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生物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2020-12-23司理栋

新课程·上旬 2020年27期
关键词:主体生物课堂

司理栋

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各种高效课堂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一线生物教师精彩的课堂展示,让我们看到了课堂教学的“山花烂漫”,为了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就可以在教学时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类比举例,化难为易;学以致用,内化提高;视频资源播放,突破难点,从而提高生物课堂的魅力,进行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现浅谈如下,以飨读者。

一、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

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将课堂的主角交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是知识的主动获取者,是情感的表达者,是能力的锻炼提高者。这无疑有益于学生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然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落实是一个循序渐进全方位的过程,它体现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本人认为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从教学设计开始。

首先,教师要关爱学生,了解学生,对学生的情况胸有成竹。在备课活动中,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师都要以学生为主角精心设计,每个教学步骤都要以学生为主角开展,要以引导者的身份摒弃空洞的说教,要扬弃那些看似精彩实则对学生学习意义不大的设计。我们说,教学设计精简的过程必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过程。

其次,教师要不断学习,完善专业知识储备,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时代一去不返,我们面临的是“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自来水”的新的教学形势,“使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唯有学习才能胜任教学工作。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曾说:“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杜甫也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还有朱熹的名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些无不印证着只有教师的素质提高了才能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最后,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生物课堂,需要民主、平等,而不是教师高高在上的说教。要为学生的新颖观点喝彩,要为学生和教师的意见相左而点赞,要为学生在课堂上的精彩演讲鼓掌,要为学生在课堂上的激烈争论欣慰。

二、类比举例,化难为易

生物教学中,如果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让学生举出自己生活中和课本内容类似的实例,学习内容将变得鲜活生动。如在讲“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时,在知道骆驼刺为了适应沙漠的环境而具有根大叶小的特点后,我及时向学生发问:你能举出咱们生活中的实例吗?学生举出的例子五花八门:石缝中长出的草弯弯曲曲;路边上生长的松树,离路近的一侧枝条短,离路远的一侧枝条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融洽,学生对生物必须适应环境这一观点的理解更为深刻。又如,在进行“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这一章节的教学时,本人在学生阅读“资料分析”和课本内容的基础上,类比着给学生讲了“兔子的上午生活”。早晨,兔子一沉醒来,迎着和煦的阳光,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来到草原上吃草,饱餐一顿后,它又来到小河边美美地喝了两口,然后它来到森林中散了一会儿步。中午,它又回到窝里,睡了一觉。然后让学生讨论“哪些因素是所有生态系统都有的?一上午兔子把哪些生态系统联系在了一起?鱼的洄游,北雁南归有何意义?”这样一来,学生极易将“阳光、空气是每个生态系统都有的,因生物的活动,将不同的生态系统联系起来了,从而把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一难点突破。这一过程不仅提升了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学以致用,内化提高

在初中生物课堂中,教师如果根据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将课本中抽象的生物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以此提出针对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可提高学生运用生物知识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本人在教第五单元“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这部分内容时,举了以下几个例子让全班同学思考:“为什么农村人存放萝卜采用挖坑覆土法?新鲜水果、蔬菜放在冰箱里保存的时间会长一些?农民伯伯深耕土地,要让土壤变得疏松多孔的原因是什么?粮食库存时为什么要干燥?”这样,通过与学生实际生活關系较为密切的举例,学生就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产生了兴趣,然后让学生边读课本边讨论,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呼吸作用的原理、过程。生活即知识,知识即生活,学以致用能使学生满腔热情地投入生物知识的学习活动中,从而对知识的掌握更深刻更持久。

四、视频资源播放,突破难点

部分生物知识抽象、难懂,学生要理解这些重难点知识的本质,具有一定的难度,此时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视频资源来实现对这些重难点知识的简单化、具体化。如,在第二元“人的生殖”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采用视频资源来将人的生殖过程“受精卵—胚泡—怀孕—胚胎—胎儿—新生儿”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那么这个抽象、难以理解的重难点知识必然就会变得更加形象、生动、具体,学生极易突破学习难点。除此之外,视频资源为学生创造的学习环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深化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掌握。如在“生物的特征”中,在“生物能够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时,我播放了《动物世界》,学生惊叹生物世界的神奇和奥妙,学习兴趣高涨,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效果明显。由此可见视频资源理应成为初中生物学科的辅助教学“工具”。

总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课堂是教师追求的理念、价值,更是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它摒弃繁杂、冗长、乏味、无效,它体现真实且有效。让我们努力把新的教学观念体现在每一个教学活动中,使我们的生物教学走向求真、求美、求简的境界。

编辑 杜元元

猜你喜欢

主体生物课堂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第12话 完美生物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