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对心律失常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体会

2016-11-16曹茜王香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年16期
关键词:负面情绪心律失常优质护理

曹茜 王香

【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心律失常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SAS)、抑郁评分(SDS),以及在护理中的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律失常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后,缓解了患者的紧张、焦虑、恐惧情绪,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心律失常;护理;负面情绪;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16..02

心律失常在临床上比较普遍。该病导致患者心脏搏动、传导速度异常,从而造成心脏功能衰竭。如果病情恶化,直接可导致死亡。由于心律失常患者的饱受巨大的身心压力,很容易出现负面情绪,从而影响治疗的效果[1]。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优质护理对心律失常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选取我院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优质护理后,取得非常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37例,女23例;平均年龄(56.2±1.5)岁。对照组男31例,女29例;平均年龄(58.5±1.4)岁。患者的症状为气短、多汗、胸闷、脸色苍白。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症状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给予优质的环境护理。患者入院后,提供干净、卫生、舒适的病房。定期打扫病房,给予通风,保持室内温度适宜。给房间摆设鲜花,为患者增添生活色彩。(2)加强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与患者密切交流、沟通,给患者提供更多的关怀与照顾,尽量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在此基础上,缓解患者的内心压力与负担,提高他们在护理中的依从性[2]。(3)心律失常患者发病比较急,容易恶化病情。如果患者有四肢发冷、晕厥的迹象,表明病情严重。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病症,一旦发现有异常症状,立即与医生联系,采取治疗措施。(4)进行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引导患者多食用水果、蔬菜,谷类物质,少食用高寒、高油脂的食品,以免增加心脏负担。最后,进行健康教育。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注意休息,适当运动,严格遵照医嘱,按时服药等。

1.3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在实施上述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依从性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研究表明,引起心律失常的因素比较多。常见的原因包括应激反应、不良情绪,以及负面事件等。发生机制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调节、冠状动脉痉挛、血小板激活有一定的关系。在以上因素的影响下,可能导致患者心脏电的不稳定。另外,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也会产生药物方面的副作用,从而加重病情。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自身的健康更加关注。在这种情况下,促进了优质护理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鉴于此,本文选取80例心律失常患者进行研究,探讨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

本院在开展优质护理时,遵循了以患者为本的人性化护理理念,给予了多方面的护理干预。比如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使患者得到了充分的休息。再如,护理人员加强了与患者的交流、沟通,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此基础上,缓解了患者的焦虑、恐惧心情,并提高了在护理中的依从性,护理效果明显。再如,我院为护理人员提供了舒适、安静的病房,使患者提高了睡眠的质量[3]。除此之外,患者经过适当的运动后,增强了体质,提高了免疫力。由于本次护理工作比较到位,所以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4]。结果显示,本组观察组采用上述护理措施后,与观察组相比,在抑郁、焦虑上的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心律失常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后,缓解了患者的紧张、焦虑、恐惧情绪,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袁 丽.优质护理对心律失常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28(06):84-85.

[2] 戴流芳.优质护理对心律失常患者负面情绪的干预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6,10(05):36-37.

[3] 李晓娟,黄佩珊.舒适护理对降低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科学,2015,02(01):74-75.

[4] 宋 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4,(21):155-157.

本文编辑:孙春宇

猜你喜欢

负面情绪心律失常优质护理
心理健康教育对改善惠州市精神病患者家属负面情绪的效果观察
“负面情绪”并非一无是处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
法律案件中的法理和情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