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色彩探析
2020-12-23林迈
摘 要:本文从儿童的色彩心理入手,结合食品包装的色彩元素特点进行探析,总结色彩在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识别功能、瞩目功能、象征功能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分别从儿童食品包装的联想性、趣味性、情感性、广告性等方面展开论述,并相关案例进行论证,最后站在新的角度对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色彩元素的应用进行未来展望,总结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儿童;食品包装;色彩;设计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包装的诉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儿童食品包装更是如此。儿童食品包装与其他食品包装类型不同,对儿童具有着更加外露的吸引功能,因此儿童的食品包装是否合理有新意显得十分重要。在设计领域对于创意性思维的学习要比对设计技能的学习更加重要,只有具有了创意性思维的能力才能不断在设计中创造出富有新意的图形,对于包装设计来说尤其是这样。包装设计上的设计不是包装上的摆设,而是重要的广告宣传[1]。色彩是产品包装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合理的色彩与设计结合,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销售效果。食品包装中的色彩更是有着强烈冲击性,容易引起关注。如果食品包装缺乏个性、没有主题,则可能无人问津。包装是保护产品、增加视觉效果、促进销售的重要手段。一个成功的儿童食品包装设计,首先应该是符合儿童的审美趣味和心理特征的。
一、儿童食品包装色彩心理
色彩在食品包装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色彩的合理使用,可以为商品增加视觉吸引力,形成品牌印象,增加商品的附加值。在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应用不同的颜色所能够实现的效果不同,不同的色彩特点不同,不可代替。在儿童食品包装中一般都会选用比较鲜艳的颜色,代表色有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些颜色应用在儿童食品包装中最具表现力,也比较受儿童欢迎。具体来说这些颜色该进行怎样的搭配,是实际产品包装设计中需解决的问题[2]。
据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儿童的心理更倾向艳丽明快的颜色和纯色,并且部分儿童对鲜艳颜色的喜爱会持续整个儿童阶段。随着年龄增长,对色彩的喜好会有所变化。因此掌握儿童的色彩心理,了解儿童在每个成长阶段的不同色彩倾向,是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所需要的。只有了解儿童的色彩倾向,并将合适的色彩和儿童食品包装相结合,才能在设计包装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色彩特性
(一)儿童食品包装中色彩的联想性
在儿童食品包装中,在儿童还没有了解包装里面是什么食物时,总会从食品的外部包装去寻找线索,猜测里面的内容和味道。而色彩具有很强的联想性,商品如果有合适的色彩,往往会让儿童对食品的形状、味道等进行联想。因此进行合理的科学色彩设计十分必要,要科学地运用颜色,根据儿童在不同时期对不同类别颜色的感受进行包装设计。多运用带有合理联想且纯度较高的颜色,如天蓝色、草绿色、橙红色等,不仅可以吸引儿童对食品的目光,同时可以达到让儿童想象内容物的目的。
要结合商品的具体属性和儿童群体的消费特点,选择带有联想性的系列色彩设计。色彩各有特色,如红色的番茄味包装让儿童第一眼就能分辨其味道,而蓝色的海苔味包装又暗示了蓝色的大海,不禁让人联想到产自大海的海苔的味道[3]。又如很多糖果的口味,直接用颜色来代表不同的味道,如红色是草莓味、绿色是苹果味、黄色是柠檬味、蓝色是蓝莓味等,使儿童在看到颜色时,就已经对商品产生了对食物本身的联想,从而方便并促进购买。同时色彩在无形中也会建立品牌形象,合理的用色会让儿童下次再看到该类颜色食品时,自然会想到之前印象中的同颜色的食品,达到品牌联想的目的。
(二)儿童食品包装中色彩的趣味性
在食品包装领域中,儿童食品包装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在儿童食品包装中,能够发挥出色彩的趣味性,也是儿童食品包装中重要一点。在儿童审美中,有趣的图形和色彩结合更能吸引其注意力,激发儿童的兴趣,从而更好地销售商品。但在运用强烈色彩去吸引儿童目光时,需要使用科学合理的符合儿童的色彩,不可随意乱用色彩,否则可能会造成使儿童厌烦的效果。在使用中,如果与特别的图形进行搭配,会达到更加完善的效果。
在兒童食品包装中,色彩的趣味性还体现在对儿童食品包装的巧思上。对于儿童食品包装,很多的促销方式是以食品附带赠送玩具来吸引儿童。其实在食品的包装上通过对颜色的搭配设计,也可以将儿童的食品包装变成一个“玩具”,以其趣味性来吸引儿童。例如好丽友旗下的一款儿童休闲食品“好多鱼”,盒子拆开展开后内部是一副待填色的画面,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任意填进不同的颜色,并且不同口味中的画面可以连在一起。这种包装不仅对发挥儿童的想象力有着很好的帮助,也更加有效地利用了食品包装盒,有吃有玩,从而提升商品的综合竞争力。利用色彩的趣味性,设计师们还可以在儿童食品包装中展现出色彩更多的变换方式,来吸引儿童的目光和好奇心。
(三)儿童食品包装中色彩的情感性
在儿童食品包装中,色彩也具有一定的情感性,例如鲜明的颜色会让人产生兴奋、喜悦的情绪,而灰色和暗色系则会使人感到沮丧或悲伤。正因为色彩有着很好的表现情感的能力,在儿童食品包装中,更要利用好这一点,来调动起儿童的移情心理。很多的儿童食品包装是利用了色彩的情感性,如“旺仔牛奶”、“旺旺大礼包”等都使用了中国红的概念,激发人的亲近感,并且在节庆时,买回家里或者赠送好友也可以增添节日氛围。正因这种情感性在人们心里扎根,使得该类儿童食品一直十分畅销。
从另一个角度讲,在儿童食物外包装设计当中,我们也应该重视设计的精美性, 而且在精美性的前提下着重突出儿童的天性、情感,从开发儿童智力、激发儿童兴趣的角度进行产品的设计,体现出儿童的天真和童心。同时还应该注意把健康的情感带给儿童,这样的产品才更够让儿童接受。其次我们应该按照儿童的实际需求,从各个民族各个区域的特点进行设计,使得其包装能更好地接近生活,更好地融入我国的文化[4]。包装要体现我们民族的特色,有助于儿童耳濡目染,在潜意识中形成“中国色”“中国特有”,也是体现色彩情感性的重要部分。
(四)儿童食品包装中色彩的广告性
在儿童食品包装中,有特点的色彩往往会使得购买者留下深刻印象,具有很好的宣传性和广告性。在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色彩还可以与产品的广告语相结合,打造简约而不简单的设计,形成良好的宣传效果。例如,“彩虹糖”的包装设计就将各种色彩进行了巧妙安排,让儿童一看到就会想起绚烂的七色彩虹,从而实现了较好的心理接收效果,迅速拉近了糖果与包装之间的距离[5]。它不仅使用了儿童喜爱的颜色,又形成了独特的品牌记忆,在无形中给商品赋予了广告性,可谓是一举两得。
再者,由于儿童群体的年龄较小,有着丰富的想象力,那些优秀的儿童食品包装设计并不会死板地沿用某种图案或色彩,而是牢牢抓住儿童的心理特征,根据儿童的思维规律去构思设计,以儿童的目光及心理去发现并发掘事物的美好[6]。正因如此,如果设计中发现了在儿童眼中独特的、具有指向性的色彩,将其进行合理化、细节化设计,那么这种色彩将具有非常好的广告性。在当下的儿童食品包装设计的环境中,我们不能去追求表面上的“创新”,而是真正善于发现生活中儿童会注意到的、独特的方面。如儿童对未知十分的好奇,而蛋型的包装让儿童不知道里面装的会是什么样子的食物,会使儿童对蛋型包装十分感兴趣;粉色和蓝色的色彩则可以迅速地锁定不同性别的儿童,从而加深儿童对商品的印象,不仅可以增加商品销量,也可以达到广告宣传的目的。
三、结语
儿童食品的包装设计,不仅要借助自身的特色与用途,还要照顾儿童的多方面需求。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商品包装的成功不仅在于能够将基本的商品特性和用途进行展现,更要在情感上感染人[7]。这要求设计师在儿童食品包装中要融合这些特性,进行创新,精准地迎合儿童心理情感的特性和需求,刺激购买行为的产生。
参考文献:
[1]李雅.包裝图形设计中的创意思维探究[J].包装工程,2018(7):226.
[2]李小茹.论趣味心理要素在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12.
[3]骆睿.色彩在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运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5(7):93-94.
[4]鞠晓玲.色彩在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美学技术2017(11):206.
[5]智英斌.色彩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18(10):320.
[6]高瑜.儿童口味的食品包装设计探讨[J].新西部,2011(7):145.
[7]华天睿,赵文丽.包装设计中审美要素和实用功能融合分析[J].设计,2016,29(19):80-81.
作者简介:林迈,苏州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