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克孜尔石窟佛陀涅的叙事模式

2020-12-23张君君

美与时代·下 2020年9期
关键词:叙事模式

摘  要:运用视知觉理论,分析克孜尔石窟中涅图像的叙事模式,感受涅思想下的涅图像的意义,从而更深层次地感悟涅的隐喻性表达。涅图像浓缩了佛教的典型情景与情绪,表达的不是死亡而是超越死亡,是对涅的赞美。涅是生命的另一阶段的开始,是摆脱一切痛苦的根源。这将启示世人开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

关键词:视知觉;叙事模式;涅图像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龟兹石窟造像思想研究”(15YJA760024)阶段性研究成果。

佛教美术以图像的象征性为其教义传播服务,以拟人化的现象,再现佛教的世界观,其中包括以象征性地传递其涅思想。艺术家通过有意识的象征性的创造,从而使得佛教美术蕴含更丰富的意义,让观者回归历史,亲身感受一般,重温佛教的精神内涵。

佛教自传入中国西部地区之后,便以石窟的方式在中国新疆地区修窟建寺,并通过佛造像、绘画等方式继承弘扬佛教文化,从而为中国古代美术增加了多元化色彩,使其更加绚丽多彩。龟兹地区可谓当时佛教文化的中心地带,它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库车为中心,各国之间贸易往来密切,从而使其经济水平不断提升,文化也相当的繁荣。也正是在这种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繁荣的阶段,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养分。

克孜尔石窟壁画数量之多,内容与题材之丰富可谓龟兹地区之最。在克孜尔石窟中,其后室乃是描绘佛陀涅的场景图像。涅图像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在石窟中以大面积的空间,大手笔创作的颇具戏剧性色彩的涅图像特别引人注目。佛陀涅是佛教思想中的重要内容。涅使得众生摆脱世间的一切痛苦,超脱生死轮回,从而达到解脱,是佛教的理想境界,体现涅学理想之光,点亮世间的种种黑暗,从而在精神上引领芸芸众生跨越世间的污浊之水,达到光明之境,因而具有强烈的理想色彩。图像是精神的载体,佛教造像以视知觉的方式,向我们讲述着佛教的教义以及其宗旨。那么就让我们通过图像学的方式,进行分析,从而感受其佛教思想内涵。

在克孜尔石窟中,以大量的面积来描绘佛陀在娑罗树下以北首右胁卧,枕手累双足的姿态,表现的是佛陀在拘尸那罗娑罗树下涅的场景。图像以极为平静的方式对佛陀进行深情的、超脱自然的描绘,而这种淡然、静穆的表现方式,使得佛陀的寂灭形成了永恒的寂灭之美,从而引导众生,脱离痛苦,摆脱杂念,获得涅之境。《大般涅经》(南本)卷二五有云:“涅即是长乐我静,”[1]即涅之寂静美。佛教有所谓“四颠倒”说,认为世间人生的生死轮回,本是无常、无乐、无我与无净的,而世间众生却执为常乐我静,实际是妄执、妄见,迷途而不知返。因而,涅学大力倡导佛教涅意义“常乐我静”的理想境界,以宗教崇拜的慈悲心怀,祈冀救治世俗人心。

黑格尔认为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内容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即有什么样的内容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形式。内容是作品生命力的源泉,而外在形式一旦離开内容便成为无生命的躯壳。正是内容“灌注生气于外在形状”和形式,使形式成为有生命的艺术美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克孜尔石窟中涅图像的内容以艺术的表现,通过对佛陀涅的瞬间进行的刻画,记录了佛陀的寂灭时刻,以图代文的方式,向世人叙述说着佛陀涅之情景,从而展现以涅为核心的涅寂静之美。

一、变化发展的涅图像

在克孜尔石窟的初创期,其涅图像主要以大像窟中的涅像来展现,其周边描绘有一些伎乐天人与举哀弟子的形象,如在克孜尔石窟中的第77窟与第47窟即是如此,这是早期对涅思想注重的体现[2]。在第77窟后室的后壁,其设有巨大的佛涅像,在右上方绘两身天人和一身比丘,以此来表达对佛陀涅的哀悼与供养[3]31。

在发展期,石窟中对涅的描绘越来越丰富,在克孜尔石窟的第38窟后甬道后壁上,有一幅描绘佛陀入涅的场景图像。在这幅图中,佛陀以右斜而卧的姿势躺在七宝床上,其周边描绘两颗娑罗树、众举哀弟子、天人等形象。佛头前是须跋陀罗因不忍看到佛陀寂灭,便先于佛陀入灭的场景。下面是阿难手捧佛足,表现出伤心难过的样子。而梵天与帝释天双手合十,神态比较安然,并发出偈颂,从而表达其对佛陀涅的理解。因为佛陀的涅是达到更高境界的一种表现,以进入永无生老病死以及轮回之苦,从而往生极乐世界[3]142-143。在克孜尔石窟第171窟后室正壁的涅图,佛陀依旧以右斜而卧的姿态躺在七宝床上,身上描绘了6条火焰,脚下是大迦叶双手捧佛足的场景,而在上方,有7只大雁飞行盘旋,以表示佛陀涅的悲壮情景[3]279。

在繁盛期壁画的内容更加丰富、紧凑,通常会出现多个故事共同绘于一个画面中的情况。如在第80窟后甬道后壁的涅图,佛陀右斜而卧于七宝台上,佛头上密迹金刚,旁边有金刚杵在地上散落,脚处为迦叶捧足。后边描绘了力士、乾闼婆王以及其家眷,正在向佛陀进行供养,旁边有梵天、帝释天[3]268-269。而在161窟主室前壁上方,图绘佛陀右斜而卧,神态安详,周边描绘的是梵天、帝释天、四天王以及众弟子的形象,佛足旁迦叶捧足哀悼。图中举哀弟子与四天王都表现出既有悲伤又较冷静的神情,从而显现出对涅的深刻理解[3]71-73。

在衰落期,克孜尔石窟对涅的刻画开始减少,图像也变得相当简约[3]29,故在此不再做介绍。

二、视知觉下的叙事模式

涅图像中的元素通过堆加从而形成具有感官特点的图像语言,从而向世人展现佛教涅文化之特色。图像以佛陀的涅形象为中心,以静止的形象凝固了历史的瞬间,从而通过叙事的方式,将故事与历史相融合,从而呈现出史诗一般的效果,使故事具有完整性与丰富性,以有限的空间将世人引入无限的遐想。当观者观看到佛陀涅时的场景,历史的昨天便通过画面一幕幕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使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当望着这些壁画,我们也跟随着画师的画笔,一丝丝、一缕缕的情怀涌上心头。视觉让我们感受历史,知觉让我们感悟历史,从而在视觉与知觉融合下以视知觉的方式,使画面与观者相融合,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首先在视觉中,人们对光线的明暗会有不同感受,如在光线充足的地方,整个世界都会变得活泼,心情也会比较豁达,从而能够以愉快轻松的心情来面对各种情景。而在光线比较暗的地方,人们的心情往往会比较压抑,这也正是为什么人们在晚上容易情绪崩溃。在克孜尔石窟后室描绘涅图对光线的运用,可谓相当巧妙:在低、暗的后室,涅图像或者是通过光线的弱化,达到突出主体形象,凸显涅思想在佛教中的重要性。或通过起承转合的方式,使观者对释迦的生平以及其涅这一系列的情景进行观赏。涅是佛陀生命的尽头,故在石窟的后室向世人展示,而这也正好升华了主题,通过对涅的渲染,使眾人的思想开始渐渐觉悟。而这样通过光线、室内结构等方式对涅的渲染,使得整体的效果相得益彰,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也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其次肢体语言的表达,通过视知觉也赋予了特定的含义。在画面中释迦是中心人物,以安然自若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这种安适的姿态、神情又怎会不让我们去思考涅的意义?梵天与帝释天在佛陀的身旁,并没有太多的表情,而是双手合十,在颂偈语,这是对释迦涅所表现的理解,以智者的形象对佛陀的涅表示理解与肯定。周边的弟子形象却与其大相径庭,其悲伤的样子渲染了整个画面,可谓是画面中情感的助推者,以悲伤的情绪把我们的情感带入高潮,如须跋陀罗因不忍看到佛陀寂灭,便先于佛陀入灭;在下面阿难手捧佛足,所展现出的伤心难过的样子等等。在这种情绪下,我们不得不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去探究涅的意义。而这种矛盾的构图方式给观者带来更为强烈的视觉冲击,使整个画面感到更加完整。

三、图像的隐喻性表达

涅图像以神话元素及对现实世界的物象改造为依托,带给观者一种熟悉的陌生感,这种陌生感是与观者所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固有的观念相悖的。但图像正是借用创造性的表现方式、艺术化的人物形象,通过这些形象的描绘给佛教文化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在视知觉文化的影响下,涅的形式与意义的逻辑关系和象征关系,成为所要展现的重要内容,并通过看得见的、看不见的力量,驱动世人的精神世界,从而向观者传播涅的意义,灌输其观念理论。石窟壁画通过图像的描绘,展现出佛教艺术之美,以释迦涅这一典型故事来向世人阐释生命之美、涅之美,从而使画面内容与精神相结合,带领人们,走出生命的痛楚,最终实现解脱的境界。生命不仅在于生存的意义,还具有精神存在的意义。精神存在的意义即精神活动,精神上的诉求。对于佛教涅的精神来说,给予了人类精神以希望,让其精神更加饱满。潘知常指出:“因为只有灵魂(信仰)是在生命的虚无以及由此而来的痛苦之上的,它是对于一种价值的持守与践履,也是一种真正的力量,更是人类真正的觉悟。通过它对于生命的虚无以及由此而来的痛苦的超越,人类表达了自己超越生命的虚无以及由此而来的痛苦的愿望。因此,体验生命的虚无以及由此而来的痛苦的结果,应该是更爱人类,应该是更充满了人所特有的欢乐与喜悦,否则,承担生命的虚无以及由此而来的痛苦的动力何在?”[4]

在图像中,浓缩了佛教的典型情境与情绪。仔细观察涅图,可以发现,其表达的不是死亡而是超越死亡,对涅的一种赞美。涅不是生命的消失而消亡殆尽,而是另一个阶段的开始,从而带领世人开启生命中另一种形式。在佛教中,释迦牟尼为智慧的化身,其通过讲经、说法等方式向众人传递着佛教文化的精神。在图像中其右斜而卧的姿势表现其尊贵,而对周边人物的刻画,如举哀的众人,通过这些形象来与佛陀的安然自若形成对比,画面中哀悼者的情绪都相当悲痛,两者之间的对比很是突出。听闻佛陀寂灭的众弟子,按捺不住自己内心悲伤的情绪,而佛陀却因获得更高的境界,则脸上无比的安详。整个画面表现出戏剧性的舞台效果,从而强调,涅是摆脱一切痛苦的根源,让世人摆脱世间的种种痛苦。涅寓意着乐的佛教思维,这与那些画面中的哀悼者形成鲜明的对比,不论是形态还是神情等方面都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虽然其表现的是一种悲剧的场景,但暗含着种种美好的寓意,以其特有的内涵与寓意在画面中呈现。

四、结语

涅思想下的涅图像,是佛教思想的核心体现,也是小乘佛教在中国西部地区流行的特征。在涅思想的影响下,其与社会的发展与人类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使表达涅思想的涅图像创作也不断地被推向高潮,在对释迦涅场景的不断深入描绘与阐述中,使得画面营造出更为丰富的耐人寻味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师子吼菩萨品第二十三之一[M].大般涅经(南本)卷 二五.昙无谶,译.大正藏:第十二册涅部类:757b.

[2]中国壁画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新疆壁画全集 1 克孜尔[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15:8.

[3]中国壁画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新疆壁画全集 1 克孜尔[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5.

[4]潘知常.信仰建构中的审美救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24.

作者简介:张君君,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美术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历史与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叙事模式
法制类电视节目的叙事模式研究
新旧杂糅的时代表征
爱情在路遥小说中的模式研究
动画电影《精灵旅社2》的叙事模式
保罗·安德森影片的叙事模式探析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网游小说的文体特征分析
怀旧情结与想入非非
南昌采茶戏《南瓜记》的叙事艺术探析
《简?爱》和《呼啸山庄》叙事模式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