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关系
2020-12-23董明湘
董明湘
摘 要:随着社会信息高速、高效发展,课堂模式日益革新,“微课”等新型课堂模式逐渐得到推广,并逐渐运用于不同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微课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和方式,具有改善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改善地区资源共享等优势,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可尝试将其与传统课堂进行优势互补,以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微课;初中历史教学;传统课堂
传统教学模式和微课教学各有优点,将传承下来的优秀教学方式和现代信息技术下的新媒体技术相融合,教师利用微课教学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突破,加深对历史概念的理解从而形成历史思维能力,逐渐构建完善的历史知识体系,将有利于提升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从整体上来看,微课可拓展历史教学资源,并作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形式的补充,与历史课堂教学形成有机整体。
一、拓展历史教学资源
初中历史教材由于课本教材篇幅的限制,课本历史知识相對比较分散,历史故事比较简单,相对更重视关键事件的描述,所以对一些事件的讲述比较精简,不利于学生具体全面的了解历史的本质。而微课教学在设计的时候,教师对已有的教材内容进行梳理与整合,可以有针对性的对课本教材进行适当的补充,更多地呈现与教材相关的其他历史信息,从而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延展和丰富,建立课内外知识的衔接,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历史事件,建立其对历史更加立体化的认知,提升学习效率。
微课课堂相对比与传统课堂来说,能把抽象不具体的概念或者过程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进行思维理解。历史的很多概念性问题、历史发展过程是比较抽象的,学生很难通过传统课堂的讲述进行想象和分析,这就需要微课的支撑。如笔者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中对江南经济的开发过程进行微课设计和制作。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过程很难通过几张图片和几段史料文字去完整的把过程进行展示出来,但微课可以通过动画模型的形式把江南地区的经济逐渐发展过程制作成动画进行演示,通过具象的过程演示加深学生的印象和理解,这是传统课堂表现不出来的。而本课的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是重点知识,在分析原因过程中无法使用微课进行解决,这需要传统课堂的探究分析进行重点知识的突破。由此,微课和传统课堂可以相互补充教学资源。另外,微课的使用可以弥补传统历史课堂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空缺。传统历史课堂重点在40至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往往都忽视了课前预习及课后巩固的重要性。微课的可重复性特点正好弥补这一空缺,通过预习型、复习型微课知识的设计制作,让学生课后借助微课能自主学预习和复习。
二、优化历史课堂教学结构
微课在课堂中,通过框架式地提供教学材料,使学生在其基础上进行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历史微课的时长一般在3至6分钟之间,主要用于教材重难点及图片、教学过程的衔接和教学知识的补充,以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一堂课的微课运用并不是越多越好,针对不同的班级采取的策略不同。笔者所带的有两个学习层次的班级A层次(年级重点班级)、B层次(年级一般平行班级),每个班级所采取的微课视频数量、应用要求都是不一样的。A层次班级一节课通常只采用2个微课视频,同时要求带着问题进行观看,微课播放完后立即进入课堂的活动探究,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丰富历史课堂教学形式
微课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起到的是一种辅助作用。首先,在课堂中微课可以调节传统课堂的单一的教学方式,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增添课堂的趣味性,提升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其次,微课在课后作为历史课堂的补充。制作好的微课可以随时进行学习,并针对性的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在课后学习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不同的微课类型可以满足不同的教学需求,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如笔者曾在八年级上册历史《戊戌变法》一课中关于维新派与顽固派之间的辩论知识点通过情景剧的形式进行微课设计是,让不同的学生分别扮演维新派康有为、顽固派李鸿章、光绪皇帝、翁同龢以及旁白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虽说在传统课堂中也可直接找学生进行情景剧的表演,但是效果肯定没有事先进行设计精心制作准备的微课效果好。在这一课的微课设计中,通过针对性的问题设计及历史现实情景的再现,让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层次感悟和体验,增加历史学习兴趣,使历史课堂更具活力。
四、与历史教学课堂有机结合
科学数据研究表明,人的有效注意力在10分钟左右。传统历史课堂中老师往往是整堂课的讲述,这难免会造成学生注意力的不集中。而微课在初中历史课堂的使用,能够有效地缓解这一问题,通过微课的学习调节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微课和历史课堂的相互衔接,能够很好的明确学生教学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也不忽略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地位。微课教学将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辅导相结合,从课前的预习、课中的学习、课后的巩固以及教学的反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的意识和习惯。所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微课可以很好的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在两种教学模式的不断协调中促进课堂教学的提升与发展。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只有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融合,发挥各自所长,形成优势互补,才能实现教育资源的良性流动,更好地推进新课程理念的深化及教育改革的持续发展。
如笔者曾在八年级上册历史《五四运动》的教学设计中,把微课教学与传统历史课堂教学进行有机结合,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五四运动一课中重难点知识是:五四运动的背景、经过、及影响,笔者据此重难点设计了三个微课教案应用于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首先,将微课用于课堂导入,通过对史料进行分析和课外知识的补充让学生体验五四运动前北京学生在中国巴黎外交的失败后所体现出来的愤慨,之后进行探究合作活动,教师进行合理引导,让学生尝试分析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及原因,启发学生的思维。其次,通过视频再现五四运动过程,学生归纳五四运动的时间、地点、主力军、口号以及发展过程及结果。在微课视频播放结束后,进行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归纳五四运动两个阶段的内容及分析五四运动的性质,最后带领学生进行史料解读,探寻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最后,通过微课进行课后巩固,让学生课后复习整理本课知识脉络,形成思维导图。
微课与传统历史课堂既有差别,又各具优势。在实际的微课教学应用中要合理的、辩证的看待两种历史课堂模式。伴随的不断进步、教育的不断更新,历史课堂早已成为一个复合型的课堂,只有不断的融合各种教学模式之间的优势才能逐渐深化课堂改革,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动力,增加历史课堂的魅力。在现有的教育基础中,微课教学的实践应用一定要与传统课堂进行有机结合才真正具备其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徐继存.潘洪建,当代教育评论[M].南京:江苏大学出版社,2018,234;陈国利.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9(02).
[2] 陈美婷.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探讨[J].文理导航旬刊,2014.
[3] 陈亚云.微课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考试周刊,2015.
[4] 陈杰.初中卷:翻转课堂与微课[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
[6] 赵国忠,傅一岑.微课课堂新革命[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