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凯绥·珂勒惠支《战争》组画的图像学分析

2020-12-23张玺

美与时代·下 2020年9期
关键词:图像学版画战争

摘  要:凯绥·珂勒惠支是20世纪德国版画家、雕塑家。在动乱年代,她真挚、单纯、朴素地记录着个人命运和时代脉搏。她的版画作品尤富感染力,直击观者心灵,像一曲生命的赞歌,并对中国新兴木刻运动产生重要影响。图像学是美术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它反对形式至上,强调作品题材、象征意义和文化意义。从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角度,分析凯绥·珂勒惠支版画作品的图像意义——生命的抗争。

关键词:凯绥·珂勒惠支;版画;潘诺夫斯基;图像学

一、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概述

在现代美术史研究中,图像志被看作是图像学发展的早期阶段,包含在图像学的范畴之内。图像学是艺术史的一个分支,范围十分广泛,主张将作品放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重点关注其母题、主题和其类型的历史变迁。这种研究方法能够更加立体地呈现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帮助我们深入剖析其精神内涵。

潘诺夫斯基是图像学的集大成者,创立了现代图像学。他在1939年出版的《图像学研究》一书中,将图像学分为三个层次:前图像志描述、图像志分析和图像学解释。第一个层次是列举和描述艺术母题和题材,所见即所得;第二个层次是分析和解释图像的寓意,挖掘其深层含义;第三个层次是在了解深层含义的基础上,将其上升到文化象征史的层面。

在潘诺夫斯基之前,图像志的任务是确定信息而非解释。而潘诺夫斯基提出,图像学研究要实现再现事物、象征他物和表达他物的三重功能,这与沃尔夫林的形式分析法完全不同。

二、从图像学分析凯绥·珂勒惠支《战争》组画

凯绥·珂勒惠支(1867-1945),德国表现主义版画家、雕塑家。她自小就表现出绘画的天分,但一生经历坎坷。她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儿子和丈夫相继离去,艰辛与痛苦伴随其左右。但正是苦难造就了其作品中感人至深的力量。她表现的母亲、孩子、战争、抗争、死亡等主题,不是遥远的,而是发生在身边的,她以一个母性的悲悯观照这个世界,为人民大众呐喊。在新兴木刻运动中,鲁迅最早将其作品带到国内,影响了一代版画家,并对无产阶级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

笔者试图选取其具有代表性的黑白木刻作品《战争》系列,进行图像学分析,以期揭示其深层内涵,并感受艺术作品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战争》组画共七幅作品,完成于1923年,前五幅描绘的是战争的灾难,后两幅描绘的是人民的反抗。

(一)前图像志描述

首先,笔者选取了凯绥·珂勒惠支《战争》组画的第一幅《战争之一·牺牲》(如图1)进行前图像志描述。这一部分仅从造型、色彩、线条等方面进行母题分析,即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的“所见即所得”。

在这幅画中,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裸体的双目失明的母亲形象,她双手高举着自己的孩子。人物形象占据了二分之一画面,强烈的对比让人物形象更加突出。画面中母亲的身体仿佛在颤抖。她是绝望的、无助的,却把浑身的力气都集中在手臂上,以一个保护式的姿势环抱着孩子。孩子的安详与母亲的悲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母亲仿佛要把孩子献给这个世界,因为等待她的是战争和死亡。

在造型上,珂勒惠支用方折的刀法,雕琢出饱经风霜的母亲和战争摧残的身体,这与婴儿圆润的用笔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仿佛孩子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还没被残害的人。在色彩上,这是一张黑白木刻作品,作者用非黑即白的极端对比,营造出强烈的画面感受,黑暗笼罩着大地,笼罩在母亲和孩子的周围,仿佛怎么也不能挣脱。在点线面的组合上,珂勒惠支把主要的“笔墨”都放在了母亲形象的塑造上,她用大刀阔斧式的刀法,抓住了母亲形象的精神特质,并通过刀法表现了躯体的结构、皮肤的质感和空间的营造。画面中尤其精彩的是母亲双手的力量感描绘,作者强化了胳膊的肌肉线条,这种与沧桑的躯体并不相符的处理方法,凸显出母亲对孩子的保护欲,仿佛为了孩子愿意牺牲所有,体现出艺术家高超的艺术修养和对生活的深入体会。与此同时,母亲的表情是悲痛的,为了抗争不得不把孩子献给这个世界去做无谓的牺牲,虽然已然嗅到前方死亡的气息,她却毫不犹豫地把这个孩子献给这个世界。

(二)图像志分析

在图像志分析阶段,笔者试图探究凯绥·珂勒惠支的生活环境,分析其创作的原因和深层内涵。凯绥·珂勒惠支的创作扎根于她的日常生活和所处的时代,因此,在图像志分析的过程中,我们要将其作品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通过大时代环境的变化去窥探其作品的深层含义。

1920年,凯绥·珂勒惠支开始创作《战争》组画,一组七幅作品分别为《牺牲》(如图1)、《志愿军》《双亲》(如图2)《寡妇》(两幅)、《母亲们》(如图3)和《人民》(如图4)。她耗时一年,在不同的版种中反复尝试,最终选取了富有表现性和力量感的黑白木刻进行创作。那么她创作这幅木刻作品的动因和内涵是什么呢?

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这与凯绥·珂勒惠支的人生经历有关。1867年凯绥·珂勒惠支出生于哥尼斯堡,她在幼年时深受其外祖父和父亲的影响,很早就养成了同情别人困苦的心理。她自小饱受梦魇的折磨,20岁后梦魇变为抑郁,一直伴随其一生。这种痛苦使她的心情甚至作品都带有一种阴沉的气息,但是没有任何东西能使其消融。童年时期的凯绥·珂勒惠支喜欢组织家庭戏剧活动,滋养了其强烈的戏剧想象力,为其作品夸张性的场面和冲突奠定了基础。她的早期版画作品《织工》就是受戏剧的激发。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她经历了这次战争的全过程,经历了小儿子彼得在战场牺牲(此后一直没有从这一打击中恢复),也看到了更多的人在战争中阵亡,更多的人失去亲人。她在战争中感受到了黑暗和残暴,亲历了贫困和死亡。这些人生经历促使她以一个母性的观点来表达其对战争的控诉。她在给法国小说家罗曼·罗兰的信中表达了她在那个痛苦难言的时代所忍受的一切。

当我们再次把目光返回到凯绥·珂勒惠支这组木刻作品时,我们看到了更多作品背后的涵义。在《战争之一·牺牲》(如图1)中,我们感受到了她对战争的控诉,感受到了她对儿子犧牲的无助和悲痛,感受到了她对人民饱受战争迫害的同情。作品中的情感是那么的真挚,悲悯笼罩着大地,我们的内心随着她的悲痛而悲痛。在《战争之三·双亲》(如图2)中,一对夫妇相对跪在地上,他们抱在一起痛哭,妻子已经哭得泣不成声,没有了力气,丈夫则强打着精神安慰着,但是他也在掩面悲伤,失去儿子的伤痛将伴随着他们的一生,他们除了绝望还是绝望,这就是战争的迫害。凯绥·珂勒惠支巧妙地描绘了这对夫妇侧面的剪影,用“阴刻”法勾勒出人物的轮廓和结构,“双亲”的面部隐在画面里,映射的不是特定的人物,而是身处这个时代,因儿子牺牲而跪地抱头痛哭的所有“双亲”。当我们看到这个画面的时候,我们能够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悲痛气息,由此可见凯绥·珂勒惠支当时对战争极其深刻的感受,正是感受深刻,才造就了如此富有感染力的作品。

凯绥·珂勒惠支作为一个艺术家,并没有脱离自己的时代,而是深深扎根于生活,关注人民大众的苦难。她的生活历经了磨难,却坚强地与苦难做着斗争,为平民大众呐喊,为时代呐喊。

(三)图像学解释

在第二层次图像志的分析后,我们将凯绥·珂勒惠支放在其所处的时代,剖析其作品的成因和深刻内涵。那么在第三层次图像学解释阶段,我们将目光转向其约定俗成的符号和象征意义。

通过对凯绥·珂勒惠支生平的了解我们发现,她的一生经历了战争、经历了丧子丧夫之痛、经历了饥饿,苦难常伴左右。这些经历造就了其反对战争,为人民大众呐喊的使命感。面对苦难,她曾企图寻找答案,试图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将反对战争的人联合起来。我们在其木刻组画《战争》中也能发现其心理的变化:从最初表现战争的苦难,到表现人民的反抗。当苦难来临的时候,她是悲痛的,但是她没有就此沉沦,而是化悲痛为动力,开始号召人民去斗争。凯绥·珂勒惠支的艺术跟随时代的脉搏,当战争来临时,她将刻刀作为武器,表现这个时代的苦难,号召大家反对战争,参加革命。她的使命感驱使着她不断创作,不断呐喊,不断抗争。她为这个时代而生,她完成了这个时代赋予的使命——抗争。

纵观整个人类历史,当战争和苦难来临的时候,艺术家们会用艺术作品去控诉苦难,号召人民大众去反抗。比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毕加索创造了被世界人民所熟知的《格尔尼卡》。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艺术家的创作活动总是跟随着世界的脉搏,社会环境激发着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刺激着他们不断创作。

当艺术家身处苦难的时代,他们总是能把自己的目光朝向这个时代的弱势群体——人民。他们以一种悲悯的情怀,描绘着苦难,为人民发声。艺术不分国界,在世界大战的特殊時期,被卷入战争的国家都在经受着苦难,而艺术作品所描绘的不是特定国家、特定的人,而是这个时代经历苦难的人们。她的艺术作品在1931年,经鲁迅先生的介绍传入国内,并影响了国内一代艺术工作者。

三、结语

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研究方法,要求我们在美术史的研究过程中,关注作品的深刻内涵和普遍性文化象征意义。本文试图选取凯绥·珂勒惠支的木刻《战争》组画进行图像学研究,意在将其放在特定的时代,更加立体地鉴赏其艺术作品,探索其精神性内涵。通过对凯绥·珂勒惠支艺术作品和相关文献的研究,笔者发现,艺术家在艺术风格和表现题材的选择上,往往会受其时代环境和人生经历的影响。而凯绥·珂勒惠支处在苦难的时代,她经受着苦难,苦难也在磨砺着她,这使她的作品充满了苦难、悲悯和抗争。通过对凯绥·珂勒惠支木刻作品的图像学解读,我们对她的艺术创作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这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鉴赏她的作品,更指引着新一代青年艺术家扎根生活,创作有益于人民和时代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阿瑟·克莱因,敏娜·克莱因.珂勒惠支的艺术生活[M].顾时隆,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

[2]刘新.德国黑白木刻[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9.

[3]张奠宇.西方版画史[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

[4]丁景唐,王观泉.鲁迅与凯绥·珂勒惠支[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78(6):46-52.

作者简介:张玺,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

猜你喜欢

图像学版画战争
版画作品选登
2018广西版画邀请展作品选登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梁楷《释迦出山图》之图像研究
象牙战争
图像学视阈下的广安冲相寺摩崖石窟造像
城镇景观建设视角下的环境设计手绘图像学研究
战争催生的武器
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