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 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篇章

2020-12-23

三月三 2020年5期
关键词:恭城创建活动瑶族

恭城瑶族自治县位于湘、桂两省区交界处,总人口30.5万人,县内居住着瑶、壮、苗、回、汉等12个世居民族,其中瑶族人口18.7万人,占总人口61.22%。该县民族宗教事务局长期以来,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深入开展各项民族工作,为维护少数民族群众利益、促进各民族团结和谐进步及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先后被評为全区民委系统先进集体、桂林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区第八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

恭城瑶族自治县民族宗教事务局抓好民族关系监测评价体系建设,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建立民族工作信息员、民族工作专家顾问和民族关系协调员“三支队伍”,共有800多人,坚持沟通联谊制度,完善民族关系监测评价处置机制,做好经常性的民族关系协调工作。近30年来,恭城从未发生过涉及民族方面的矛盾纠纷,无省界、县界权属纠纷。

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凝聚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合力。加强对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建设的组织协调,形成县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部门合力推进、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共同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建设。恭城瑶族自治县2017年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五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被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统战部、民宗委联合命名为第二批“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县”。

深入开展政策法规宣传,全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配合修订完善《恭城瑶族自治县自治条例》;牵头做好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中小学校、服务行业推行着瑶服工作,提请县人大审议通过《关于在全县推行着瑶族服装的决定》;每年结合“壮族三月三”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组织开展 “和谐瑶乡、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民族团结知识竞赛、图片巡展、山歌比赛等宣传教育活动,并在主流媒体开辟专栏,大力宣传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近年来先后培育莲花镇红岩村、县民族中学等有社会影响力的创建单位,2018年续建和新增8个创建点,2019年续建和新增4个创建点,2020年申报各类型桂林市第一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15个,有力推动了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积极组织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瑶族长鼓舞”在全县中小学校得到普及推广;编印《多彩恭城》读物,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纳入各中小学校教学内容;每年9月,组织“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

切实关注民生,为少数民族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推进民族经济快速发展。积极抓好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项目建设。“十三五”以来共争取上级少数民族发展资金1322万元,完成道路、桥梁、水渠等建设项目96个,有效改善了少数民族群众聚居的山区村屯的基础设施条件,促进各民族团结和谐。重点打造莲花镇红岩村、西岭镇杨溪村、观音乡蕉山村等一批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助推当地旅游发展。派驻第一书记带领联系村两委班子为发展出点子、想办法,协调筹措资金600多万元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效改善了联系村的生产生活环境;争取财政资金200万元建设产业项目,大大增加了集体收入;组建农民水果专业合作社,共种植三华李2600多亩,增加了少数民族群众的收入。

积极抓好民族文化的保护、研究和传承工作,加快瑶乡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组织出版了《梦里瑶乡——细说恭城》《梅山图注》《瑶族梅山经》等一批瑶族文化书籍;组织县瑶学会每年出版一期《恭城瑶学研究》;组织编制《瑶语图册》,作为全县干部群众和广大瑶语爱好者学习瑶语的教材。支持、引导瑶族群众开展一年一届的“观音乡水滨村盘王节”“三江乡石口村花炮节”“嘉会九板婆王节”等地方传统民族民俗节庆文化活动,各民族交流交往活动频繁,加快了瑶乡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供稿:恭城瑶族自治县民族宗教事务局)

猜你喜欢

恭城创建活动瑶族
瑶族织锦
东南亚瑶族研究回顾
瑶族舞曲
广西恭城:野生杨梅受青睐
十佳工作品牌 “五好”基层关工委创建活动
春风吹来尽芳菲——鄂州市审计局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活动
爱,是一曲温暖和弦——记漳浦地税“寻找最美家庭”创建活动
浅谈恭城语言与油茶文化的关系
读瑶族经典 为盘护正名
第八届桂林·恭城月柿节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