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视野·家国情怀·自我认知

2020-12-23王淦生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家国作文题情怀

王淦生

2020年的高考因新冠疫情而误点。延时一个月,也许正可以让高考试题这坛佳酿酿制得更加醇美宜人。当7月的7、8、9日如期而至,无论是命题人员这些“酿酒师”,还是专家老师这些“品酒人”,更有高考考生这些“饮者”,大家都会怀着原因各异而一样忐忑的心情瞄准这坛新酿的拆封。尤其是每年的高考作文题,在中国这个有着数千年“文以载道”的文化传统的国度里,其意义已不仅仅在于它所承载的高出其他所有试题的分值,更在于它一直以来被默认为对当代青年乃至普通国民的一种价值引领而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从高考之后到出分之前的这一时段,高考作文题一定是排在热议排行榜前三位的热门话题。

如果拿今年与去年的作文题作一个简单的比对你会发现,今年的作文题,“时政味”淡了,“语文味”浓了;“激情”淡了,“情怀”浓了;更重要的是,“宏大叙事”淡了,“个人认知”浓了……应该说,这样的作文题才能引导作文教学向着更符合语文教学规律、宏观与微观更趋于平衡、文与道更趋于统一的方向发展。这对教书和育人都有着重要意义。

今年全国高考共有10套试卷,其中北京卷作文是传统的“二选一”模式,这样就诞生了11道作文题。这11道作文题内容和形式缤纷各异,但体裁上更偏向于论述类文体,又兼顾记叙文、说明文及演说词、发言稿等常用的应用类文体;而内容和主旨,则主要集中于“全球视野”“家国情怀”和“自我认知”这样三个板块。下面我就对这11道作文题作一个简单的归类,并逐一作出我的解读和评析。我的解读和评析可能更多地偏向于感性和直觉,因为我觉得,感性和直觉的东西往往更质朴,更诚挚,更直观,也就更便于理解和交流。

全球视野

“全球视野”,应该说是高考作文主题中的“新贵”。倡导“全球视野”,可以说是高考作文主题设置的一大突破。命题者设置这一主题,也许是受到疫情期间外国友人的物质资助和精神援助的感染,也许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新的价值观的相应。不管缘由和动机如何,一个全新主题的植入,都会使高考作文百花园更为繁茂瑰丽。对语文教学中的视野的拓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引领意义。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今年全国Ⅱ卷上的作文题:

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同气连枝,共盼春来。”……2020年的春天,这些寄言印在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物资上,表达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这些话语印在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物资上,寄托着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祝福。

“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请完成一篇演讲稿。

命题材料有两层意思:一是全人类是一个整体,我们须学会推己及人;二是“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要学会恩恩相报,永享和谐。在经贸争端烽火连天、对峙国家擦枪走火的今天,这样的作文题实在具有着振聋发聩的意义。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别人的今天也许就是我们的明天,我们不应当对别人的苦痛漠然置之,甚至参与制造人类的灾难,而是视人若己,推己及人,用人类的大爱化解仇怨的冰霜。青年是世界的未来,我们需要在心中培植一颗爱的种子,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如此方能让“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成为现实!灾难中相互救助,幸福时彼此分享;剔除霸权意识,消弭种族歧视;平息贸易战争,和平解决争端;国家间相尊重,民族间求平等。如此,人间才会变为天堂。

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一直就是高考作文中的“永恒主题”。尤其在今年春夏“全民抗疫”的特定背景下,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的旋律已成为全国人民心中的最强音,这必然会成为高考作文中绕不开的话题。今年的全国新高考Ⅰ卷的作文题便是以抗疫为背景命制的:

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断采取防控措施,全国人民紧急行动。

人们居家隔离,取消出访和聚会;娱乐、体育场所关闭,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学校开学有序推迟,公共服務场所设置安全“一米线”……防疫拉开了人们的距离。

城乡社区干部、志愿者站岗值守,防疫消杀,送菜购药,缓解燃眉之急;医学专家实时在线,科学指导,增强抗疫信心;快递员顶风冒雨,在城市乡村奔波;司机夜以继日,保障物资运输;教师坚守岗位,网上传道授业;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传递温情和力量……抗疫密切了人们的联系。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距离”与“联系”,可以说是“全民抗疫”中两个最重要的关键词!因为防疫,人与人之间身的“距离”远了;因为抗疫,人与人之间心的“联系”密了!这身与身的距离的疏远和心与心的联系的紧密,体现出的正是国家与民众、服务人员与服务对象之间在特定背景下的心心相印水乳交融。由这则作文材料我还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如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社会一定会和谐稳定,人民一定会紧密团结。

今年的天津卷作文题则对此作了进一步的拓展,作文题纵贯古今,引导考生从精神层面探究“中国面孔”的深刻内涵,述说自己对此的思考和感悟。下面便是这道作文题:

“中国面孔”是全球热播纪录片里充满家国情怀的杜甫,是用中医药造福人类荣获诺贝尔奖的屠呦呦,是医务工作者厚重防护服下疲惫的笑脸,是快递小哥在寂静街巷里传送温暖的双手……也是用各种方式共同形塑“中国面孔”的你和我。

走过2020年的春天,你对“中国面孔”又有什么新的思考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

天津卷的这道作文题由两个板块构成——一是“背景资料”,一是“驱动任务”。

“背景资料”以形象的列举暗示了“中国面孔”所蕴涵的深刻含义: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救死扶伤的医者仁心、草根阶层的拳拳爱意……这些,乃是“中国面孔”浓烈而深厚的底色。浓缩一下,这一底色便是对祖国、对人民的一腔大爱。“驱动任务”则定格了考生笔下所“描绘”的“中国面孔”的呈现时间——2020年春天,要求考生仔细回味在那个“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生命重于泰山”的特殊时段,夜以继日繁忙劳作的领导者、医护工作者、军警官兵、司机快递乃至每个宅在家中的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所付出的一切。

我们无需唱什么高调,他们的言行已经奏出了时代的最强音;我们无需涂什么油彩,他们的面孔足以与地球上最美的花朵媲美!我们可以写习近平、李克强,因为他们时时刻刻忧心如焚心系于民;我们可以写钟南山、李兰娟,因为他们都是无惧死亡的最美的逆行者;我们可以写那些足不出户困守家中的普普通通的百姓,因为他们知道不添乱便是爱国!

“中国面孔”千姿百态,而千姿百态的面孔下都奔涌着一样的爱国爱民的热血!

所谓“家国情怀”,并不止于爱我们的家与国,还包括爱我们的家乡,爱泱泱华夏的每一寸热土、每一棵草木、每一片山川、每一个湖泊、每一座城市、每一方村野……爱她的美貌,爱她的历史,爱她的风土人情,爱生于兹长于兹的人民……这当中,总有一些东西让你铭刻于心魂牵梦萦……今年全国新高考Ⅱ卷便出了这样一道令人耳目一新的作文题: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论是读书还是行路,我们都会与地名不期而遇。有些地名很容易让你联想到这个地方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有些地名会唤起你的某种记忆与情感,或许是一段难忘的故事,又或它对你有着特殊的意义。

电视台邀请你客串《中华地名》主持人。请以“带你走近    ”为题(补充一个地名,使题目完整),写一篇主持词。

这道题是家国情怀与文化底蕴、乡愁情结的结晶。它要你介绍一个地方,而介绍的内容则是开放的:你可以细数她的自然风貌风土人情历史掌故,带着观众在浓浓的文化氛围中进入一个想象中的胜地;你亦可讲述一个与其相关联的感人的故事,让观众接受一次情感的洗礼;你甚至可以选择一个完全陌生而又特别神往的地方,通过表达你内心向往激发观众“与子偕行”的愿望……总之,我认为这是今年高考作文题中最具开放性、最好下笔的作文。只是面对作文题我又有些困惑:倘若某些考生爱乡情切,一个个“谁不说俺家乡好”,我们有着“同乡之谊”的阅卷者会不会因情感因素阅卷时对自己的“小老乡们”笔下留情?

今年全国Ⅰ卷的作文题就内容来看似乎难以划归“家国情怀”类,但看看材料中的三位要人,不是国家元首即为政府首脑,他们的所作所为每每直接牵动着国家的发展、人民的利益。所以评议这三位中的任何一位,还是需要具有一点“家国情怀”的。请看题目: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因为作文题干中有“你对哪个感触最深”的限制,所以考生只能评议一个人。这里我敢断言,考生中的绝大部分都会选择鲍叔牙来写,因为正如司马迁所言“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所以写鲍叔牙更有道理——知人荐贤、甘居人下,尤其是后一点,彰显出他博大的胸襟,拥有这样的大臣,实为齐国之幸、桓公之幸!时至今日,那些用最先进的思想和理念武装过的官员们,又有多少人能具有鲍叔这样的胸怀?虽然孔子盛赞“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但我认为管仲值得写的地方并不多。写他真才实学?写他效忠主人?都是滥俗的主题。倒是齐桓公还值得写一写,对差点取了他性命的人放手任用,且用而不疑,表现出一位“一把手”以事业为重不计个人恩怨的难能可贵的气魄。领导者心胸豁达,用人者举贤荐能,办事者真抓实干,三个因素合在一起,齐国想不称霸都难。

自我认知

了解別人不容易,而认识自己更难。因为情感因素会时不时地影响着我们对自我的客观认知。有道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身在此山便难以看清山之全貌,这就和我们虽然长着双眼,却难以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一样。今年的全国Ⅲ卷的作文题便是要求考生谈如何认清自我,从而拥有自己需要的生活,并使生活更有意义。作文题如下: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如何看清自己?需要一面面“镜子”。这“镜子”,便是你身边的人,是你做过的事,是你留下的足迹。你身边的人会指出你的长处和不足,你做过的事会暴露你的能力和缺陷,你留下的足迹会昭示你的方向和品质。而有了这些“镜鉴”,你才能逐渐认识自己,明白“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又能过上怎样的生活”“如何使生活有意义”。

一言以蔽之,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都要借助外物来审视自己,从而认识自己,定义自己,进而扬己之长,补己之短,发挥自己人生的最大能量,创造最有意义的人生。

不过即便我们认清了自我,并且因此设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也不能保证我们就一定会与家庭期许的目标、社会赋予的职责完全吻合。现实中总会有各式各样的阴差阳错,总会有你意料不到的错位落差。一旦如此,我们又如何面对?是委曲求全,还是坚守本心?

今年的浙江卷便给每位考生亮出了这样一道棘手的人生的考题。下面是作文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作为过来人,我想说的是:每一位有着“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的人,都可以尊重内心的选择,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为自己而活。但是,作为家庭的一份子,作为一位“社会人”,我们又有义务担负起家庭和社会赋予的责任——只要不违背人性,不有悖于法制和道德,这就二者之间很难设定绝对的是非标准。这道题似乎更适宜用作“大专论辩会”的辩题,因为无论正方反方,谁都可以找到充足的论据去证明自己的选择完全胜过对方。

其实,比较下来倒是北京卷上“二选一”作文题中的第一道题更值得我们思考。

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的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部署。整个系统由55颗卫星构成,每一颗卫星都有自己的功用,它们共同织成一张“天网”,可服务全球。

材料中“每一颗卫星都有自己的功用”,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出这道题自然不是为了讴歌我国航天事业的世界一流,而是要考生从“每一颗卫星都有自己的功用”这句话中咀嚼出深刻的哲理,咂摸出丰富的内涵。每一颗有自己功用的卫星组成了一个系统,这个系统便具备了更强大的功能;一旦一颗卫星脱离了天网,天网便可能陷入瘫痪,这颗卫星更是变得毫无价值。这正如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价值,各个人的价值之和构成了社会前进的推力,推动着我们的社会朝着我们预设的美好目标前行。所以,人只有融入社会,融入群体,他的价值才能得以实现;同时,社会只有汇聚了每一个人的力量,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凝成一股向上的力量。可见,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少不了个人;二者相融相契,社会个人才能共同提升。一句简单的话,道出了双赢的真谛。

人是社会的动物,人的成长和发展往往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而社会环境的优劣很多时候却是源于我们自己的选择。今年江苏卷的作文题就探討了这样一个问题: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根据以上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当下正处于智能互联网时代,我们网上的一个也许是不经意的举动每每会引发一发不可收的选择性推送。网上的这种“操作”与“被操作”,细想想,其实正是关于人生的一个隐喻:我们生命之初的一个有意无意的选择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我们一生——起初,是你选择了它;以后便是它簇拥着你,裹挟着你,引领着你,朝着你选择的方向一路狂奔。

已故作家柳青说过这样一段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因为年轻的时候,我们正处于人生征程的起跑线,这起跑线上的得和失,往往直接影响到冲刺时的成与败。而年轻时候偏偏又是一个人缺乏理智、易于冲动的时段,我们的兴趣爱好梦想追求多是心血来潮的“伴生物”,而这些“伴生物”不会随着你年事渐长趋于理性便得以逐一打理驱邪扶正,因为它早已在你生命中深深地扎下了根。

所以,人生之初必须谨慎选择。否则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下棋可以推倒重来,而人生不会如此轻松——人生是一条单行线,推倒可以,重来绝无可能。慎始,方得善终。

想想未来其实并不遥远,此刻你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都昭示着你未来的模样,都是你未来的预演。从小一看,到老一半——青年朋友,请慎重对待你当下面对的一切抉择!

今年北京卷的第二道作文题,似乎是有意要给江苏卷作文题提供一则佐证材料:

当今时代,我们每天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有一条信息,或引发了你的感悟,或影响了你的生活,或令你振奋,或使你愧疚,或让你学会辨别真伪……

请以“一条信息”为题,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联想或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信息时代,难免被各种信息裹挟。这些信息时时刻刻都在充实着你,影响着你,磨砺着你,侵蚀着你……学会过滤信息,做到在荆棘丛生的信息场健康生长,是一种本领,更是我们必备的生存技能。愿这样的作文题能诱发我们对扑面而来的芜杂信息的分拣能力。

今年的上海卷则继续保持着它的“简短风”——命题简短得像一道简答题题干: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我试着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承认,很多灾难性的转折是我们无能为力的,特别是大自然中的一些非人力可以抗拒的偶发事件,比如行星的碰撞、地震和海啸。当然如果科技发展到一定水平,我们可以去回避它乃至阻止它。至于自然界那些源于人类活动而产生的灾难,则完全是可控的,这需要我们人类收敛自己的恶行,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

至于社会转折——无论是向恶的还是向善的,则都应当在人类的可控范围之内,只是它有时会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不是每次都会向着我们期待的方向发展。比如社会形态的发展和嬗变,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至于这种发展和嬗变的突破点何时降临于何地、这种突破以一种什么形式呈现是一种偶然,但这种突破却是一种必然。

可以这样总结:一切的转折都事出有因,而对“因”的掌控还需你我努力。人类想要驾驭自己,进而驾驭这个世界,驾驭整个宇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年轻人,勉乎哉!

倘若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全球视野,都能为赖以生存地球做上点什么,我们的家园一定会变得越发秀丽;倘若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家国情怀,都想着为自己的国家多尽一份力,我们的祖国一定会变得愈加美好;倘若我们每个人都能真正认清自我,都能给自己找准最合适的位置,我们的生活一定会蒸蒸日上——这也许就是高考作文命题者命题时的初愿。相信每一位考生都能用心去思考这道考场上、也是人生路上的必答题,用笔、用行动给出他们最完美的答案,以不负哺育他们的父母、培育他们的师长以及对他们充满期待的祖国和人民。

猜你喜欢

家国作文题情怀
家国情怀的乡土文化“软着陆”
立足“小我” 彰显“大我”——家国情怀类作文如何避免同质化表达
谁咬得更厉害
本部两刊刊登的部分作文题与2016年中考作文题相同或相近
没有情怀的司机不是好交警
少女情怀总是诗
就“题”取材 读写相连
黑白情怀
初恋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