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学习:突破古诗词教学瓶颈的有效策略

2020-12-23朱刘江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0年12期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深度学习

朱刘江

[摘 要]古诗词教学能否走出知识传授的怪圈,深度学习是一条有效的实践路径。在古诗词教学中展开深度学习,教师要激发情感,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引导学生经历过程,体验古诗词的精彩;让学生建构知识,加深学生的体悟等。这样,层层推进,才能让学生经历有深度、有挑战的学习,实现提高学生言语建构与运用的能力。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深度学习;言语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34-0030-02

著名的古典文化研究学者叶嘉莹先生认为:中国传统的古典诗词本身带有一种非常宝贵的特质,那就是诗词中暗含着一种兴发感动的力量。李白和苏轼隔了几百年,苏轼读了李白的诗是感动的;杜甫和屈原亦相隔了几百年,杜甫读了屈原的诗依然是会感动的。可以说,古典诗词有自身的特质,这种特质就是它的生命所在,也是可以感动每一个学生的。而当前的古诗词教学,让人有一种“想说爱你不容易”的感觉。

一、对当前古诗词教学的审视

通过对一些学校的调查了解,笔者发现古诗词教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缺乏兴趣

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古诗词缺乏兴趣。学生学习古诗词很多是被动的,比例高达到了60.2%,他们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理想的考试成绩。这种被动的学习让学生处于一种“消化不良”的状态。同时,由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的教学条件等客观条件的参差不齐,再加上古诗词所产生的年代与我们的生活距离较远,诗人生活的年代、经历的事情也与当代生活千差万别,造成学生不易理解诗歌的内涵。学生无法全部理解古诗词意思的高达45%。在学习中,学生只能死记硬背,缺乏感情。他们背得快,忘得也快,甚至还会出现相互混淆的现象。这种枯燥无味的学习,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

(二)教师教学缺少方法

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作用至关重要。目前,相当一部分教师自身传统文化修养的缺失与滞后,对古典诗文的价值认同、教育意义等方面的认识不到位,再加上教学观念的落后,造成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内容轻意蕴、重传授轻感悟现象的产生。教学活动单一,教学内容缺乏生动性,这样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古诗词成了学生的负担,让学生从心理上排斥古诗,产生害怕学习古诗词的情绪。

(三)评价方式缺少灵活性

由于语文考试主要以书面考试为主,口头检测几乎不涉及,而书面考试又以检测学生会写诗句以及意思为主,这就造成了一些教师为了追求考试成绩,在上课时将主要精力放在应对考试上,让学生进行反复的枯燥的抄写、默写。这样,学生学习的乐趣不知不觉的在抄写、默写中一点一点地丧失了。

二、基于深度学习的古诗词教学策略

(一)深度学习的内涵

什么是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指让学生身心全部投入、思维向学习的更深、更广处推进,最终使学生在习得新知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深刻体验的一种学习方式。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过程存在表层和深层两个阶段。他指出,学习知识和经验的过程是学习的表层,而通过所学的知识之后形成了一定的思考习惯、学习方式,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增加了解决问题的自信才是学习的深层过程。他强调,真正的学习应经历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和形成态度这一过程。

深度学习不仅是学习知识,而且是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背后隐含的呈现方式、思维模式以及文化内涵等,是指向能力及素养的学习。深度学习强调学习的联系性、整合性和建构性。深度学习的“深”表现在学生对学习内容深有体会、对学习方法深有感悟、对学习过程身心投入、对学习收获深入人心等方面。

(二)基于深度学习的古诗词教学策略

1.激活情感,形成共鸣

美国著名学者詹森在《深度学习的七种有效策略》中指出:要以激起深度学习而非浅层学习的方法来组织教学,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想方设法唤醒学生的先期知识。他认为只有教师帮助学生将内在现存的东西与目前正在学习的新知联结起来时,学习才会变得更加有力。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去发现诗歌的美,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自身的生活经验去建构属于自己的审美图式,收获属于学生自己的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古诗词押平声韵的有很多。例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整首诗押的是“烟、川、天”这三个字,都是平声;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整首诗押的是“尘、新、人”,这三个字也是平声字。在学习了柳宗元的《江雪》后,我把诗中的“灭”和“雪”两个字用红色标注出來,让学生观察这首诗和之前所学的诗歌,在押韵上有何不同。学生通过读后,发现这首诗押的是仄声韵。我再让学生去找一找,还有哪些诗押的是仄声韵。学生找到了贾岛的《寻隐者不遇》、王维的《竹里馆》、李白《玉阶怨》等,押的都是仄声韵。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就会知道原来古诗的押韵不是固定不变的,平声韵和仄声韵都可以。如果教学到此为止,学生的学习还是不够深入。接下来,我又让学生去观察押平声韵的诗和押仄声韵的诗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一样。学生通过用心体验后,不难发现,原来押仄声韵的诗大都表现诗人的一种苦闷、无奈、失望之情。这样,学生对诗歌选择押什么样的韵,就有了清晰的认识。

2.经历过程,体验精彩

“道虽学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非常重视经历的重要性。内在的情感被激活后,还要进一步经历思索的过程,经历学习过程所带来的深刻感受,这样才能让学习真正有所发生。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这一首古诗或这一类古诗词的特点,合理组织学生进行有深度的课堂实践活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与提升。

如,教学《望庐山瀑布》时,我根据学生的学情,在了解学生已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新知,设计如下自学单:

(1)自由读这一首诗,说一说庐山瀑布在你的心中是什么样子的。

(2)借助工具书或联系日常生活理解词语的意思,如“生”“烟”“飞”等,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记下不懂的问题。

学习单的目的就是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这样,一改传统的逐字逐词逐句地牵引,甚至把整首诗的意思抄下来让学生背诵的陋习,把独立思考的空间还给学生。在教学中,恰当地安排学生自学,鼓励学生小组合作解决字词,给学生提供自由学习的空间,使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在交流反馈的过程中,一改过去的教师一言堂的方式,让学生畅所欲言,尽情想象,这样使他们的思维相互碰撞,达到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目标。

3.建构知识,加深体悟

深度学习是一种将学生身心全部融入、历经一番探索,使学习获得深度体验的过程。就诗词的教学而言,学生学习诗词已不再是单纯地听教师的讲解,而是在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认清、发现诗的美,去批判、重新建构诗的意蕴。这样,让诗词融入学生的生活,开阔学生的审美视野。

比如,教学李白的《古朗月行》这首诗,在学习“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后,我相机问学生:“在诗歌中,月亮在孩子的心中是什么样子呢?”学生说,像白玉盘。我又问:“在古诗中,月亮除了像白玉盘外还像什么呢?你课后还能找出一些例子来吗?”课后,学生通过网上搜索,找出不少的比喻。有的以圆形的东西来比喻月亮,例如“圆似三秋皓月轮”(王禹偁《龙凤茶》);有的用镜子来比喻月亮,如李白的“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样的探究,使古诗中月亮的形象就更加丰满了,让学生对诗歌比喻的多义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4.迁移技巧,学会运用

著名诗人洪三泰曾指出,诗于学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就是读诗、学诗,最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赏析诗词的方法,开拓想象,培养好奇心,引其心翱翔于诗的世界。学习古诗词,更重要的是把这种语言内化,让学生形成一定的言语技能。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鼓励学生迁移和运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仿写或改写。这是一种很好的言语实践活动。如,在学习了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后,教师可启发学生根据自己之前游览的景点,模仿《登鹳雀楼》的样式,写一首五言绝句来表达自己游玩时的心情。由于之前一直是读诗,现在让他们写诗了,学生的学习激情一下子就被点燃了。经过一番练习后,他们仿写的诗让人怦然心动:

看樱桃上市有作

岁月若纤毫,春天转瞬飘。

昨晨花满树,今日挂樱桃。

鸟瞰晶都

大雁过晶城,惊闻高铁鸣。

双湖还碧澈,水岸厦凌空。

学习诗词并进行仿写,其真正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習诗词的兴趣,调动学生理解诗词的积极性。这样,让学生从诗词的鉴赏者走向诗词的创作者,在历经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情感美的过程中学会创造美。因此,让学生喜欢上古诗词,深度学习不失为一种很有价值的尝试。当深度学习成为一种常态的学习方式后,学生就会产生无穷的探索的乐趣和欲望。

[ 参 考 文 献 ]

[1] 徐美珍.深度学习,让学生爱上古诗词[J].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2017(3).

[2] 林高明. 深度学习推进深度课改[N]. 中国教师报,2016-01-20(04版).

[3] 詹深.深度学习的七种有力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古诗词教学深度学习
有体验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多角度探究古诗,全方位加厚底蕴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