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班级管理中主题班会的有效实施

2020-12-23孙笑笑

新课程·上旬 2020年26期
关键词:主题班会管理策略小学教育

孙笑笑

摘 要:班级管理的形式有很多,不同学段不同班级规模的管理都不尽相同。从一定概念来看,班级管理没有绝对优势的方式,合适即合理,它更倾向于“能逮到老鼠的猫就是好猫”。换句话说,再好的管理模式如果只是生搬硬套,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东施效颦。因此,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统筹兼顾,尤其是对主题班会的定位,要让它起到“牵一发”的效果。那么,怎样让主题班会的实施行之有效,就是要讨论的问题。

关键词:主题班会;小学教育;班级管理;管理策略

班级管理是等同于智育、德育的重要教育问题。良好的班风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糟糕的班级管理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有经验的老师往往能够窥一角而知全貌,即通过与整个班级的简单接触,便能够感受到班级的整体管理氛围。这也是很多非主科老师在平行班级对比中最容易获得的感触。因此,班级管理是教育教学的根基,也是重中之重。主题班会是班级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这不仅仅是学校要求的必然,也是由其能够带来的影响力决定的。可是,在很多情况下因为各种缘由主题班会浮于表面,这对班级管理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

一、切不可让主题班会流于形式

在小学生的课程表中,每周一节的班会课雷打不动。一般由班主任主持,或总结学校的一周工作,或讨论班级里的日常规范和学生行为表现。这些无可厚非,但是却不能称之为利用好了主题班会的时间。那么,何为“主题”?顾名思义,它要求班会有一个明确的中心,而不是一些零散的琐事。很多需要强调的内容其实在每日晨会中就可以解决,不用非得拿出来一节课的时间机械性地重复。因为这种方式学生更容易“左耳进”然后“右耳出”。所以说,将主题班会落到实处是班主任必须要坚守的初心。

那么,主题班会应该如何开始?首先,作为班级主要引导者的班主任应该正确地看待这一节班会课。既然是一节完整的主题班会,就应该有相应的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和教学总结。计划阶段的班会教案,活动过程中的详细实施环节,班会结束后对班级工作的反思,这些都不可或缺。例如这次班会课的主题就是“安全教育”,那么在班会课前教师就要有针对性地准备好多媒体课件,将学校安全、生活安全、饮食安全等系统地概括进去,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概念。而且,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让他们真正地学以致用。甚至可以模拟一些危险事故,让学生在预防危险的同时也能够避免突发状况发生。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主题班会组织形式

对于学生的定义,很多教师都忘记了首先他们是“人”,这表现在体罚和变相体罚的肆无忌惮。即便当前社会的呼声比较明显,关于“惩戒权”的呼吁高居不下,但是从某种角度来讲,它没有太多实现的可能。因为学生首先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他平等地具有我国公民所有的一些权利,再加上其群体的特殊性,又有《未成年人保护法》进行保护,在这样的大前提下你想对他们施以“惩戒”,其尺度不好掌控。那么,是否真的有必要和学生水火不容?答案不言而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始终平等。在正视了这一点之后,就可以丰富班级管理的组织形式,最大化地实现学生群体之间的民主管理。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带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与此同时,学生还具有较强的可塑性。班主任既然不可能和学生建立起敌对的关系,不妨就依賴着学生共同管理班级。就比如班委会的组建,无疑就给班主任增添了许多小帮手。那么,怎样让这些小班干成为班级里的主力军,领着学生向前呢?主题班会就是一个好选择。班委会在班级工作中可谓是功不可没,他们负责了日常管理中最循环往复的班级工作记录和班纪常规。那么,适时地将主题班会留给他们组织,既是对平时工作的总结和肯定,又能够树立起他们的权威。作为同龄人,学生群体里的榜样效应往往比班主任自身的威严更有说服力。

三、倡导家校共育,让家长参与其中

施于学生身上的教育,从始至终都应该是家庭、学校、社会的总和。这就要求三者之间有一致性,否则就会南辕北辙。社会要求学校应该如此,而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偏偏不这样,教育就会出现问题。同样的,家庭的不配合也会给教育带来困扰。例如教师反馈给家长,您家孩子作业没有完成,家长表示知晓,当教师询问原因时,家长告知因为不想做作业。面对这样的矛盾双方,教师不仅孤立无援,更是爱莫能助。因此,教育少不了相互配合,在班级管理中也是这样,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沟通得当,家长可以成为一个班级管理的最有生力量。

除却组建家委会不说,在主题班会的组织中,如果能够让家长参与其中就可以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而这里所要强调的是,家长的参与应该是基于普遍教育的意义,而非针对个人。也就是说,即便家长是其中某个学生的家长,在参与的过程中也一视同仁对待所有学生。这更有助于保证学生的平等权利。然后就是根据家长不同的职业特征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班会主题。例如当警察的家长可以带给学生一场安全讲座,做医生的家长可以指导学生如何在紧急时刻处理伤口,而城市管理部门的家长则可以系统地教授学生垃圾分类的知识,从小就让学生形成垃圾分类的意识,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各行各业的参与,不仅能让学生意识到职业的多样性,还能从中获得不同领域的知识。

总而言之,班级管理工作绝对不能只靠班主任一个人硬扛。且不说能不能扛得住、扛得稳,更主要的是会阻碍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善于运用主题班会等所有可以协同管理的资源,把学生和家长都组织调动起来。

参考文献:

[1]闫清馨,刘晓华.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7(7).

[2]刘书成,尹红霞.小学班主任民主管理班级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19).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主题班会管理策略小学教育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