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坛经》中的“自性”
2018-06-22程杰
摘 要:作为佛教中唯一一部以“经”命名的中国僧人的著作,在以“自性弥陀”为其核心思想的《坛经》中,“自性”无疑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认为,《坛经》中的“自性”,同时具备了出世性与入世性这两个既对立又统一的特征。
关键词:坛经;自性;出世;入世
作者简介:程杰(1993-),女,汉族,湖北随州人,新疆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1-0-01
《坛经》是慧能门人对其在韶州大梵寺讲堂为僧俗一千余人说法的內容的记录和整理[1]。慧能的主张“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2],决定了“自性”在《坛经》中的至关重要的地位。作为以出世为目的的《坛经》,在充分肯定“自性”地位的同时,也赋予了其出世性与入世性并存的特征。
一、《坛经》中“自性”的出世性
《坛经》中“自性”的出世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从求解脱的目的性来说,“见性成佛”的追求,将个体的人的生命的目的定为出世,且这出世的目的只能通过“自性”才能最后达到,从而显示了“自性”根本上所应具有的出世性:“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3],而这一过程,需要借助“自性”才能完成;“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4],“自性”天然地就具备了解脱的特质,只是尚在等待被开发。显然,在“菩提自性,本来清净”[5]的前提下,“自性”不可避免地染上了出世性的色彩。
其二,从修持方法上来说,《坛经》认为,众生与佛的区别,就在于对自性真空迷悟的不同,所以“自性”的出世性,可以通过修持而得以显见。而这一点,在慧能与神秀的一场关于衣钵传承的竞争中可窥见一斑。在神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6]的偈语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意即世间万物,我们不应起分别心来看待它,菩提本不是树,明镜亦没有台,是人心中起了分别之心,起了多余的妄念,所以看到了树,也看到了台,若无所住而生其心,内心清净没有妄念,则众生皆属虚无,归于空无;所以只要“时时勤拂拭”,时时提醒自己,不要起分别心,不要有多余的杂念,就能“勿使惹尘埃”,就能保持心灵的清净。然而,“时时勤拂拭”这样一个动作,却包含了杂念于其中,包含了关于该不该拂拭这样的斟酌,即分别心在其中,所以慧能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7]的境界打败神秀而获得衣钵传承。慧能的“本来无一物”,消解了其中的分别心,说话者看世界的眼光止于“本来无一物”,所以见出了万物本性空的特质:“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8]。有了世间万物“总在空中”的概念,那么修禅人秉持着“自性”脱于万丈红尘而外,“于六尘中,不离不染,来去自由”[9],如镜照物,“应万物而无累于物”,也就可以成就其出世间法,从而证明了“自性”所具有的可以通过修持而显现出来的出世性。
二、《坛经》中“自性”的入世性
《坛经》中“自性”的入世性亦表现在两方面。其一,从求解脱的目的性来说,以出世为目的、以自性弥陀为旨归的《坛经》,将觉悟、离世间作为最终追求,然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处于世间的人,必须入世,方能有了悟的可能,因为“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10]。《坛经》认为佛法在世间,要想不入世而求得开悟是不可能的,从而决定了“自性”的入世性的特质。
其二,从修持方法上来说,“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即从修持方法上表明,只有“即世间”才能求得“出世间”。“即世间”,即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一方面,要遵守社会的规章制度和秩序,修习自身的品格,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君臣父母,仁义礼信,此即是世间法”[11],这些都做好了,就是修行的一部分,即对于“自性”的修行。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心无挂碍,日常生活中的万事万物都不能轻易动摇自己的心神,要以入世之行修出世之心。这就要求修禅者看到宇宙万物的成、住、坏、空,不执着于物的表相,“无念”、“无相”、“无住”,不起妄念,不生分别心,亦不起执着心,始终保持内心的清净,即做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悟山水皆由心生,心若不见,则山水亦不复出现,从而在入世的过程中看到世间万物的空性,最终做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以入世的积极实践来实现“自性”所能到达的精神上的解脱。
而以上两方面都表明,“自性”本身所具有的入世性特质:只有遵守社会规则,只有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不断通过“一行三昧”、“顿渐兼修”等修持方式,才能获得最后的解脱。正如洪修平言:“……慧能……化求佛修道于平常的穿衣吃饭之间,把禅修、悟境与日常生活完全结合在一起”[12],从而实现吃饭穿衣皆是道,于是给“自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开悟以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再次确认了“自性”所具有的入世性。
注释:
[1][2][3][4][5]陈秋平,尚荣编译.六祖坛经[M].香港:中华书局,2012.
[6][7][8][9][10]陈秋平,尚荣编译.六祖坛经[M].香港:中华书局,2012.
[11]陈秋平,尚荣编译.六祖坛经[M].香港:中华书局,2012.
[12]洪修平.《坛经》的人间佛教思想及其理论特色[J].河北学刊,2011(11).
参考文献:
[1]陈秋平,尚荣编译.六祖坛经[M].香港:中华书局,2012.
[2]王学斌.《坛经》思想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3]左欣.《坛经》的实修思想研究[D].石家庄:河北大学,2011.
[4]王智勇.《金刚经》与《坛经》思想体系的形成[D].苏州:苏州大学,2009.
[5](韩)金命镐.《坛经》思想及其在后世的演变与影响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1.
[6]孙克昱.论《六祖坛经》中的自性与佛性[J].法音论坛,2007(6).
[7]洪修平.《坛经》的人间佛教思想及其理论特色[J].河北学刊,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