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指导策略
2020-12-23武军虎
武军虎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学生本身就应该以主体身份参与到丰富的问题解决、学科实践活动中,在特定情境下完成知识内化与迁移任务,积累有效的自主学习经驗,切实优化学生的主体学习行为。因此,初中生物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优化学生的能动学习表现,切实优化学生的学习行为。从开发教学工具,驱动学生实现有效预习;丰富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实现合作学习;完善课堂总结,促使学生实现反思学习三个角度来分析初中生物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生物;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传统的初中生物教学一直都是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的,学生的生物学习行为比较机械、被动,无法真正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且学习效率低下,让学生产生了负面的学习情绪。对此,初中生物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学习,丰富学生的思维、问题解决经验,引导学生归纳有效结论,使其切实实现学习进步,逐步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思维与能力。
一、开发教学工具,驱动学生实现有效预习
教学工具是教师、学生为了完成课程目标所选择的教学媒介、工具手段,其可以帮助学生从直观层面去探究生物理论,便于学生将感性认识与抽象思维活动结合起来,促使学生自主建构生物知识。因此,初中生物教师要积极开发教学工具,引导学生自主预习生物知识,切实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稳步提升学生的预习能力,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做好充足准备。
就如在“动物的行为”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利用导学案这一教学工具驱动本班学生实现了自主预习,让学生及时迁移认知经验,思考与动物行为有关的生物新知。在导学案中,笔者明确了预习任务,即整理出动物行为的类型与特点,分析动物生存与繁衍的意义;总结动物先天性行为与后天性行为的具体特点与产生原因;能够根据动物的行为活动展开生物分析。如此,初中生就可以明确课前预习方向,切实实现自主思考。再者,笔者还在导学案中整理了一些生物资料,以直观文字展现了多种形式的动物行为,希望学生能够将实例与理论概念结合起来,便于学生真正实现有效预习。另外,笔者也会适当利用思维导图、微课等工具来监督学生实现有效预习,希望学生能够及时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二、丰富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实现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教学活动是让学生实现学习进步的重要活动,因为初中生可以在同伴的启发与帮助下产生新的思考与意识,由此全面探究生物知识,分析有效的解题方案,逐步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能力。因此,初中生物教师要积极组织丰富的小组合作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构建异质小组,让学生能够相互帮助、彼此监督,切实丰富学生的合作探究经验,稳步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就如在“练习使用显微镜”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在生物课上组织了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切实转变了学生的生物学习行为。首先,各个小组要明确分工,比如有的成员负责维持合作探究纪律,有的成员负责记录实验结论,等等。其次,小组内部成员要通读生物教材,总结使用显微镜的理论方法与具体程序,然后轮流利用具体的显微镜观察具体事物,记录使用方法、观察现象等,由此归纳探究结论。接下来,各个小组要通过语言讲解与动手实践来展现小组结论,总结使用显微镜的有效方法,丰富组际沟通,切实提升自身的合作学习能力。
三、完善课堂总结,促使学生实现反思学习
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过程,完善且及时的课堂总结十分重要,一方面其可以让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从成效、不足两个方面来归纳学习经验,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扬长避短;另一方面其可培养学生的学习反思意识,让学生懂得客观评价各种学习方法的优劣势,从而切实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初中生物教师要积极组织完善的课堂总结教学活动,逐步引导学生积累有效的学习反思经验,优化学生的学习思维与认知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反思能力。
就如在“输血与血型”一课课堂教学环节,笔者就有意识地组织了教学总结活动,让学生客观分析自己通过生物探究所产生的新知记忆,自主制作思维导图,分析各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与内涵、外延,帮助学生形成较为完善的生物认知结构。接着,笔者就让学生回顾自己在课堂上所展开的自主学习行为,从问答次数与质量、小组交流方式、自主思考效果等方面总结学习经验,归纳有效结论,反思现实不足,从而切实优化学生的学习反思能力,希望学生可以自觉规避无效的学习行为。
总而言之,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十分重要,可促使学生在生物探究中自主建构生物知识,满足学生的自主发展需求。因此,初中生物教师要积极解放学生,创新教学形式,切实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克福.在初中生物融入式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教书育人,2018(28):49.
[2]马晓玲.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8(31):58.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