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着眼词串,聚焦低段阅读能力的提升

2020-12-23郑丽娟

小学生作文辅导·中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词串雨点蘑菇

郑丽娟

【摘 要】 低段语文的一大特色就是“词串识字”,这种识字方法有明显的优势,受到大批一线教师的欢迎。所以,笔者思考,应该将利于识字的“词串”运用到阅读教学中,充分利用其简洁性的特点,提高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进行说话训练,帮助学生有效内化文本语言;抓住文章关键词或者难读的词构串,扫清朗读障碍;根据文本故事的发展逻辑构串,帮助学生厘清文章脉络,理解文章内容。

【关键词】 词串;阅读能力;说话训练;朗读能力;理解能力

“词串识字”是低段语文课本的一大特色,是低段语文识字教学的创新之举,主编张庆对其有较为完整的定义:“举例来说,二年级上册《识字6》就是词串识字(骏马秋风塞北/ 杏花春雨江南/ 椰树骄阳海岛/ 牦牛冰雪高原)。表面上来看,好像是几行排列整齐、毫不相干的词,其实它们是联系紧密、语义相关的,而且是押韵合辙的;是词语的串联,就像冰糖葫芦那样,所以称它为‘词串。”

词串识字因其具有明显的“整体性、形象性、可读性”等优势,近年来大受一线教师的欢迎,尤其在基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前提下进行情境教学方面,词串显示出巨大的优势;而且,词串在合辙押韵、适宜朗读、丰富学生语料方面也有独特价值;不仅如此,词语之间的空白又能很好地承载激发学生无限的想象力。尽管词串识字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是也有一个很大的缺陷——是否所有的孩子都有相同或相似的生活经验来呼应这些词串呢?梳理之后,不难发现基于多数人生活体验的内容更容易得到学生的共鸣,但基于其他门类的内容可能对部分地区的孩子就不太适合。

基于词串识字的优势和弊端,笔者思考:可否将词串识字运用到低段的阅读教学中呢?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强调“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跟词串识字相比,阅读教学同样需要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样需要积累词句,同样可以借助课文图画;所不同的是,在学生个人经验的基础上,文章本身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共同的语言环境,描绘了一个共同的学习情境——这正好弥补了单纯词串识字的弊端。在文本语言的激发下,孩子们可以大致拥有“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情感出发点了。

要将词串识字运用到阅读教学中,其主要功能就是通过词串来解词、析句、学文,并不单纯用于识字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关键在于词串如何选择,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归类”——这是识字教学中最宝贵的经验。在此,结合本人和同行们的实践,基于文章的不同类型,提供几条路径。

一、平行串词

平行串词就是把出现在同一句式中的相同位置的不同词语组成词串,一般根據词性、词类的不同组成若干组词串。例如,在同一篇文章中抽取天气串、植物串、动物串等,依文章具体内容而定。

低段的课文中,无论是小诗歌还是小故事,有些段落写得非常整齐,这些段落通常是在同一个句子的相同位置出现不同的词语,这样就可以将变化的词语整合成词串。例如,一年级下册的小诗《雨点》:“雨点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觉。雨点落进小溪里,在小溪里散步。雨点落进江河里,在江河里奔跑。雨点落进海洋里,在海洋里跳跃。”根据“雨点落进( )里,在( )里( )”这样的句式,可以整理出两个词串。一是“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二是“睡觉、散步、奔跑、跳跃”。这样做其实暗合了归类识字、学词的原则。第一行词串 “都是雨点去的地方”;第二行词串都是“雨点做的事情”。安排这两组词串既方便学生理解课文,即通过雨点的不同动作理解不同地方的水流的快慢起伏状态,又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力,学生可以仿照文章的句式将这两组词串扩充,然后进行说话练习。例如:“雨点落在花园里,在花园里跳舞。雨点落在窗户上,在窗户上弹奏。雨点落在树叶上,在树叶上睡觉。雨点落在教室里,在教室里学习……”

不一定是整篇文章都这么整齐,文中某一个段落内的句式相对整齐也可以用这种平行串词的方法。例如,一下《小池塘》中的第二自然段:“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鹅。太阳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鲜红的气球。月牙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弯弯的小船。星星倒映在池塘里,像许多美丽的珍珠。”这段话可以抽取两个或者三个词串,“白云、太阳、月牙、星星”为其一,“一群、一只、许多”为其二,“白鹅、鲜红的气球、弯弯的小船、美丽的珍珠”为其三,也可以把二、三组成一个词串。这样一来,横着看都是“天上的东西”“数量词”和“想象中的东西”,竖着看就是“天上的东西”和倒影之间的一一对应。这样做,既能有效讲解白天、黑夜不同的景物,又能避免深涩地讲解比喻句而高效完成说话练习:( )倒映在池塘里,像( )。小朋友展开想象的翅膀说出了这样的句子:“蘑菇倒映在池塘里,像 一座城堡。羊儿倒映在池塘里,像一朵白云 。老鹰倒映在池塘里,像一架翱翔的飞机 ……”

这种平行串词的优势就是基于课文内容归纳若干词串,再利用这些词串深入理解文章的结构,并进行有效的说话练习。

此种方法运用的范本应该是特级教师薛法根执教的《猴子种果树》了,薛老师整理了这样的词串并排列出来:

梨树 乌鸦 哇哇 梨五杏四

杏树 喜鹊 喳喳 杏四桃三

桃树 杜鹃 咕咕 桃三樱二

樱桃树 樱桃好吃树难栽

这样整合以后,学生就能明晰文章的语言结构,前两行词串薛老师领着学生学,然后抛出问题:“下面两段老师不讲,你们会吗?你有什么秘诀?”基本只要把乌鸦的名称、果树的名称,还有农谚换一换,就可以讲了。这样就利用词串恰到好处地教给孩子讲这个故事的方法,完成了课文语言的内化。

二、发散串词

并不是所有的低段课文的段落都如此整齐划一,所以对一篇简单的小故事该如何串词呢?不妨采用发散串词的方法来解决,即围绕某一个字或者词语,把文章与之相关的词语串在一起。例如,关于《乌鸦喝水》这个小故事,许嫣娜老师设计了一个关于“瓶”的词串,“一个瓶子、半瓶水、瓶口小”,重点纠正“瓶”的读音,并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明晰什么叫半瓶水以及瓶口在哪里,随即出示词串所涉及的句子:“它看见一个瓶子,里面有半瓶水,可是,瓶口小,乌鸦喝不着。”这样就降低了朗读的难度,学生很容易读好它。无独有偶,在教学《蘑菇该奖给谁》这篇文章时,围绕“蘑菇”一词,出现了这样的词串“采蘑菇、大蘑菇、一个蘑菇、一篮蘑菇、最大的蘑菇”,这样设计学生可以很清晰地认识到与“蘑菇”相关的动词搭配、量词搭配。

发散串词法所得词串一般都比较短小,关键作用就是将散落在句子中的相同的字或词语挑出来集中进行音、形、义方面的教学,并让学生了解到词语之间的不同搭配,然后可出示与之相关的句子,进行朗读训练。当然,选择一个恰当的词串也可以对抓住文章脉络有所帮助。例如,在教学《吃水不忘挖井人》这课时,围绕生字“井”来发散串词,得到“没有井、一口井、井旁边、挖井人”这样的词串,在整体教学文章内容之后,让学生利用这串词来复述课文:“沙洲坝里没有井,毛主席看村民们挑水辛苦,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乡亲们感谢毛主席,就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效果甚好。

三、逻辑串词

逻辑串词就是根据事情发展的逻辑顺序来串词。例如,针对《蜗牛的奖杯》一文,有教师这样设计词串:

有力的翅膀 自由地飞翔

遥遥领先冠军奖杯

沉重的外壳 慢慢地爬行

根据今昔对比,发现两种不同状态的蜗牛,即第一行和第三行所揭示的那样,并将之分别带入句子中朗读、理解。然后教师就带领学生探讨变化产生的原因,聚焦一次飞行比赛,发现正因为蜗牛在比赛中遥遥领先,所以捧走了冠军奖杯。在课堂尾声,教师要求学生用这些词语说说这个故事,学生能很好地做到。如果在第二和第三行之间添一行动词词串“背、睡、粘、退化”就更能揭示故事发展的脉络了,但由于这串词中既没有四会字也没有二会字,不添更有道理些。

不难发现,我所主张的词串识字解词必须建立在确实需要的前提下,也就是说,词串的使用必须合乎教学目标,所选词语必须与二会字和四会字有联系。

【参考文献】

[1]张庆.“词串识字”教法举要——兼谈郑狄老师《识字4》一课的教学[J].小学教育科研论坛,2002(3).

猜你喜欢

词串雨点蘑菇
小学语文词串教学之浅见
小学语文词串教学之浅见
雨点
雨点会说话
雨点种子
爆图团
蘑菇
“词串识字”应当有相对刚性的评价指标
蘑菇伞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词串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