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活化教学理念下的小学培智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2020-12-23沈海燕

新课程·上旬 2020年26期
关键词:智力障碍美育教育教学策略

沈海燕

摘 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美育,教师要在课堂中创设生活化教学场景,加入生活中的元素,要培养学生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由于智力障碍的学生存在缺陷,在生活中的阅历不够。因此,从在课堂中让学生在教材里感知美、引导学生在有感情朗读的过程中感受美、利用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美三方面来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智力障碍;教学策略;美育教育

一个有智力障碍的学生是因为自身的智力残缺和知识面不宽广、生活中的阅历不够而导致的,在生活中或是学习当中,他们不能够分清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能去做,他们不会做出判断,而是会去选择盲目跟从。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培养智力障碍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智和准确的判断能力是最重要的,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智力障碍学生的美育,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让他们形成一种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身的素养。

一、在课堂中让学生在教材里感知美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美育是整个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能够在语文教材中发现美,在教材中发掘出好的美文,找出有价值的知识观点,像一些人物的动作美、形象美,或是事物的形态美、诗歌的意境、言语美、整个文章的环境美等,让学生在教材中发现美、寻找美,教师要在教学当中培养学生总有一个良好的审美观念,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激发自身鉴赏和发掘美的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比如,在课堂中讲解遇到问题,要沉着冷静、不慌张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认认真真阅读《司马光砸缸》这篇文章,学生阅读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列出问题:文中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人?让学生对这个问题产生讨论,在得知结果后教师引领学生再读一遍文章,让学生可以在文中发现主人公是一个遇事冷静、爱动脑筋、勇于救人的孩子,面对困难不退缩,学生表示主人公是他们学习的榜样。在讲述完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后,教师再去引导学生阅读文章《司马光诚信卖马》,并鼓励学生要像主人公一样诚实、守信,做一个诚实的孩子,让学生从阅读的语句中领会到我们不仅要遇事冷静、爱动脑筋,还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通过对文中语句的分析可以让学生懂得其中的道理,明白怎样才能發现美,提高美的鉴赏能力。

二、引导学生在有感情朗读的过程中感受美

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学生做到有感情地朗读一篇文章或者是一首古诗,前提必须是在教师的领导下和对课文十分的熟悉才能够完成的,让学生可以在读书时将自己的情感带入到朗读当中,将自己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相互靠拢,感受作者写文章时的感受、心理变化。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赏析这篇文章的美,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

比如,在讲解《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古诗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先要给学生讲解这首古诗每句中的含义,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年代背景,写这首诗时的思想感情。随后,学生在了解诗句的意思和作者思想感情后,可以引导学生对古诗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时体会作者写诗时的情感,领会古诗中每句话的内涵,领会到作者在面对着秋冬季节枯黄的野草,作者对自己送走一名知心的好友产生悲凉之情,这样做既能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又能够领会到古诗中的内涵。进而引导学生在学校珍惜与同学之间的美好友谊,在学校中与同学互相帮助、互相尊重。通过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可以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到其中的内涵,感受其中的美,提高学生自身的鉴赏能力。

三、利用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美

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在上学阶段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做到讲文明、懂礼貌,在心中能够分得清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要做到在心中有集体和祖国,就必须要从小学阶段就开始培养,要能够做到拥有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做一个关心集体、爱护祖国、懂礼貌、讲文明、守纪律的公民。

比如,在讲解《中秋节》的相关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全面的分析,发现其中的美句和情感表达,让学生分析过后教师可以利用中秋节的古老传统展开教学,让学生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中教师要引领学生了解更深层次的含义,让学生知道中秋节是寄托着人们对亲人以及故乡的思念之情。在学习《能干的小明》这一课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已经是一个大孩子了,要尽可能地帮助家中的父母、共处一室的同学、辛勤的老师,最重要的是在家中要孝敬父母,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帮助妈妈洗衣服、拖地,帮助爸爸倒杯茶、捶捶背,要让学生能够独立,面对未来的生活可以积累一定的经验。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美文与能力的分析,可以让学生明白情感的重要性,进而能够在生活中形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形成美。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的生活化教学理念下培养学生美育,能够让智力障碍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之上发现美、创造美、形成美,进而培养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审美观,能够在生活中感受到美,提高学生欣赏美和认知美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周换转.智力障碍学生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问题浅谈[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1).

[2]孙新年.“美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上),2013(6).

编辑 杜元元

猜你喜欢

智力障碍美育教育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情感教育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研究精神发育迟滞患儿智力障碍程度及其影响因素
艺术治疗在智力障碍、自闭症人群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探究及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