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交通,素养落地
2020-12-23王世伟
王世伟
摘 要: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升是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作为反映和认识世界的两种重要的思维形式,是培养人、教育人的有力工具。形象思維与逻辑思维的发展与运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意义重大。
关键词:高中语文;形象思维;逻辑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外化。语文学科的学习不仅是外在语言形式的学习,也是内在思维方式的培养。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作为两种最重要也最普遍的思维形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不可估量。
一、形象思维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经”
形象思维是以直观的形象和表象作为支柱的思维过程。在文学创作中,作家塑造的典型的文学形象、虚构的典型的文学场景,都要在头脑里事先构思出其形象画面,可以说,形象思维是文学创作的基础。同样,作为阅读者,我们阅读鉴赏文学作品,首先也要在头脑中还原再造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世界。不论是作者的形象创造,还是读者的形象再造,都离不开形象思维的参与。
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有形象性、非逻辑性、粗略性和想象性,在笔者看来这些特征都源于情感性。因为形象思维往往伴生着强烈的主观情感。古人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学作品之所以具有撼动人心的力量,正在于其文学形象饱含着作者的丰富情感。我们在课堂观察中常常发现这样的现象:教师在讲台上对文本的内容、结构、语言抽丝剥茧,做着细致而周密的理性分析,学生在课堂上或奋笔疾书抄写笔记,或眼神空洞、兴致缺缺。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如果没有形象思维的能力,势必缺少投入和参与,就很难与文本、与教师产生情感的共鸣,那么课堂和学习的质量也必然不高。如果我们能够了解形象思维的特点,激发学生入情入境,运用形象思维丰富学生对文本的个性情感体验,在此基础上,由感性认识转向理性分析,教学的效果将会更好。
如小说《祝福》的教学中,文中描写到祥林嫂捐门槛之后回来,“神气很舒爽,眼光也分外有神”,在冬至祭祖时“坦然”去拿酒杯和筷子:“‘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地站着。直到四叔上香的时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了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阅读这段文字,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体会祥林嫂的动作和神情,尤其是捐门槛后的“眼光分外有神”和祭祖取拿烛台被呵止后眼睛“失神”“窈陷了下去”,进而揣摩其原因,分析“失神”的丰富内涵。学生运用形象思维还原和模拟出课文的场景、人物的动作和神态,可以让学生快速走进祥林嫂的内心世界,准确体验和把握祥林嫂的思想感情。基于形象思维的教学活动设计是让学生参与情感体验的认识活动,是情感体验与理性分析相交融的认识过程。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得到的不仅是知识、能力,还有思维品质、审美情感等多方面的全方位发展。
二、逻辑思维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纬”
逻辑思维是指将思维内容连结、组织在一起的方式和形式。与形象思维相比,逻辑思维具有确定性、一贯性等特点。逻辑思维以概念、判断、推理为工具反映认识对象,常用到的逻辑思维方法则有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学生综合掌握和运用这些思维方法的能力就是我们常说的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
很多人错误地认为文学鉴赏与语文教学是一种感性认识的过程,理性思维在其中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实际上,文学鉴赏和语文教学离不开形象思维的参与,更离不开逻辑思维的支撑。文学作品的鉴赏不是简单的、具体的感受,而是复杂的、抽象的审美。我们进行人物分析,需要深味作品中形象化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我们总结思想主题,需要联系前后的情节内容、作品的时代背景、人物的性格;我们鉴赏语言,需要关注语言环境、分析语言手法、评价语言效果。这些文学鉴赏的活动本质上都是综合运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方法的过程。
同样以《祝福》为例。我们分析祥林嫂的外貌描写:祥林嫂初到鲁镇“顺着眼”“脸色青黄”“两颊还是红的”;再到鲁镇,仍“顺着眼”,但血色已消,眼角还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精神;最后,“我”在河边遇到她时,“她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眼珠间或一轮,还表示她是一个活物”。通过联系前后的情节,比较、分析、综合相关的描写,我们可以知道:祥林嫂外貌的变化深刻反映了封建礼教迫害下其命运的变迁。运用逻辑思维,我们可以更进一步,由个别到一般,由本篇文章概括出小说中外貌描写的一般作用,即小说中的外貌描写不仅表现人物的性格,还往往展现着人物命运的变化。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形象思维的充分运用可以让学生置身于文学的情境之中,使学生对文学形象的认识变得丰富而生动;逻辑思维的运用则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水平,使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变得清晰而简明,促进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发展。在文学鉴赏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二者的关系,使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必将有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编辑 李 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