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建构主义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2020-12-23石梦瑶
石梦瑶
摘 要: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研究,建构主义被广泛应用于各门学科的教学工作中。建构主义教学更为注重创设教学情境,应充分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基于此,分析了高中语文课堂中建构主义的具体应用,以期为此后高中语文教学提供更多的借鉴依据。
关键词:建构主义;高中语文;教学
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表明,以考试为导向的“满堂灌”模式尽管有效,可是效果亦有限。短期而言,此种教学方法可以获得预期效果,但无法保证教学的全面与长期发展。对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入建构主义教学方法,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以充分参与教学活动,并在教学中积极思考,激发其学习语文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一、建构主义教学理念
建构主义强调原知识在新知识中的基础作用,要求教师为学生创建积极的教学环境,保证合理化的解释与假设。建构主义学习观并非要求学生简单地记忆,而是在学生已有认知与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事物之间的内在逻辑创设学习情境,从而为学生构建新认知与新经验。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基础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注重教学情境的丰富多元化,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内在要求。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应学会独立思考,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同时,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主张进行情境教学,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学习更多知识,避免课堂的枯燥性。除此之外,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对传统课堂模式的深度变革,它倡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深度体验多种思维角度,激活既有的知识与经验,从而获得富有个性化的自主建构与课堂生成。
二、建构主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创设情境教学环境
为了促使学生积极参与高中语文的学习过程,教师应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情境教学环境。语文课程中每篇课文包含着较多的知识点,通过丰富的画面描写体现作者细腻的情感表达,而一味采用简单枯燥的阅读背诵方法,很难保证学生獲得语文知识。通过运用建构主义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师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将枯燥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画面,使学生可以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学习语文知识,加深理解与体会,进而推动学生对文本的个性解读与自主建构。同时,语文学科的审美鉴赏特点,要求语文教师应创设教学情境来丰富学生的想象与联想,使其在自身实际生活中获得更多新知识的印象,得到更鲜明的艺术历练。比如在学习《故都的秋》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描绘自然中一棵槐树的状态,通过真切的描写展现作者心理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融情于景,引发共鸣。
2.搭建合作交流平台
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入建构主义学习方法,可以为师生交流搭建合理的平台,创造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保证学生与教师的共同提升。在建构主义学习过程中,每个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均需要以原有知识为基础,受个体差异的影响,每个个体对同一事物会产生不同的理解,这便要求学生超越自身的局限性,由多个角度全面看待事物的发展历程,保证师生的合作与交流。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关键在课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提出问题,学生也可以针对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向教师提问,在交流中进行解答。由此看来,建构主义教学注重个性化的理解与发现,也强调交流互动式的合作与探究,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同桌交流、师生问答等形式,全面把握文章的主旨与重点词句的意思,在确定作文立意的基础上,不断扩展问题,不但提升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而且也在互动中促进思维的发展,全面提高语文学习水平。
3.倡导自主学习
为了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全面提升学习能力。建构主义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为学生创建自主的学习环境,不但应教会学生语文知识,还应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学习技能,帮助学生建构语文知识,为此后的学习与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建构主义在对语文知识重新组织时,要求学生激活既有的经验与认知,利用双向建构方法将其整合至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在《传记选读》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题目猜想文本大致内容,以此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使其产生要快速进入文本阅读的迫切愿望。在教学《在画布里搏斗的人》中,教师可先让学生分组讨论:根据你的阅读经验,谈谈怎样写好人物传记?引导学生代表积极发言,使学生可以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学习更多的新知识,以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自主管理,而引入建构主义理论,则可以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主动接受知识,将无意义的学习转变为有意义的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与专业提升,加深对建构主义理念的认识、理解与应用,以此来推动课堂的深度变革,从而真正实现学生对语文的深度探究与自主建构。
参考文献:
[1]胡朗德.建构主义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导入[J].语文建设,2014(8).
[2]于红兰.高中课堂教学运用问题教学法促进学生知识建构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1).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