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高效课堂之“小组合作学习”初探

2020-12-23黄润兄

新课程·上旬 2020年32期
关键词:提升能力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学习

黄润兄

摘 要:“自主、合作、探究”已经成为高效课堂中最主要的学习方式,而“小组合作学习”是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

关键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升能力

高效课堂要求变“教堂”为“学堂”,把学习的权利、学习的空间、学习的机会、学习的快乐还给学生,让课堂动起来、活起来,变“要我學”为“我要学”“我会学”。提高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而达到高效学习、终身学习。通过实践,“自主、合作、探究”已经成为高效课堂中最主要的学习方式,而“小组合作学习”是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如何才能让每个学生参与进来,使合作学习更具实效?结合自身的教学积累,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做初步的探讨。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和学生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通过相互点评、指正、补充,从而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合作交流、互补互赢的教学手段。要使合作的效果发挥到极致,小组建设尤为重要,而小组长是一个组的灵魂。

一、组建合作小组

1.分组前

通过多种方式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水平、思维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及性格特长等。

2.分组时

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水平、思维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及性格特长的差异,以“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原则,将班分成若干个讨论小组,每组四人。每个小组的成员按成绩分为A(思维活跃、成绩优异)、B(学习习惯好但成绩不突出)、C(缺乏主动性,成绩一般)、D(学困生)四类,同一组的四人男女搭配(男生的思路一般比女生更活跃、更宽广)、各方面因素互补,能互相尊重、团结互助。

3.分组后

每个小组由小组长负责,小组长由学习积极主动、热心、组织协调能力强、思维活跃、成绩优秀的同学担任,根据课型的不同,每个小组成员在互助学习中应承担相应的职责,共同合力、按时有序地完成学习任务。根据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定期对组员进行必要的重复整合。

讨论时的座位由排排坐变为对桌座。

二、小组合作的实施过程

1.自主学习

参照“自学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找出基本事实、公式,看例题,然后再做与例题类似的练习题。在此过程中,学生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紧张、快节奏地完成,可质疑问难,在课本上做记号,认真分析例题的每一步,为仿例题做练习打好基础。切忌边看书边讨论,要认真看书、独立思考并完成。

2.板演纠错

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让D组或C组学生板演解题过程,然后再叫几名板演纠错或写出不同的想法(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提问原则:先差,再中,最后优,要反映出典型错误。此时,老师也可以把下面同学出现的典型错误写在相应的题旁边。

3.小组合作,解决疑难

结合板演情况,老师先提出讨论问题:“观察几位同学同一道题的同一步,若对,为什么对?若错,为什么错?应该怎么改正,改正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一类一类按逻辑顺序讨论,知其所以然,由个别到一般,找到规律,上升为理论,为后面的学习提供方法和理论依据。同时,老师板书总结出的规律。在这个过程中,重在“兵教兵”,合作讨论,会的教不会的,弄懂“为什么”,突破易错点、难点。

4.汇报:由组长汇报各组的内容

①汇报组员的学习进度和效果:

该掌握的知识谁不会,问题是什么,现在解决了没有?

②汇报在合作交流时需要集体解决的问题:

还有哪些问题通过讨论仍没有解决,需要全班集体讨论和老师的指导。

5.老师辅导

①记录各组出现的问题。

②讲解大家都不会的问题。

③帮助学生总结知识的内在规律和学习这一类知识最好的方法。

讨论完后,如果问题都已解决,归纳也全面,老师可以不再复述、讲解。对小组讨论解决不了的,老师再进行辅导。

6.当堂训练

该过程一般注重对课本例题及习题的变式训练。学生先独立完成,全班订正答案,然后组内合作交流,解决疑难。

三、实施意见

1.学生自学过程中,老师不能讲述、板书,不能干扰学生的思维及注意力,应该注视全体同学,对注意力不集中的同学,用悄悄话的方式对其进行督促。

2.纠错示范时,让后进生板演,可以C组同学为主。对参与板演出错了的同学,不批评、不嘲讽,排除后顾之忧,只要有想法,就大胆地写出来,这样暴露出来的问题更多、更典型。

3.每节课不是无节制地讨论,应该围绕几个点(学生不能独立完成的题,板演、纠错中出错较多的步骤)去讨论。经过讨论一定要明白:对,为什么对?错,为什么错?该怎样改正,改正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要注重难点、易错点的突破。

4.讨论时,不能一题一题去讨论,不能单纯地为了解这道题而去讨论。而应就同一道题的同一步骤的不同做法、出错原因、改正方法、理论依据进行讨论,达成共识,通过解决一道题进而会做一类题。

5.充分发挥组长的作用,注重组长的培养。老师要创造机会让组长之间多交流学习方法、经验、知识构建、解题方法等,取长补短,变得更优秀。多培养他们的奉献精神、责任意识,在管理方法、知识体系的完善上老师可以多加指导。组长要为自己的组员负责,多督促、细讲解,帮助组员提高成绩,及时向老师反馈组员在讨论中的参与度及知识掌握程度。

6.注重组内成员的成长评价,对有进步的要及时表扬,对表现不好的要及时谈话,让其端正态度、增强自信,培养集体意识和小组荣誉感。对D组学生可降低要求,侧重概念公式的背诵及用其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推理。

7.设立组间竞争机制。教师要制定小组评价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利用“班级优化大师”对每位同学从多方面表现进行积分,积分高的小组可进行奖励,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小组合作学习”有序开展,有效率的完成。

8.要培养学生学会认真倾听、善于发言的习惯性及对别人的发言进行辨别评价的能力。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审题能力,更能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主人翁意识,突破了教学难点、易错点,增加了训练时间,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项家庆.高效课堂的理念与实践[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5.

[2]蔡林森.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提升能力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学习
高中政治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找准 “自学” 着力点,提升数学综合素养
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