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改下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策略分析
2020-12-23潘多
潘多
摘 要:体育是初中课程体系中的重点学科,且多年前就被纳入了中考的范畴,但是有不少学校过于重视学生文化学科的成绩,对于体育,仅仅是在初三时期加强训练,殊不知强身健体应当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习惯。因此,作为一名有着新课改教育理念的初中体育教师,应当以新颖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新课改背景下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体育;高效课堂;信息技术;游戏教学
从各门学科成绩的角度考虑,文化课的学习成绩确实很重要,但是从素质教育理念发展的方向分析,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使学生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更应当是学校、教师和家长以及学生本人值得考虑的事情,且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高质量地学习。因此,作为一名初中体育教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以创新的教学思想构建高效的体育课堂,让学生更好地成长。我将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对如何在新课改下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师生互动,营造和谐氛围
从体育课程的本质分析,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自由度是比较高的,但是体育课堂当中学生的自由不是绝对的,在传统教学时期,有部分体育教师仅仅将学生带到操场,直接让学生自由活动,须知这是浪费学生宝贵时间的一种行为。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初中体育教师,我们要注重师生互动,通过与学生之间沟通交流,和学生拉近距离,从而营造和谐课堂氛围,让学生以一种愉悦的心情参与课堂,从而在新课改背景下达到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跑步”这部分内容时,首先,我询问学生有没有跑步的习惯,进而与学生交流了跑步的好处,在开始跑步之前,带领学生做了热身活动。然后,我组织学生一同交流跑步时要喊的口号,由此发挥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口号确定之后,我带领学生绕操场进行了跑步活动,进而指挥学生做了放松操。最后,我播放着轻音乐和学生交流了跑步的心得,旨在培养学生自主跑步进行锻炼的良好习惯。这样,我通过师生互动,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氛围,发挥了学生参与跑步锻炼的主观能动性,切实在新课改背景下达到了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目的。
二、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热情
一些不懂得进步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这一先进的教学设备对体育这种室外课而言起的作用不大,但是难免会出现各种原因使得体育课只能在室内进行,从传统教学观念的角度分析,这时学生应该自主进行文化课的学习,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学生的学习是不情愿的。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初中体育教师,我们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热情,让学生在得到心灵上的愉悦后,可以以更充足的动力学习知识,如此不仅能实现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還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比如,在室内课中开展“体育与机能发展”这部分内容教学时,首先,我借助信息技术展示了人体生理图片,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体育锻炼能够提高我们的身体机能,进而又以信息技术做了相关介绍,使学生了解了只有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才能促进自身生理机能的发展。然后,我利用信息技术展示了运动员和一般不爱运动的人的身体机能的相关数据,与学生进行了交流探讨,使学生了解了所处年龄阶段身体机能发育的特点。最后,我做了课堂小结,重点强调了锻炼的科学性,组织学生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展开室内体育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激发了学生锻炼身体的意识,从而充分实现了新课改背景下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
三、游戏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游戏是新课程改革教育环境下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带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情绪,还能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进步与成长。因此,作为一名初中体育教师,我们要懂得根据所教授的体育项目以游戏的方式开展,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的课堂环境下得到身体上的锻炼,以求在新课改背景下构建出高效的初中体育课堂。
比如,在开展“实心球”这部分内容教学时,首先,我为学生讲述了开展运送“炮弹”的游戏规则,将学生划分成游戏小组,组织学生进行了热身游戏,在这一过程中,我对学生进行了悉心的讲解,顺利导入了新课。在学生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后,我组织学生进行了投实心球比赛的活动,刺激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帮助学生掌握了投实心球的方法。最后,我带领学生做了放松活动,让学生交流学习收获。这样,游戏教学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进而调动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切实在新课改背景下构建出了高效的初中体育课堂。
总而言之,体育是素质教育理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时代下的初中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素质教育理念的职业素养,以可行性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体育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进荣.新课改背景下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2(4):102.
[2]朱云春.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打造初中体育高效课堂[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3):154.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