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睡眠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伴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20-12-23钟赠秀
钟赠秀
摘要 目的:研究系统性睡眠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伴睡眠障碍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精神病人疗养院精神科二区治疗的精神分裂症伴睡眠障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系统性睡眠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经过干预后,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行系统性睡眠护理干预能改善精神分裂症伴睡眠障碍患者的失眠现象,提高其睡眠质量。
关键词 系统性睡眠护理干预;精神分裂症伴睡眠障碍患者;PSQI
Application of Systematic Sleep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Schizophrenic Patients with Sleep Disorders
ZHONG Zengxiu
(Second District of Psychiatry Department of Shanghang psychiatric sanatorium,Longyan City,Fujian Province,Longyan 3642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ystematic sleep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schizophrenic patients with sleep disorders.Methods:A total of 80 schizophrenic patients with sleep disorders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8 to February 2019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ways of nursing.40 patients with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were the control group and 40 patients with systemic sleep nursing intervention were the study group.Th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After the intervention,the PSQI scor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Systematic sleep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the insomnia and sleep quality of schizophrenic patients with sleep disorders.
Keywords Systemic sleep nursing intervention; Schizophrenics with sleep disorders; PSQI
中图分类号:R338.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2095-7130.2020.09.075
精神分裂症属于发病率极高的精神疾病,该病发病原因未明,会导致患者出现视觉、听觉、思维等障碍,甚至出现睡眠障碍,诱发精神衰退或残疾[1]。临床上治疗精神分裂症伴睡眠障碍患者并无特效方法,多采用护理干预改善其睡眠障碍。为寻找更为合适、有效的干预方法,本次研究对精神分裂症伴睡眠障碍患者分别实行系统性睡眠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发现前者能有效改善患者睡眠障碍,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精神病人疗养院精神科二区治疗的精神分裂症伴睡眠障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24~55岁,平均年龄(36.54±3.64)岁;住院时间为2~12个月,平均住院时间(6.31±2.68)个月。观察组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23~56岁,平均年龄(37.18±2.47)岁;住院时间3~12个月,平均住院时间(7.54±3.09)个月。2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已取得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同意。
1.2 纳入标准 1)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2)患者及其家属均了解、同意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无严重心血管等疾病者。
1.3 排除标准 1)恶性肿瘤者;2)有严重攻击他人、自杀倾向的抑郁症者。
1.4 研究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给患者定时发放药物并监督其顺利服下;简单评估其睡眠质量,根据其实际情况调整镇静药物的剂量;安抚患者情绪,调整其饮食、个人卫生等。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性睡眠护理干预,包括:1)合理安排病房。根据护理前PSQI评分将患者分为2组,评分低于15分的患者为一组,15~21分的患者为一组,分别安排在2个病房中。根据每个病房患者的情况调整干预内容,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因素。2)改善睡眠环境。带患者熟悉病房,帮其调整个人物品的摆放位置,在病房中摆放3~5盆绿萝、吊兰等,调整病房温度、湿度、灯光,保持良好通风,统一枕套、被褥等颜色。3)提高患者交往能力。定期让患者参加简单的卫生劳动工作,以小组的形式安排劳动内容,锻炼其团队合作、交往能力;同时开展娱乐活动,要求患者参与进来,并鼓励身兼特长者进行表演,带动其他内向、安静的患者,鼓励大家面对面交流,认真倾听,做到不打断、完全否定、嘲讽等,多鼓励他人。但在入睡前2~3 h内停止患者做兴奋性强、刺激性的活动。4)制定良好的睡眠习惯:针对不同病房的患者的不良睡眠习惯来调整护理方法。如睡眠质量较差的患者嘱咐其午睡时间不能过长,20~30 min为宜,晚饭不能吃得过饱,饭后拒绝咖啡、浓茶、饮料等。睡前在病房播放安眠曲帮助其入睡;对于睡眠质量较好的患者,要求其睡前阅读书籍、使用手机时间不能超过1 h,睡前饮水不超过250 mL等,指导所有患者睡前进行洗漱、泡脚、按摩足底穴位,规定10点关灯。2组的护理时间为15 d。
1.5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该评分有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睡眠障碍等23项内容,患者总分值越高表明其睡眠质量越低。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睡眠障碍属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会加重其焦虑不安、恐惧、痛苦的现象[2]。由于患者对外界因素较为敏感,从而导致其睡眠质量更差[3]。因此,如何帮助患者改善其失眠现象尤为重要,常规的护理干预内容不够细致,容易忽略其心理、生理上的需求[4]。本文观察组采用的系统性睡眠护理干预能针对每位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护理内容,更系统、人性化。护理人员通过患者的失眠程度分配病房、改善病房环境,能有效减少患者间的相互影响,减少外界因素刺激。同时组织患者进行文娱、劳动活动,调整作息时间和饮食习惯,能改掉其白天嗜睡的不良习惯,降低其大脑皮质兴奋状态,从而提高其夜间睡眠治疗,进而缓解内心的焦虑、不安、恐惧等现象,提高其临床治愈率[5]。护理后,本文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与上述讨论相符。
由此可见,系统性睡眠护理干预能改善精神分裂症伴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馬丽影.系统性睡眠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J].黑龙江科学,2018,9(20):44-45.
[2]任喜荣.系统性睡眠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伴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6):17-19.
[3]张晓钢,贾竑晓.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疾病伴发睡眠障碍述评[J].河南中医,2018,38(9):1445-1449.
[4]张玉婷,袁志雪,赵春双.心理沟通配合睡眠护理干预对肝癌患者术后负面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9,26(8):1001-1004.
[5]秦妍.个性化睡眠护理干预对重度失眠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9):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