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书法临摹的思考

2020-12-23吕金

锦绣·中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范本

吕金

摘要:“临摹”在书法的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学书不可或缺的环节。本文从学书者遇到的问题比如明确临摹的目的,碑帖的选择,读帖,临摹的过程及意临观念的建立等方面入手展开。

关键词:书法临摹;范本;意临观念

“临摹”是学习书法的基本功。尤其是初学者要打下扎实的临摹基础,从经典的法书切入。清代周星莲说:“初学不外临摹。临书得其笔意,摹书得其间架。”可见临摹对初学者的重要性。笔法和意境在初学时总需要从临帖中领会。然而对于当今的学书者而言,将面临许多现实的困难,由于当下传统文化氛围的缺失,再加之没有养成书写日常化的习惯,学书者在初次面对书法时显得有些许的手忙脚乱,即便下苦功夫也收获甚微。所以,我们要认识和掌握古代法帖的灵魂,对古代经典作品的技法,书写要旨进行提炼,找到适合现在学习的临摹方法和规律,才是临摹的重要意义所在。

一、临摹的目的

临摹是学习书法的重要手段。初学阶段,大部分人都把时间都花在临摹上,很多著名书家赵孟頫、林散之甚至在晚年还把临摹当作日课,他们深知“临书得其笔意,摹书得其结构”的深刻道理。临摹的目的主要在于技法、技巧的学习。当然,书法家和初学者对于习书临摹的目的是不一样的。初学者“临摹”主要掌握书写的技术和方法,适应毛笔的笔性,感受琢磨笔毫在行笔过程中的迟速与疾涩,细粗与提按,斜正与曲直,笔画的长短这几组之间的关系。疾势与迟势运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笔画的质感。真正呈现出来好的涩势,还是要看书者对于笔性的熟悉程度和对毛笔的控制力。而书家的“临摹”除了日常书写之外,最核心的是掌握字帖的特点,风格的成因,甚至上升到书家本身艺术思想的表达。虽然,只注重临摹不一定会出名家,但是著名书法家的个性创造正是从临摹中来。

二、碑帖的选择

对于碑帖的选择,这是关乎初学书者的重要问题。初学者面对无数知名或不知名的碑帖,如何才能建立一个正确的选帖思路这是关键。如果没有一个相对科学、正确的思路指向,下一步入门的练习将会处于一个混沌的状态。选帖的相对吻合将会对初学者事半功倍。

选择什么样的碑帖作为学习的对象,就意味着我们用什么样的文字形式和体态来充实自我,用什么样的艺术境界迎接、磨炼我们的心灵。今天的学习者和先前存在很大不同,无论是书写工具、信息资源的互通程度都是有差距的。以前的学书者学习的对象基本都锁定在“二王”传统,而如今资料的匮乏已不再是他们的烦恼,选择怎样的范本作为学习对象,已不再是顺其自然的“二王”脉络传承,更不会是网络环境下各大展览、某个当代知名书家的一家之言以及社会的学术派别所能左右的。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之下,我们还是要坚持经典性原则,书法作为一种非再现性的视觉艺术,有别于绘画,只能在封闭的形式系统中运作,除了前辈艺术家的作品,基本无可参照对象。对临习者学习范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来写,在初学阶段还是可取的,通过我这几年对书法粗浅的认识认为兴趣是可以激发学者的兴趣,但并不是每一个感兴趣的碑帖都适合自己。临摹的直接目的性是要解决技法问题。因此,在选择碑帖的时候要具有代表性,坚持经典性的原则。我们要有“向经典致敬”的情怀。

三、关于临摹的几个问题

临摹可以说是学习书法唯一的途径,也是必須要守住的准则。绘画是再现艺术,一个画家可以将自然界雄浑或秀美描摹入画中。书法则不同,它是非再现性的艺术,在书法中并无“写生”一说,书法学习者只有在努力临摹古代大师的法书作品后获得技法,这便是对传统的一种继承方式。

(一)关于临摹的过程

临摹在学书环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临摹的流程进行基本的考察。

第一:临摹对象--观察--印象--手部书写--图像呈现;

第二:对照--重新定位--印象--书写--图像呈现;

第三:无限反复。

以上的三个阶段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改正问题的过程,每一次书写和原贴的对照都是无限的接近原帖;每一次的临摹既是对历史和古人的重述和再体味,也是我们发现新鲜血液与经典相融合的契机。再者,我们不要盲目的背负“出新”的包袱,这是在认识上很浅薄的表现。

(二)意临观念的建立

从诸多的书论、史料中看,最先以“意”这个字眼表达的是东汉蔡邕。他在其书论著作《笔论》中写到:“作书必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1,意思就是说写字在之前先要领会合思考笔画结构的形象感。到东汉中晚期,人们对书法的认识除实用之外已开始对汉字之美有了明确的追求。到东晋,“书意”是解说书法的常用词,甚至在王羲之留下的论书片段中也多次涉及书法之“意”的问题,有关材料如下:

顷得书意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自有言所不尽。得其妙者,事事皆然。2

羲之作书与亲故云:“子敬飞白大有意”3。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意,志也。从心察言而知意也。从心,从音。”4由此可见,“意”在艺术领域中,以任何形式、体态所表达的汉字形象语言都是表达创作者内心的所思所想。

意临的书作,并不是非要在形上面完全契合经典,意临比之实临更加自由,但这种自由不是无法度的自由,而是一种提取自己需求的形式要素与个人用笔特征融合的过程。

(三)“师古”与“创新”

通过创造性的临摹取得对法帖的独到见解以及展现个性的面貌是有先决条件的,前人是对经典的作品分析十分透彻的基础上,已经达到可精准表达古意的境界之后,才开始有自己主观性的表达。创作者能将自己的“本色”表现出来,也就意味着具有表现“个性”的能力。在《书概》中,刘熙载对个性与古法之间的关系作了解释:“书贵入神,而神有我神他神之别。入他神者,我化为古也。入我神者,古化为我也。”5

在这里他表达了两种书法传神的方式,一种是传我神,建立在古法的基础上;另一种是传古人之神,创作者和古法融合在一起。“个性”与“法度”往往是矛盾的存在,这也涉及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在“师古”和“创新”的问题上,明代董其昌提出及其精辟的论点。他曾多次用“那吒拆骨还父,拆肉还母”来阐述“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以下为董其昌所说:“书家妙在能合,神在能离。所欲离者,非欧、虞、褚、薛诸名家伎俩,直欲去右军老子习气,所以难耳。那吒拆骨还父,拆肉还母。”6唐·《二十四诗品》里说“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只要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去临摹法帖,都会有新面貌的出现。个人的风格确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学书者多以学“二王”为标杆,但是自古从来没有出现哪个书家和“二王”是一模一样的?这种不同图像信息的呈现其实可认为是独特的个人风格。陈忠康老师关于临摹也发表了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临摹形的逼真程度对体现古人的书写情境和心理状态是一个重要考量标准。临摹的最大意义是通过多次准确重复古人的书写而达到与古人接近的书写状态和心理状态。在这里我们可能会提出一个问题:古人临摹所面临的问题和我们当下遇到的困难有何不同?对古人临摹问题进行研究想必也是很有意义的。古人在临摹中一般喜用“形神兼备”来对书法进行描述,真正的形似神似大抵存在于理想之中,是我们临摹学习理想的境界。

关于临摹大家一直在争论的一个话题就是“像”与“不像”的问题。在我看来临摹的根本意义在于从经典中获得技法的能力。汤显祖曾主张,优秀的艺术作品不应以“步趋形似”为旨归。相当一部分从事书法学习的人对此问题的思考方向存在误解,较在意临摹形似的程度,觉得形似程度与临摹的到位程度成正比。显然有些片面,当我们临摹到一定的阶段,就不单单是临习某个古人碑帖这种简单的重复,而是要面对上下时代,甚至是与此相关联的书法史的追溯。此外,我们在临摹的时候,追根溯源也是一种学习途径。比如我们在临习石鼓文,临习到了一定的阶段厘清思路之后又会往上追远古,追完远古又继续往源头去追金文,这是一个不断注入古法的过程。

(四)關于读帖

读帖是临帖之前和之后都要进行的工作。这里的读帖不是去熟悉临摹的内容,而是通过眼睛的观察,重现当时的书写状态,包括笔画之间的关系,线条的形态等。读帖可以归纳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包括作品出处、整体气象、风格特征。当我们读《兰亭序》时,首先想到的是王羲之及其一系列摹本;临《石鼓文》,每每动笔就会想起吴昌硕。不断由一个切入点扩充到相关的风格,甚至深究它的文本内容也不失读帖的乐趣。在微观上,涉及笔法问题,从笔法延伸下去还有行笔速度问题,用墨问题等等。用笔是学习书法的核心问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我们在临摹一件作品时,有极大可能性被一种特定的风格所统领。我们通过读帖了解到作品的书写者和他所处的年代,大概心中会营造出属于那个时代专门的气象。再者运笔时表现出来的笔画,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风格特征。当书法爱好者日常进入展馆,作为一个合格的欣赏者,一幅作品看整体包括字形、风格就可以看出此作品大概是什么时期,师法谁。这一系列信息的罗列,都源自于作品的气象。当然结字和章法也是我们读帖的重点范围。不同的书家会有自己特殊的结字规律和章法,抓住以上几点,对于我们准确的读帖有很大帮助。

以上是关于书法临摹的目的,碑帖选择的原则,临摹的过程,读帖以及有关“师古”和“创新”问题的讨论。林语堂先生说:“只有在书法上,我们才能够看到中国人艺术心灵的极致。”可见书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作为书法爱好者,我们要把临摹当成一辈子的事来做,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努力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范本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探寻圆中的“最值”身影
以范本为引促群文阅读
用好语文范本引向课外阅读摭探
“引子”教材观:聚焦语文要素与课文范本的阅读教学模式——以部编版教材为例
范本教学初探
浅谈基于范本的“三笔一体”书法教学
写作的第一步:模仿
义乌大陈:打造康养小镇“范本”
评论家心中的理想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