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小学校本阅读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2020-12-23唐晓枫

新课程·上旬 2020年26期
关键词:阅读课程网络环境构建

唐晓枫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和数字化多媒体的广泛应用,校园阅读受到网络环境日益深刻的影响。学校该如何利用好网络环境的资源优势,从基础教育课程的角度来推进阅读?为了在实践探索中解决问题,在校本阅读课程构建中,结合当下互联网社会的时代特征,以海量阅读为着力点深化课程内涵建设,建立起提高小学生阅读力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阅读课程;构建;网络环境

时代发展日新月异,当今社会已经驶入了信息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互联网及信息技术手段对教育领域产生的影响与日俱增。网络环境也在极大地丰富学生阅读内容和阅读方式的同时,也衍生出一些亟须面临和解决的新问题:数字化阅读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究竟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何利用网络资源突破并拓宽学生阅读的结构和来源?怎样对小学生阅读进行有目的、有深度地引导,避免出现阅读杂乱无章和浅尝辄止的现象?

一、网络环境下校本阅读课程的提出

2019年3月5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倡导全民阅读,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这是自2014年起,“全民阅读”第六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可以说,全民读书行动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而青少年阅读是全民阅读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民阅读的“最先一公里”。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了“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目标,首次明确提出要“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

然而,在基础教育实践中,校园阅读虽然逐渐开始被重视,但阅读课程的整体建构能力与推广力度还是非常薄弱。传统阅读教学的应试负担过重,功利目的过强,分析过细,指导过多,课内和课外阅读缺乏有机整合与有效衔接,学生阅读时间少,阅读量不够,阅读兴趣、阅读能力普遍不足。为突破传统阅读教学的种种弊端,学校必须从课程层面寻求整体解决方案,探索新的策略,从阅读专业化的角度构建校本特色化阅读体系,以全面提升学生基础阅读力。这是“全民阅读”在基础教育阶段推广实践的必经之路。

二、网络环境下校本阅读课程的资源开发

1.优化校园阅读环境,打造三维阅读空间

基于设施设备服务于学生的理念,学校利用作为新创建学校的优势,从校园整体规划与功能场室布局设计入手,构建起校内三维阅读空间,在有限的校园区域内,让学习的空间无限拓展,将阅读的场所延伸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真正实现“让阅读无处不在”。

一维空间为班级阅读空间。每个教室都设有书墙,高度根据学生身高定制,入门即见,随手可取,方便多名学生同时借阅。书墙根据功能不同分为藏书区、还书区、漂流区、借阅区。二维空间为场馆阅读空间。学校把离校门最近的综合楼一楼架空层设计为开放式休闲书吧,二楼整层设计成综合式图书馆,通过数字化图书管理平台实现图书室与阅览室的数据互联与自动借阅功能。三维空间为角落阅读空间。学校的门厅拐角有集书架与坐凳于一体的“漂流书船”,教学楼有阅读长廊,架空层有“悦读吧”,绿化区有石桌石凳,校园里每一面墙,每一块宣传栏,每一处楼梯……校园里每个角落都有学生自由阅读的空间和资源。

2.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搭建阅读课程服务平台

(1)打造“互联网+”图书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校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打造图书馆特色空间,根据信息化校园使用需求高标准配置信息中心机房,通过校园网web服务器实现图书借阅数字化管理,并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引入优质阅读资源,将纸媒资源与数字化资源相结合,建立起方便快捷的课程资源流通渠道,为阅读课程实践搭建服务平台。

(2)建立分级阅读资源库

为给学生提供最适合的阅读学习资源,学校借助信息平台搜集与整理了大量阅读资料,首先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身心特征筛选出适合各年段学生的书目,整理成分级阅读电子资源库,再从图书馆按照分级阅读书目批量添置图书,然后将纸质图书按照不同级别进行分类并编序,最后统一配送至各班供学生阅读使用。通过建立起各年级分级阅读资源库,实现了电子书目与纸质图书的资源转换与优势互补。

(3)优化新媒体阅读服务平台

为了让低年级学生早日实现无障碍阅读,学校课程项目组在研发并使用新媒体软件上下功夫,力求从教学策略上突破低年级海量识字的难点。每天的午读时间各班循环播放“麦田识字”软件,将一个个汉字变成直观形象又生动有趣的卡通图像,学生兴趣盎然,一学期下来大部分孩子能识记里面的一千个常用汉字。阅读课上将电子绘本导读与纸质绘本阅读相结合,课后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定期发布书目及阅读链接,将线上APP识字检测与线下一对一识字过关活动相结合。这些做法进一步优化了阅读课程服务平台,构建起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校本课程服务体系。

三、网络环境下校本阅读课程的体系构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结合实际情况,学校从环境、资源、技术三个维度搭建课程外在支持体系,从理念、目标、评价三个方面完善课程内在支撑,构建起我校“T”阅读课程体系,“T”的横和竖分别代表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凸显“体验”“阶梯”“特色”的课程理念。

1.构建“体验式”主题阅读导学课程

学校每周开设专门的阅读指导课,由教师带领孩子们进行体验式阅读。低年级侧重引导学生观察、模仿、朗读与口语表达,目的是帮助阅读启蒙阶段的学生初步建立阅读兴趣,在较短时间内突破识字量,尽快进入流畅阅读阶段;中年级侧重精读指导、概括、复述;高年级增加浏览、对比阅读、信息整理等阅读策略指导。学校导学课程资源采用纸质读本与电子读物相结合,由语文老师以年级为单位组建备课组,先根据本学期的课程目标统筹安排主题阅读内容,再从学校电子阅读资源库中精选合适的导学资源,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科组集体备课,明确主题阅读的重难点与指导策略,最后由任课教师根据班级实际情况适度调整,最终在每周的主题阅读导學课上落实。

2.探索“阶梯式”分级阅读实践课程

根据不同年龄层次学生的兴趣点和接受能力,学校设置分级阅读实践课程,从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三个方面着手,设计由低到高的阅读梯度。低年级探索绘本阅读、定位识字、儿歌诵读等课程;中年级探索主题阅读、经典诵读、读写结合等课程;高年级探索群文阅读、比较阅读、个性化阅读等课程。分级阅读课程项目对每个年级每学期的阅读任务都有具体要求,比如一年级的绘本阅读实践课程,阅读内容包含必读书目与选读书目,必读绘本为学校分级书目中精选整理的120种经典绘本,选读书目为各班推荐阅读的260种绘本。要求每个学生每天至少读一本,下要保底,上不封顶。每个孩子的阅读量都在《校本阅读晋级手册》中以“阅读金币”的形式进行累积。

3.落实“特色化”综合阅读活动课程

学校实施以课程资源为基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综合阅读课程,构建起了富有校本特色的课外阅读体系。比如一年级开展的“识字能手”过关晋级活动,阅读内容有《学拼音儿歌》《三字童谣》《俗语儿歌》《日有所诵》共四本,分上下两个学期完成,落实到每天都有具体的识字或诵读要求。为了扩大校本阅读课程的影响力,学校充分调动家长参与课程的积极性,成立了家长志愿者识字阅读检测站,让家长们参与到学校的阅读推广中来。每位学生的测评成绩累计登记在自己的晋级手册上,每班的测评成绩公布在教室的阅读晋级榜上,每周表现最优的学生则由各班推荐至校级“阅读小明星”榜。通过以评价促过程,成功地将“阅读实施—分级测评—达标晋级”的流程融合成一个完整的运行体系。这个过程中,教师、家长共同成为课程的建构者、实践者、创造者,综合阅读活动成为我校常态化课程。

四、网络环境下校本阅读课程的评价与实施

为保证学生阅读数量和质量,学校制定了分级阅读项目评价标准,力求小学六年下来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数量不少于360本。精选书目囊括了新课标所有必读篇目与校本阅读推荐的经典及名著,综合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阅读特征、阅读兴趣、阅读能力、文体类型等多方面因素,内容从单纯的文学阅读向自然科学、人文历史、社会哲学等综合层面延伸,从一至六年级分别按照阅读内容由浅入深的原则进行有主题、有梯度的编序,其中320本必读书作为学生的保底阅读量,其余读物40本以上,由学生从推荐书目中自选。

学校结合目前开展的课题《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生阅读素养培养策略研究》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建立起完善的阅读机制,制定了校本阅读课程的评价标准与实施细则,通过分级达标,量化测评,为海量阅读提供了具体的实施指导。具体项目评价标准如下表:

五、结语

校本阅读课程构建与实施的过程,是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全员参与的过程。学校的顶层设计是课程构建的核心要素,决定着课程的目标与发展方向;教师的分解落实是课程实施的关键环节,把握着课程的节奏与深度;家长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与支持方,影响着课程的进度与效果;学生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对象,也是课程效果的终极体现。无论是课程研发还是课程实施,最终的落脚点都在于“人”的培养。作为儿童阅读的推广者与引路人,我们将与时俱进,聚焦核心素养培养,继续探索网络环境下小学生阅读形式与途径的多样化,最终使学生成为有思想的阅读者和终身阅读者。

参考文献:

[1]窦桂梅.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4(8).

[2]王军.巧用网络资源给力古诗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6).

编辑 鲁翠紅

猜你喜欢

阅读课程网络环境构建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国际合作办学项目下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