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趣味:打开科普类整本书阅读之门
2020-12-23江志伟
江志伟
[摘 要]科普作品将知识性与趣味性融于一体。“知识”与“趣味”这两者相辅相成,可以成为学生打开科普类整本书阅读之门的两把钥匙。科学知识是第一把钥匙。阅读中,教师要带领学生理解科学术语、了解科学道理。趣味性是第二把钥匙。阅读中,教师要带领学生体验探究之趣、玩味讲述之趣。这样,使学生爱上科学、爱上阅读,获得科学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科普类;科学知识;科普趣味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34-0013-02
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安排了科普类的整本书阅读。少年儿童对未知的科学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带领他们阅读科普作品,可以让他们领略科学世界的奥妙,拓宽他们的认知视野,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那如何帮助学生打开科普类整本书阅读之门呢?优秀的科普作品将知识性与趣味性融于一体。因此,我们为何不将“知识”与“趣味”作为打开科普类整本书阅读之门的两把钥匙呢?下面就以四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中重点推荐的、苏联科普作家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一书为例,谈谈如何用“知识”与“趣味”这两把钥匙为学生打开科普类整本书阅读之门。
一、第一把钥匙——科学知识
科普作品旨在宣传、普及科学知识。阅读科普作品时,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是基本的目标之一。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既能为学生打开科普作品的阅读之门,也能为学生打开科学世界的探究之门。
(一)理解科学术语——“维生素的故事”
今天,我们对“维生素”都不陌生。可维生素在被人发现前,它却是神秘的存在。即使在今天,对没有接触过“维生素”概念的学生,这个词也充满陌生感。阅读科普作品时,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类似“维生素”这样专业的科学术语。然而,在科普作品中,作者不是将这些科学术语的内涵生硬地灌输给读者,而是通过一些形象的比喻、生动的故事,带领读者饶有兴趣地去感知、理解术语,让读者轻松自然地理解这些术语的内涵。
《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在介绍“维生素”这个科学术语时,先讲述了海外航行的船员因为缺少新鲜蔬菜和水果而得坏血病的故事,让读者了解到在蔬菜和水果中有“某种东西”是人体所必需的;然后,介绍科学家把蔬果里的“某种东西”称为“维生素”,并说明一些常见维生素的作用。通过有趣的故事讲述,读者很自然地理解了“维生素”这个科学术语的内涵,对维生素的用途也有了更加感性的认识,并学到了维生素的相关科学知识。
科学术语是一个个词汇,更是一个个科学语境,包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在阅读科普类整本书的时候,引导学生理解科学术语,既可以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又可以丰富他们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建构科学认知。
(二)理解科学道理——“害病的纽扣”
如果说关注科学术语是聚焦在一个个科学的知识点上,那么理解科学道理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体系化的科学认知。学生如果能理解、说清一些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不仅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且还能激起他们的阅读成就感,从而增强他们的阅读兴趣。
《十万个为什么》记载了一个“纽扣害病”的有趣现象。在列宁格勒的一个仓库里,军装上的纽扣出现了一个可疑的斑点,很快所有的纽扣上都布满了黑色的斑点;最后,纽扣一个接一个地变得疏松,碎散成灰色的粉末。经过研究,科学家最终明白,原来这些纽扣是锡制的。锡如果生锈,就会很快蔓延开来。只要一个锡制纽扣上落下一点灰锡尘埃,纽扣上立刻就呈现了斑点,并且开始增多;而合适的温度更能助长“锡瘟”这种“传染病”席卷整个仓库。通过介绍并揭秘“纽扣害病”这个有趣的科学现象,读者了解了锡的金属属性,也理解了仓库中“纽扣全部害病”的科学道理。
对科普作品的阅读,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理解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这是科学认知的深层建构。学生理解了藏在科普作品中的一个个科学道理,能不断扩展他们的科学认知,从而形成对科学世界的深度理解。
了解科学术语、理解科学道理,能不断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使学生读有所获,强化学生的成功体验,产生阅读兴趣,从而为他们打开科普作品的阅读之门。
二、第二把钥匙——科普趣味
科普作品之所以深受大家的喜爱,还在于它充满了趣味。科普作品的趣味,可以激活学生的阅读动力,从而开启学生主动阅读科普作品之旅。
(一)体验探究之趣——“每件事物都是一个谜”
《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的扉页上,有这样一段话:“活泼而又逻辑严密,趣味是从知识本身中挖掘出来的而不是外加的噱头……”的确如此,科学本身就充满了无尽的趣味,对未知的好奇是人们探索科学世界源源不断、乐此不疲的动力。阅读科普作品的过程,可以变成体验科学探究乐趣的过程。
《十万个为什么》的作者在书的开头就提出了一系列来自我们身边的问题,如“为什么水不会燃烧?”“为什么面包芯里都是小孔?”“水为什么能灭火?”……作者一连提了十几个、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问题。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却难以回答。作者告诉我们:“你屋内的每一件事物都是一个谜。”这样,读者的好奇心、探究欲就被激活了。而探究的趣味,就来自对未知的发现。学生通过阅读,拓展了科学认知,明白了科学道理,有了新发现、新收获,他们心中就会充满获得感、满足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会越来越强。这就是科学探究带来的快乐体验。
因此,指导学生进行科普作品阅读时,我们需要巧妙地运用“未知”,激励学生在阅读中探究、在探究中阅读,体验阅读、探究的乐趣。
(二)玩味讲述之趣——厨房实验室
科学本身的魅力让科普作品充满趣味性,生动形象的语言更让科普作品妙趣横生。我国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先生曾用“内容丰富,文字生动”来评价米·伊林的作品。米·伊林善于把文学和科学结合起来,用文艺的笔调,通过生动的比喻、典型的事例、诗一样的语言,娓娓动听地讲述科学知识。科普阅读带领学生玩味科普作品生动表述的趣味,既能诱发学生的阅读动力,又能启迪学生言语表达的智慧。
《十万个为什么》第三站的开头,在常人眼中锅碗瓢盆组成的厨房,到了作者眼中却演变成一个“化学实验室”。
“愉快的火焰像个乡村的乐师,使得聚会在炉灶上的群眾都蹦蹦跳跳:蓝色的搪瓷茶壶把自己的盖子像帽子一样抛向空中,回头又立刻接住;生铁的平锅吱吱地响,高兴得直颤动。连那大铜炖锅也忘记了自己的尊严,在用力翻滚着,把沸水溅到自己的邻居——卑微的生铁小锅上。”这段话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厨房器具生命的活力。这段有趣的文字,不禁让我们赞叹科普作家生动的文笔。阅读这段文字,读者也会想:在这些个性鲜明的锅碗瓢盆之间,到底会发生什么样的精彩故事呢?这样,使读者产生了强烈的阅读期待。这些不都是科普作品生动讲述的趣味及其魅力所在吗?
优秀科普作品的知识性与趣味性是完美统一的。“知识”与“趣味”这两把钥匙相辅相成,共同为学生打开科普类整本书阅读之门,让学生在科普的世界里自由地翱翔,让他们爱上阅读、爱上科学,获得科学素养的不断提升。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