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作品中东北地域文化传播探究
2020-12-23解小洲
解小洲
摘要:大型连续剧《乡村爱情》自2006年首次播出后就受到观众广泛的欢迎,其中蕴含的东北地域文化也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这部电视剧由于其贴近现实生活、反映东北地域民俗文化而颇受关注,截至2020年,这部电视剧已经播放至十二季,成为反映东北地域文化的良好载体。但目前这部电视剧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有媚俗化倾向、娱乐效果大于现实价值、部分内容扭曲文化真实性等,这都导致了观众对东北地域文化的理解偏差。因此,捋清思路,形成良好的影视剧地域文化发展生态链,更好地传播地域文化,是目前影视从业人员的责任所在。文章立足于东北地域文化传播,探究影视作品对地域文化传播的影响,以求更好地对东北地域文化进行传播和发展。
关键词:东北地域 文化传播 大众传播
电视剧《乡村爱情》中的东北乡土文化内涵
电视剧《乡村爱情》是一部反映东北农村地域文化的电视剧,结构简洁、内容较为轻松,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自播出就受到观众广泛的好评。早些年的乡村题材电视剧总是带有一些悲情色彩,同时带有浓厚的励志风格,观众的观看兴趣较低,收视率不高。电视剧《乡村爱情》通过喜剧的形式展现了农村的现实生活,并且用极具娱乐的元素代替了现实矛盾,打破了固有的传统模式,在给观众带来快乐的同时让观众了解了乡村的生活现状。剧中的很多角色都经过特殊设定,如其中刘能的人物设定是个急功近利的人,与亲家赵四不睦,终日想占尽便宜,耍尽风头,看到大脚开超市挣钱自己也开,看到别人家生孩子办庆典自己也跃跃欲试。这种表现手法非但没有引起人们的厌恶,反而在提起刘能的时候,观众想到的是他颤巍巍走路时候的模样,以及他怼人时候的表情和语言。《乡村爱情》旨在挖掘草根文化的基础之上,用喜剧的手法将情感内核表达出来,迎合大众的审美需求。
除此之外,电视剧《乡村爱情》与其诞生背景也是分不开的,2006年的中国大众传媒以电视为主流传播途径,电视引发的收视狂潮也在那个阶段慢慢显现,按照麦克卢汉(McLuhan)的理论,传播者按照受众的需求将信息转换为适当的编码传递出去。十多年前,网络还不发达,观众只能通过电视获取信息、收获快乐,电视剧作为一种最简单的大众娱乐方式,在小家庭生活模式的十多年前成为观众最喜爱的娱乐方式。至今,电视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在近些年成为全国观众了解东北地域文化的重要途径。每个地域都有自身的特色,如莫言笔下的红高粱、陈忠实笔下的白鹿原等都凝聚着自身丰富的情感和文化内涵。《乡村爱情》的故事发生在东北黑土地的象牙山村,辽阔的平原和肥沃的土壤一下子就带领观众进入了东北的农村环境。除了耕种以外,观众能看到各种实业经济也在逐步发展,如豆腐场、花圃、鱼塘等,让观众感受到了东北农村经济的发展。
此外,《乡村爱情》中也展示了东北的饮食文化,东北地域文化的特殊性使其饮食方式带有俄罗斯和朝鲜族的风格,如经常吃炖菜,这就与俄罗斯非常相似,而酸菜等腌制食品就与朝鲜族非常相似,电视剧中的吃饭场景都能够展现东北地域文化。《乡村爱情》中还形象地展示了东北文化的乐观与东北人的幽默。东北地区地理优势独特,不仅资源丰富,而且幅员辽阔。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耕作过程操作简单,生产方式较为粗放,使得东北人也形成了粗犷豁达的性格特点。
《乡村爱情》对东北乡土文化传播的效果分析
由本山传媒斥巨资打造的大型乡村喜剧《乡村爱情》自2006年面世就受到广泛追捧,东北地域文化也因此被广泛传播。
首先从传播认知角度来分析,《乡村爱情》除了第一部以外,其他几部的制作都较为粗糙,却取得了极好的传播效果,人们能够通过观看作品,加深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和记忆,在观看时,观众会不自觉想起与自身相关的生活印记,这种共情性可以促使观众在观看时投入更多感情。同时,通过对其中新鲜事物的感知,受众的思维和意识也在逐步更新,这种意识不仅能够使传播效果更好,更能够给受众带来丰富的视觉感受,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东北地域文化的传播力度,让东北乡村文化在城市间得到整体普及。这种通过影视进行交流的方式,能够加深地域文化记忆,能够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承发展。
其次从传播效果的社会价值来进行分析和判断,观众对东北文化的喜爱促进了东北地区的文化建设。数据显示,东北地区的旅游业近些年来发展较快,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影视剧的影响,《乡村爱情》中感染力极强的表演形式在提高收视率的同时,也促使人们将更多的热情投身于地域文化的建設当中。
最后从传播作用来分析,《乡村爱情》中传播的文化内涵,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展现了国家各项政策内容,通过景物呈现,展现了东北乡村的独特风貌,进而展现了东北文化中乐观自信、豁达开朗、见义勇为、拔刀相助的豪迈特点。《乡村爱情》中虽然注重讲述家庭与家庭之间的矛盾,但大事来临前村民们携手共进的团结精神更值得称颂,能够起到振奋人心、凝聚民心的目的。
影视作品正确传播地域文化的策略分析
电视剧形象化特征较为明显,能够促进相关图像和理念的传播。从内容的推进发展来说,电视剧《乡村爱情》取材于现实生活,又增加了艺术性的调整,能够传播东北地域文化。但其中文化传播的内核也有一些地方过于失实,如前几季的小蒙这个角色,她因为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因而在处理家庭矛盾时,采取了逆来顺受的做法,并没有勇敢站出来反抗不公,没有完全展现当年女性独立的精神面貌,没有保证传播文化的真实性。
当今社会,新媒体发展迅速,电视剧《乡村爱情》所展现的内容贴近生活、贴近真实,其表演形式也别具特色,接近小品,生动地展现了东北地域文化的生活习惯、语言方式等。《乡村爱情》将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夸张,其中人物冲突较为戏剧化,增强了视觉效果,在观众心中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促进了东北地域文化的传播。影视剧采用了夸张、戏谑等方式展现人物的情感释放,也进一步展现出东北地域的豪爽与热情。在新媒体的传播过程中,电视传媒应该借助新媒体的发展优势,积极提升传播效果,从而将地域文化印刻在观众心中。随着《乡村爱情》的不断热播,也反映出国家对东北地区的宣传力度。电视剧带火了象牙山,也进一步验证第三产业的重要性,旅游资源的拓展就是文化资源的演进,能够形成良好的产业链,提升经济效益的良好互动。旅游业的发展和进步,不仅能够促进经济的长远发展,并且能够提升地域的文化软实力,进而提升东北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文化影响力,不断拓宽文化发展空间。
影视作品中的东北经济文化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与国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流动宽度和速度不断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个国家之间和各区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东北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优势使其文化内涵具有极强的互动性,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其多面性特征不断被挖掘出来。我国南方地区的开放度较高,与之相比东北地区的发展速度则有差距。《乡村爱情》中多次提到剧中人物经商的经历,其中很多年轻人从事的基本都是服务性行业,较少从事“体面”工作,并且大部分人的经商途中都困难重重并不顺利,这也让人们看到东北地区商业的萎靡。剧中还有工业时代的缩影,剧中多次提及工人下岗,从中不难窥探出重工业曾经在社会中的地位。重工业作为东北地区曾经的支柱产业,曾经带领着东北实现了辉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东北地区的工业发展却没有实现转型,重工业比例较大,轻工业占比较小,整体社会经济发展向着劳动密集型发展,技术没有实现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产业结构不断失衡,大量人才流失,科研条件落后。剧中人物也有以技术为核心进行创业,但其发展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经济发展并没有实现可持续的形态。部分剧中人物的创业故事展现了目前东北地区的创业实况,如谢永强面对困难精神不济,于得水在经营不善后郁郁寡欢,都表现出了生活在这片黑土地上的人民进取精神的弱化,在挫折面前畏首畏尾,徘徊痛苦,缺乏担当。影视作品来源于生活,这些人物形象的设定和情节的设置都展现了东北的整体环境以及在不同时代下人们的实况。其中电视剧也多次展现了在不同时代下各级政府的政策制定与推进,剧中人物因此而获益,有人在政策的浪潮中激流勇进,改变了原来贫困的面貌,都得益于党的好政策。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相辅相成,各级政府在扶持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注重文化建设,影视剧中多次提到的电影、二人转、村文艺演出等都一定程度反映出东北地区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用文化指引经济,用经济反哺文化,充分发挥好文化育人、文化塑人、文化聚人的独特魅力。(作者单位:吉林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连英,卞秋华,唐章蔚.地域文化视域下东北城市形象的文学建构与传播[J].文学教育(下),2017,(11):36-38.
[2]曹保明,丰雪岩,王肃.东北民间艺术地域文化认知探究[J].艺术教育,2017,(16):100-101.
[3]孫海龙.地域文化与现代传播媒介——东北方言流行的结构质素[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7(02):124-127.
[4]李秋霞.东北振兴中的地域文化传播路径探索——基于留学生语言实践的鞍山文化传播研究[J].大众文艺,2016,(21):26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