合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