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传播背景下综艺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创新路径分析
2020-12-23刘伟
刘伟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网络、短视频等的出现,综艺节目早已不是电视台的专属产品,可以说网络综艺在当今时代大放异彩,这让那种长期依托电视平台的综艺节目模式日益受到挑战,特别是出现的同质化、低俗化等已经难以适应当前融合传播的需要。文章以融合传播背景为基础,探讨当下综艺节目模式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出一些创新的路径和办法。
关键词:融合背景 综艺节目 创新路径
融合传播的出现是一种时代的必然和发展的趋向,不可避免地对综艺节目的形式、产品等造成冲击。正因如此,电视综艺節目应主动适应融合传播的现实要求,倒逼其对生产流程、管理方式、盈利方式等进行探索创新,尽快打破过去那种单一模式、固定套路,形成可跨屏传播的节目模式。换言之,就是综艺节目内容要能够适合在微博、微信以及Vlog等可以独立传播的碎片化,又能够满足多种平台的传播需求,并且必须具备方便的互动性,让观众有参与感、体验感。
融合传播模式下综艺节目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理念亟需厘清。综艺节目历来有一个争议,到底是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至今没有定论。特别是在融合传播模式下,渠道的作用看似越来越重要,而且国家出台了许多政策,限制娱乐综艺节目在电视渠道的播出,如《爸爸去哪儿4》《爸爸回来了》等主动放弃电视平台,选择转战网络播出。这似乎更加凸显了综艺节目播放渠道的重要作用,让从业者对综艺节目内容的重视逐渐淡化、精力逐渐减弱,进而影响综艺节目的品质。
二、专业队伍仍需加强。伴随着融合传播的出现,观众的收视习惯也有很大改变。为了适合碎片化时间的时代特征,综艺节目更应该改变过去那种节奏缓慢,形式单一、互动缺乏的情况,特别是随着微博、bilibili等新兴平台的出现,对综艺节目的内容要求更高、形式要求更活,这些都对综艺节目从业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从当前情况看,主流综艺节目还是以传统电视原班人马转型而来,那种固有的习惯或思维仍然存在,培养新人步伐较为缓慢,总体上精通融合传播的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三、政策制度还需细化。融合传播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出台了一些鼓励政策,但融合传播的特殊性,很多细节政策不够完善,给了一些综艺节目野蛮生长的空间。特别是现在泛滥的选秀节目和相亲节目以及歌手选秀,情节都有台本,结果早已设定,而且“仿制品”层出不穷,都是简单的复制粘贴。仅以婚恋节目为例,目前就有《非诚勿扰》《中国式相亲》《全城热恋》《百里挑一》《非常完美》《爱情连连看》等,模式雷同、套路雷同等,如何对这些现象进行进一步引导规范,亟需出台制度细则。
融合传播下的综艺创新路径
一、理念创新,坚守内容为王。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卢新宁曾经说过,“媒体是内容产业、思想产业,做好内容是新闻人的初心。”换句话说,只有优质内容才是综艺节目的生存之道、立足之本,渠道虽然越来越重要,但没有优质的内容为支撑,必然无法走远。因此,还是要从观众需求出发,在综艺节目内容上多加创新,以理念创新引领综艺节目新生。
二、模式创新,用好融合技术。内容是综艺节目的基础,技术就是综艺节目的翅膀,高超的现代技术应用、全方位的传播平台使用,能够让优质节目更加深入人心。《中国诗词大会》就是这样,不仅内容上清新脱俗,而且表现方式更加多样,诗情画意地展示中国的人文之美;央视的《朗读者》 融入朗读学、朗读美学的声音品质内容;湖南卫视的《声临其境》 融入表演学的台词艺术,这些节目以独特的模式创新,赢得了广大观众的认可。
三、制度创新,约束细致规范。无规矩不成方圆。融合传播要想走得更加长远,必须制定相应的行业规则,避免粗制滥造,避免节目扎堆,确保综艺节目内容优质。在加强文化传播的时候,守住人性底线、文化底线、道德底线,给社会以更多真善美的传导。(作者单位:湖南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1]高岚.电视综艺节目与微博融合传播研究——以《声入人心》为例[J].新闻世界,2019,(08): 60-62.
[2]钟国莉.新媒体时代综艺节目的营销策略研究 ——以《明星大侦探》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20,(06): 87-89.
[3]杨洋,郑保章.媒介融合的传播机制与用户黏性的测度[J].统计与决策,2018,(03): 1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