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有效教学的理解

2020-12-23殷苏钰

新课程·上旬 2020年33期
关键词:理解教学

殷苏钰

摘 要:有效教学的研究与实施,不仅可以保证一定水平的高教学质量,而且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可以好好教学,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从理解有效教学入手,探讨实现有效教学要解决的问题,即教育观、学生观和因学论教。

关键词:教学;有效;理解

一、何为有效教学

为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发展出一种现代教学理念,称为“有效教学”。如何理解“有效教学”中的“有效”?教学是否有效益并不取决于教师教学的内容多、学生做的作业多以及教师上课时间长,也不能简单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或者是教师教得认真细致;而是取决于特定教学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状态、对授课内容的接受程度和学习收获,是否可以做到举一反三,深刻理解授课内容,以及教学是否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多元、差異化发展。如果教学内容没有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收效甚微。对学生来说,学得辛苦却未达到预期目标也是低效或无效的学习。

二、实现有效教学要解决的问题

1.教育观的问题,即“为什么教学”和“怎样教学”

着眼于时代和社会发展对人才规格和质量提出的客观需求,如何使教学适应并促进社会和人的不断发展,提出“为什么教”的问题。基于教学的宏观领域,其核心是理解和确认教学目的,确定教学内容、课程和教材的选择等。

着眼于教学过程的内在规律以及如何优化组织和实施教学流程,以更高效地完成和实现既定的教学任务和目的,提出“怎样教”的问题。它基于教学的微观领域,探讨了教学模式、组织形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问题,研究了教师“教”与学生“学”及其关系和基本规律。

“为什么教学”和“怎样教学”解决的是一个教育观的问题。教育观是对教育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今天的教育是实现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和谐发展。所以,我们对教育的态度应当是给学生提供选择,张扬其个性。让学生根据其优势有选择地学习和发展。教学应该分层次、有类别、多样化、有选择、特长发展。优质教育应该是分层次、有类别的教育。

2.学生观的问题,即教学“以谁为中心”

传统的“教师中心论”“学科中心论”“学生中心论”均有其局限。石中英在《有效教学》一书中提出有效教学的基础思想是“学习中心理论”。它主张教学应以学生学习为中心,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发挥教师的指导、组织和控制作用,将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有机结合,统一应用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中。因为学生首先是独立的、完整的生命体。其次,他们是教育和教学实践的主体,也是他们自己学习实践的唯一主体,这种不可替代性,决定了现代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应是尊重、调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动机和意识。同时,学生本质上还是未成熟待发展的青少年,因此,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建立“平等合作、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是新课程下学生观的要求。

3.关于因学论教

在“学习中心论”的指导下,我们的教学必须“因学论教”,这个“学”就是学生的学习。因学论教,其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作为教师,必须要协助解决好“想学”“会学”和“学会”的问题。

“想学”是解决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动力、学习兴趣等的问题。其实,在我们的教学中,教学有效性不强的原因,多属于学生“想学”的问题没有解决好。学生不是想学,而是厌学。我们发现,所谓学困生,似乎干啥啥不成,其实这是他们在长期厌学中形成的习惯和心态。我们许多班级之间的差异,其实在于班主任在学生“想学”问题上解决的差异,学科差异也在于“想学”问题解决的差异。这是教师专业性的重要体现,它体现了一个教师教育素养等综合素质。

“会学”其实就是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学习规律等。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课堂上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学会”,而是“会学”,最终是“学会”。“会学”是在“学会”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的,这就是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

“学会”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学的最终绩效是通过考试等评价手段来检测“学会”的情况。如果我们解决了“想学”和“会学”的问题,“学会”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有效教学是课堂教学改革追求的永恒主题,它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实践、思辨、提升,使它成为现实,让我们一起去追寻!

参考文献:

[1]旦智塔.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研修90问[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0-01.

[2]肖川.教育的理念与信念[M].长沙:岳麓出版社,2002-06.

[3]钟启泉,崔永槨,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08.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理解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