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题材电视剧赢取青年观众文化认同的得与失

2020-12-23武泽华

美与时代·下 2020年6期
关键词:粉丝传播策略

摘  要:改革开放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为推动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近几年播出的改革题材电视剧更加注重融合青年文化,召唤青年观众,以求获得更高的收视率与社会影响力。当前,改革题材电视剧与青年观众进行对话时虽一定程度上顺应了其审美取向,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来还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改革题材电视剧;青年观众;粉丝;传播策略

自1978年12月18日至今,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41个年头。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1]改革开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史上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改革开放带来的显著成果也融入了每家每户的日常生活之中。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发展进程、学习前辈勇往直前的改革精神、争做改革开放前进道路上的弄潮儿,对于当代青年来说是重要且必要的。在这样的要求之下,改革题材电视剧理当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给予中国青年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与青年文化之间形成认同,为改革开放尽一份力量。

一、改革题材电视剧及其与青年观众的必然联系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电视行业就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表现改革主题、展现改革先进人物形象的电视剧。比如表现重型机电厂改革的《乔厂长上任记》、描写新型企业家形象的《女记者的画外音》、描绘农民企业兴办过程的《葛掌柜》,以及展现县级体制改革和农村四化建设的《新星》等。这些电视剧与当时社会改革开放的浪潮交相辉映,许多作品都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在振奋人心方面起到了较大的作用。随着中国电视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持续进行,改革题材电视剧出现了新的转型与变化。

在当前仙侠、宫斗、校园爱情等题材肆行的电视剧市场中,电视剧制作者应该看到,诸如改革题材这类展现国家形象的作品同样也是青年群体所必须的。从呐喊着“阿中哥哥”的“饭圈女孩”,到守护中国形象的“帝吧出征”,再到中国留学生在不同国家与地区所唱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民族自尊心与国家发展所带来的自豪感仍然是当前青年群体的精神主流,主旋律仍旧是时代的最强音。还需要看到的是,如今“80后”已逐渐成长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中流砥柱,“90后”和“00后”也开始进入工作领域,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后备军。因此,青年群体需要了解改革开放这一基本国策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坚定不移地为改革开放贡献力量。除此之外,青年观众所具有的消费能力及网络影响力同样不可忽视。改革题材电视剧如果想要在未来持续释放生机,就需要更加贴近青年群体,获得青年观众更深的文化认同。

二、《大江大河》对青年观众的召唤依据

《大江大河》改编自阿耐小说《大江东去》,描写了自1978年改革开放到1992年之间,以宋运辉、雷东宝、杨巡为代表的改革先行者跌宕起伏的人生命运。故事中的三人性格各异,身份不同,分别代表了那个年代知识分子、农民以及个体经营者不同的人生历程。这部电视剧以优质的内容为本,准确把握青年群体的观剧兴趣点,兼顾粉丝经济的重要性,最终引发了青年观众的共鸣,赢得了收视方面的成功。针对《大江大河》如何获得青年观众的文化认同,笔者将其分为下述四个方面。

(一)口碑影视公司奠定青年观众基础

《大江大河》能获得高口碑的评价,与其背后的制作出品公司——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下文称为正午阳光)有很大的关系。正午阳光吸纳侯鸿亮、孔笙、李雪等一批前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的精锐力量,他们对于拍摄电视剧有着高水准的要求与成熟的把控。难能可贵的是,这样一家注重内容品质的电视剧制作公司也和青、少年群体之间保持了密切的联系,其拍摄的诸如《琅琊榜》《欢乐颂》《鬼吹灯之精绝古城》《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等作品深受青年观众喜爱、主演为青年群体偶像、故事得以引发青年观众共鸣,在这一圈层中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之前一系列深受年轻观众喜爱的电视剧为正午阳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今,青年观众打开电视机如果看到是“正午阳光”出品的电视剧,就会感觉像是吃了一剂定心丸。若干年前的改革题材电视剧被打上了太重说教、“红专正”、过于注重宣传、时代久远以至脱离当下现实的标签,观众一旦看到改革题材电视剧,便会条件反射般地想起这些“标签”。而当正午阳光出品的改革题材电视剧进入市场之后,观众心中一方面是对于该题材所预设的接受障碍,另一方面则是对曾出品过众多深受青年观众喜爱的电视剧的该制作公司的信赖,内心的矛盾会驱使青年观众充满好奇地观看《大江大河》的前几集,当即就被其吸引。诸如类似正午阳光这样在青年观众群体中享有良好口碑的影视公司,当面对制作改革题材电视剧甚或是其他主旋律電视剧时,也存在着相应的优势。其顺接了该公司之前所积攒的忠实的青年观众群体,为改革题材电视剧的破圈创造了突破口与可能性。这批最“原始”的青年观众将会把这部口碑优良的电视剧传播至他们的社交圈中,从而吸引更广泛的青年观众前来观看。

(二)高流量演员满足粉丝期待

演员的选择也是一部电视剧之所以能获得成功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原因。纵观若干年前的那些成功的改革题材电视剧,其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至今仍为人所称道。针对当下的改革题材电视剧,想要获得青年观众的认同,表演水平出众只是选定演员时重要的参考标准之一,另一条很重要的选择依据则是所选择的主要演员是否拥有较高的粉丝流量,或者是否曾经出演过观众耳熟能详的角色。通过邀请青年观众认同的明星扮演剧中的主要人物来吸引这一群体,成为当前改革题材电视剧实现“破圈”的关键策略之一。

对于先前的改革题材电视剧,无论是早期的《新星》《葛掌柜》《乔厂长上任记》,还是向改革开放三十年献礼的《深圳湾》《绝地逢生》,观众都是“先识角色,后识演员”,甚或是“只识角色,不识演员”。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网络媒体的普及,“粉丝经济”在当前时代发挥出了更强大的力量。在《大江大河》中,宋运辉的扮演者王凯在《琅琊榜》中饰演的靖王萧景琰深入人心,从无人知晓一跃成为炙手可热的高流量明星;雷东宝的扮演者杨烁通过《欢乐颂》中包奕凡一角而名声大噪,成为众多女性粉丝心目中霸道总裁的代表;宋运萍的扮演者童瑶在《如懿传》中饰演了观众又爱又恨的高晞月高贵妃;杨巡的扮演者董子健通过《向往的生活》综艺节目的录制也吸纳了大量的粉丝与拥有较高的曝光度。这些演员们拥有雄厚的粉丝基础、良好的路人缘、频繁的媒体曝光令当前的改革题材电视剧逐渐走向了“先识演员,后识角色”的发展道路。

(三)剧集内容设定贴近青年文化

背靠拥有庞大青年受众的正午阳光、采用高流量的小花小生,如果说这些是《大江大河》成功召唤青年观众的重要原因,那么在内容设定方面贴近青年文化则是令年轻观众广为赞誉的核心原因之一。首先是该剧历史背景的选择。大部分读过初高中的人对于1978年到1992年这段时期的改革政策及改革结果烂熟于心,但是对于“改革”具体意味着什么,改革开放每一小步的前进其背后隐藏了多少人的付出,多数人是不了解的。而电视剧《大江大河》正是对这段历史进行了重现,宋运辉、宋运萍的高考往事让广大观众了解了第一届高考生的辛酸;雷东宝的人生经历让观众了解了什么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青年观众也看到了如今拥有巨额产业的富商巨贾,有许多都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像杨巡一样摸爬滚打过来的。电视剧的剧情将原本历史书上宏观的语言细化成为了生活中的现实,在高考、卖货郎这些使观众感同身受的话题和与观众身份相符的小人物变得更有温度,也更有感染力,使得观众与同龄主人公之间达成了经历和情感上的共鸣。

除了历史背景与人物形象,该剧的许多情节和台词的设计也十分幽默。比如在宋运辉第一天来到寝室时,寝室的另外两名同学丁建国和田家昌正在因为对政策的不同见解而吵得火热,但是宋运辉的一句“二位叔叔,别吵架了”不仅让剧中二人的情绪得以缓和,还引发了观众的会心一笑。不少人都会联想到1978刚刚恢复高考的那一年,若干重燃希望的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及应届高中毕业生共同坐在高考考场,然后走进大学。这也导致了前几届大学生年龄差距过大,出现像宋运辉与其室友隔辈的现象。并且剧中使用的很多语言也符合当时的环境特征,比如宋运辉和雷东宝在说服他人时常常喜欢背诵政策文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十分正经与官方,等等。这些远离当前年轻人生活的语言所造成的“疏离感”反而营造了不一样的笑点。它们既不会一味模仿流行段子造成观看时的“尴尬”,又能有效通过“乐”来平衡改革题材电视剧中“教”的一面,令故事内容颇具轻松愉悦感。另外,杨烁饰演的雷东宝在前期与他几个兄弟之间的互动也让人忍俊不禁,害怕但又忍不住开大哥玩笑的小弟们与雷东宝“大老粗”式的相处方式形成了鲜明对比,再加上杨烁生动活泼的表情,嬉笑怒骂之间充满了戏剧张力,准确击中了年轻观众的观剧“爽”点,形成了恰到好处的幽默。因而从内容上看,《大江大河》这部改革题材电视剧较为突出的用故事内容靠近青年文化,并用情节和台词吸引了青年观众。

(四)诚挚情感引发年轻群体共鸣

随着中国影视行业的发展以及观众审美口味的变化,如今,单纯的采用高流量明星而内容粗制滥造,情感单薄无力的影视剧已经很难满足年轻观众的观赏需要,唯有与年轻观众产生情感共振的电视剧才能经受住收视率的考验。

驱人向上的正能量命题永远不会随着时代的更替而过时,特别是在当前“丧文化”不断渗透的社会环境下,青年群体亟需听到鼓舞人心的故事,而电视剧《大江大河》中就不乏这样令人眼眶湿润、催人向上的故事片段。在第一集中,主人公宋运萍与宋运辉姐弟俩就考上了大学,但是由于他们的家庭属于文革时期的“黑五类”,所以二人的政審材料因各种理由迟迟未送到县里。但是宋运辉并没有放弃,他在县革委会一遍一遍地背诵着人民日报的社论,主任说背一百遍没用,宋运辉便背一百零一遍,一千遍没用,宋运辉就背一千零一遍。宋运辉不屈且坚定的态度令不少观众潸然泪下,在当今看似普及的本科教育在那个年代显得无比珍贵。同样令人感动的还有雷东宝带领小雷家全村人的改革历程。经历文革之后,尚存胆识与魄力领导农村改革的人屈指可数,而雷东宝在众人的怀疑之下,几乎凭借一己之力振兴了小雷家的集体企业。在此过程中,他经历了宋运萍的去世、兄弟的背叛甚至是牢狱之灾,但是他依然不言放弃,挺直腰板继续前进。小杨巡从卖馒头起就经历着一次次的挫折,到后来做生意时更是遇到几次灭顶之灾,但他都一次次挺了过来,终于成为了成功的“个体户”代表。综观以宋运辉、雷东宝和杨巡为代表的改革先驱,颇有“破天一声挥大斧,干断柯折皮骨腐”之意,他们一次次跌倒后的站起,也让观众拥有了正能量的情感获得。

改革题材电视剧作为展现我国国家形象的电视剧题材代表,需要将社会效益、价值引领放在首位,激励人民群众不断向上、向善。特别是对于青年观众而言,这一群体作为国家建设的中流砥柱与后备力量,更需要接受正向价值观的引导,这也是改革题材电视剧在赢取青年观众文化认同的道路上所迈出的至关重要的一步。

三、改革题材电视剧与青年文化共振的局限与困境

对比多年前的改革题材电视剧,以《大江大河》为代表的一系列作品在努力融合青年文化特质,召唤年轻观众回归电视荧幕等方面做出了创新与转型,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然而,仅仅破一的收视率还难以像一些大热的古装剧、年代剧、反腐剧等题材的电视剧一样,在电视剧市场中形成爆款,并且《大江大河》在网络平台上的讨论热度也远逊于收视率低于自身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都挺好》等剧。这明显地反映出改革题材电视剧在与青年文化形成共振的过程中还存在着非常大的提升空间。而面对当前改革题材电视剧在赢取青年观众文化认同方面的困境,笔者认为主要分为影响浅近、文化破圈与内容创新三个方面。

(一)影响浅近之困——短暂脆弱的联结关系

以当前改革题材电视剧的故事内容与思想境界,还难以与青年观众形成强烈的共鸣,因而也就难以在青年群体之间产生深远的影响。距离《大江大河》播完还不到一年,各种新媒体社交平台已经难以再见到有关这部电视剧的讨论,而正午阳光出品的其他热播剧诸如《琅琊榜》《欢乐颂》《都挺好》等播出结束后依然会被频繁提及。依照近几年正午阳光每年二至四部电视剧的开机频率,观众追完一部剧之后很快便会将精力投入到新的电视剧之中。并且先认识演员再认识角色的方式也会使得观众难以对某一个角色留下很持久的印象,观众的热情会随着剧的结束转而投至该演员下一个饰演的角色之上。

另外,一个改革题材电视剧与青年观众联系短暂且脆弱的原因在于,大量的相关作品选择在改革开放逢五年或十年献礼的时候才上映。例如,在2018年这一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就上映了诸如《大江大河》《我们的四十年》《外滩钟声》等多部反映改革开放的电视剧。扎堆上映的方式不仅使得在这一时间点下的观众形成审美疲劳,还会导致其他时间电视剧市场缺乏这一题材电视剧的出现,令观众忽视该题材电视剧的重要意义。然而,改革开放是不断进行且是融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之中的,它每时每刻都在对每个人的生活状况产生着重要影响。所以改革题材电视剧应当改变献礼年扎堆播出,播完立刻淡出观众视野的现状,进行类型融合及内容创新,扭转该题材电视剧成功难以复制的情况,提高该题材作品的重要性。

(二)文化破圈之困——微博话题“阅读”量与“讨论”量双低

虽然《大江大河》取得了平均收视率1.262%的良好成绩,收获了众多青年观众粉丝,但是通过对比正午阳光出品的其他热播剧,就可以发现《大江大河》在青年群体所喜爱的互联网社交平台上的影响力仍然较弱。

相比《都挺好》和《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三部电视剧在平均收视率方面相差无几,都在1.2%上下,但是在微博话题的“阅读”量与“讨论”量上却相差甚远。《都挺好》在微博话题的“讨论”量方面逊于《大江大河》,但是在“阅读”量方面却达到了《大江大河》的1.6倍。而《知否》“阅读”量甚至达到了《大江大河》的6倍,“讨论”量更是达到了10.3倍之多。这至少说明了《大江大河》的观众人群比《都挺好》和《知否》的观众人群,更少在微博上进行阅读或讨论该剧。对于当前的媒体环境而言,发挥好网络媒体的传播作用将更有利于电视剧口碑的扩散,也可以更好地打开青年观众的文化圈层。因此在未来,改革题材电视剧还需要借鉴其他题材电视剧在网络媒体上与观众的互动方式,诸如为剧中人物开通微博账号、注重微博大V的宣传力量、推出剧中人物手办等衍生产品,等等,令改革题材电视剧进一步适应青年观众的观剧习惯。

(三)内容创新之困——改革现状的薄弱呈现

对比近几年播出的改革题材电视剧,其故事内容与人物经历存在着极大的相似性。谈及农村,总离不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谈及学生,无外乎与高考挂上联系;谈及企业家,也总是从小商小贩摸爬滚打做起。这固然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及国家政策脱不开关系,但是一味地展现这些内容,无疑会陷入同质化的窠臼。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是由于创作者忽视了表现青年群体对于当前改革开放的贡献缘故。

有学者曾谈及青年观众与主旋律电影之间的关系,认为“当更新世代的青年观众成为文化消费的主体,‘主旋律电影就必须适应市场的变化,从而在生产、传播和消费的全产业链中更加注重这些青年的立场、声音和态度,从而进行自我的转型和升级”[2]。改革题材电视剧也同样反映了时代主旋律,也同样需要重视青年观众的文化消费主体地位,故而也需要考虑当代青年的立场、声音和态度。但是如今我们可以看到改革题材电视剧,其主要表现内容还是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生活、生产变化,对于当前的改革现状,特别是当下青年对改革开放的贡献几乎没有提及。现在我们已经迈进了改革开放的深水区,所面对的国内外环境、所面临的重重考验都比改革开放初期还要严峻。电视剧作为最受人民群众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有理由也有责任承担起表现当前改革开放进程、塑造當下改革先行者人物形象、展现新时代改革开放机遇与困境的使命。这也要求电视剧创作者深入现实生活中,把群众放置到改革的主要位置上,深入描写改革者的心态,展现当前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困难与成就。“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改革开放是一场接力跑,改革题材电视剧也是一场接力跑,只有每一代人都跑出一个好成绩,才能呈现出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

无论如何,以《大江大河》为代表的改革题材电视剧认识到了吸引青年受众、赢取青年文化认同的重要作用。如今,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还在不断的推进之中,这就要求改革题材电视剧着力去反映现阶段改革开放的进程,表现改革开放的深化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让所有人民群众都能通过通俗易懂的电视剧故事来了解国家的发展现状。在未来,改革题材电视剧当继续对接青年文化、展现现阶段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典型青年形象、注重传播过程中与青年观众的互动。令严肃题材不断实现破圈,收获广泛青年群体的青睐,引起青年自发的互动传播,这将是改革题材电视剧不断追求和前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9.01,6页.

[2]汪荣.类型叙事、跨地生产与青年消费——“主旋律”电影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电影评介,2018(24):64-68.

作者简介:武泽华,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电视剧研究。

猜你喜欢

粉丝传播策略
试论中国主流媒体重大事件报道的国家形象传播策略
电视新闻节目借力微信平台的传播策略研究
浅谈企业社会责任的品牌传播
探析公益节目《等着我》的传播策略
地方历史文化开发的媒介策略
真我与偶像:新媒体语境下的明星与粉丝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