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活动,立德树人

2020-12-23陈若珺

小学时代·中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礼仪教育传统文化

陈若珺

【摘  要】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有利于祖国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宝贵道德遗产。学校与教师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时应以活动为载体,从感受传统文化、开展礼仪教育、寻访历史足迹这三方面入手,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  传统文化;礼仪教育;历史足迹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它不是知识的简单传递和接受。课标为此专门指出应“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发动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通过学校、课堂、家庭和社会等多个途径,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熏陶,加强修养、提升道德行为。

一、感受传统文化,品味国学经典

中华传统文化和国学经典在人们的固有思维中应该是出现在语文教材中,而人教版《道德与法治》系列教材中则频频出现了许多中华传统文化和国学经典的相关内容。比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天气虽冷有温暖》的第3个主题就涉及到了我们中国人最为重要的春节,因此在教学《快乐过新年》这一主题时,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课前准备:(1)收集与春节活动有关的图片资料或实物,比如:窗花、春联、红灯笼等。(2)收集自己家乡的过年习俗。(3)收集与家人过年时的照片或视频等资料。

课堂交流:(1)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有关春节的资料。(2)小组交流怎样和家人过春节,全班展示、交流。(3)出示书中的四幅插图:舞狮子、耍花灯、贴窗花、逛花市、张灯结彩,指名参与过这些活动的孩子简单介绍,并说说还参加过什么有意思的活动。(4)播放北方过年逛庙会的视频,感受不同地域的春节文化。

课后延伸:寒假期间,我们学校给学生布置了一项制作春节绘本的作业,孩子们热情高涨,或独立,或在家长的帮助之下,完成了诸如《小猪过大年》《春节习俗》《我的春节日记》等精彩纷呈的春节绘本。当各种风格、各种形式的春节绘本展现在我们眼前时,我知道,今年的春节一定在学生的心中留下一道无法磨灭的印记,这样,从课堂到课外,从学校到家庭,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感受到了傳统节日背后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再如,教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第4个主题《团团圆圆过中秋》时,教师可以在中秋节过后再来教学。中秋前夕的课前小调查让我知道,学生对于中秋节最深的印象就是“月饼”两字。于是,中秋放假期间,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收集资料,并认真观察自己家是如何过中秋节的。中秋过后的课堂上,我们展示图片、分享故事、播放视频,一起诵读古诗词中的“月”,比如三岁孩童都朗朗上口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又如传颂千古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此时此刻,孩子们定能明白,中秋佳节,天上月圆,人间团圆。团聚与思念,皆是中秋节的味道……

上文提到的吟诵月亮的诗句,正是教材中所出现的。翻开人教版《道德与法治》系列教材,类似这样的诗词歌赋、国学经典比比皆是。比如在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1个主题《美丽的冬天》中,出现了《三字经》的部分内容:“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又如: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第1个主题《爸爸妈妈在我心中》出现了《论语》的部分内容:“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将中华传统文化及国学经典引入道德与法治的教材中,就是通过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让我们的学生如谦谦君子般具有高尚的人格、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开展礼仪教育,播撒文明种子

英国普德曼曾经说过:“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文明礼仪的教育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对传统礼仪的把握与个人素养的好坏已然成为人在社会中的发展和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开展礼仪教育既是我们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需要,也是学生将来个人发展的必要需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和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这两个单元中关于礼仪方面的主题时,可以把文明礼仪的相关内容编成小儿歌,如:“铃声响,进课堂。上课啦,坐端正。老师讲,认真听。同学说,仔细听。要发言先举手。”这样朗朗上口的小儿歌,易于学生理解,并外化于行动。教师还可以播放有关文明礼仪的小视频,让学生能更加直观地感受何谓文明礼仪,同时还可以出示一组学生日常行为的照片,既包括文明行为,也包括不文明行为,让学生对正反两面的事例进行剖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从而落实到行动上。对于一些礼仪常规,比如“站如松、坐如钟”“要发言先举手”等内容,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反复强化训练,并和其他学科的老师互相沟通交流,让所有教师都能寓礼仪教育于教学当中,进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这两个单元的学习告一段落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开展“文明礼仪我最棒”的竞赛。用“竞赛”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既能规范课堂纪律,又使学生的文明礼仪得到了强化。除此之外,教师更要注意随时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良好礼仪进行评价及表彰。这种正面的评价及表彰能给学生以信心和鼓励,并对其他同学起到榜样的示范作用。教师还可以在学生中开展 “我是文明小学生”的评比活动;拍“文明小学生”的集体照,在班级的《学习园地》张贴,给“文明小学生”颁发表扬信、奖状,给予鼓励等。由点及面,继而带动全班同学争当文明小学生。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把礼仪知识转化成内在品质,从而影响个人的日常行为规范。

三、寻访历史足迹,激发民族情感

2014年颁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为重点。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形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的共同理想追求,培养学生做自信、自立、自强的中国人。因此,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第3个主题《欢欢喜喜庆国庆》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重温历史回忆,追寻历史足迹。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环节:观看关于历史电影、阅读革命传统故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问答、观看天安门广场国庆升旗仪式的视频。第一个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开国大典》等经典影片带领学生们重温催人奋进、惹人深思的历史,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简要地谈谈观影感受。第二个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小兵张嘎》与《王二小》等图书,带学生们走近抗日英雄,了解抗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感悟民族精神。第三个环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班级集体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知识,之后进行知识问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奖励获胜者。第四个环节中,在课的结束部分,教师可播放天安门广场的国庆升旗仪式,让学生感受身为中国人的骄傲,产生民族自豪感、认同感。这四个环节,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一步步引导学生了解历史,记住历史,缅怀先烈,铭记革命先烈的光荣事迹。相信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活动,学生能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懂得有国才有家,不断增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感。

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努力。中华民族要继续前进,就必须根据时代条件,继承和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民族优秀文化。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莹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虚伪心理的消除[J].教书育人,2018(51).

[2]杜鹃.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J].小学时代,2019(1).

猜你喜欢

礼仪教育传统文化
高职体育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如何对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进行礼仪教育
浅谈英语课中的礼仪教育
中职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体育课堂中融入礼仪的重要性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