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支架,为写作领航
2020-12-23赵菊红
赵菊红
【摘 要】 对比过去的语文教学模式,在写作板块上,教师涌现出更多思考。教师在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上需要做好支架,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作文指导,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文指导;学生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日积月累,这就离不开教师的具体指导。通过写作指导,教师等于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的支架,而在写作支架的支撑下学生才能在写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顺,最终形成良好的写作能力。
一、利用“头脑风暴”,建构策略支架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习作板块常常包含着大量的信息,如果教师善加利用,就能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除此以外,有的教师在开展习作教学时,并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而是耗费了大量的精力拆解作文套路。如果教师在课上展开头脑风暴,为学生建构习作策略的支架,则可以让学生“少走弯路”。
例如,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习作题目是“猜猜他是谁”。展开具体的教学前,教师专门营造了一个游戏情境——“跟我猜猜猜”。这个游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头脑风暴,更能发散学生的思维。在游戏开始以前,教师首先公布游戏的规则:要求学生从班级某个同学入手,将对方的外貌、品质、性格、爱好等多个角度进行描绘,让其他同学猜一猜他是谁,既可以进行小组游戏,也可以进行全班竞猜。在游戏展开的过程中,教师等于无形中为学生搭建了习作策略支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从多个角度描述同学的特征,选取的素材也会从“一般化”逐渐向“典型化”过渡,从而有效彰显人物的特征。
写作教学不能只停留在传播技巧与方法上,教师还需要让学生明白写作过程中如何正确“用脑”。正如案例中,教师借助游戏引导学生展开头脑风暴,也就是变相地让学生学会用脑思考写作过程。在这个训练中,学生将会掌握习作构思策略,有利于学生将其运用在今后的作文中。
二、结合教学内容,加强写作指导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将主要的教学时间用来进行文本拆解,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篇课文的精髓,但是很少有教师愿意从文本的写法上引导学生。比如,面对同样的素材,应该如何处理、如何布局谋篇,才能写出令读者印象深刻的文章?这样的思考看似微不足道,却能给学生带来写作方面的提示。当学生今后面对同样的素材时,就可以节约学生的创作时间,让学生写出更加精彩的文章。
例如,在教学《火烧云》这篇课文时,教师要求学生阅读原文,在读的过程中想一想,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作者的表达方式有着怎样的特点?在处理文章的素材时,作者又采取了怎样的方式?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一边批注,一边记录下自己对文章写法的思考。然后,教师和学生展开课上讨论。有的学生提出,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对火烧云的颜色变化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描绘,尤其用上了“红彤彤、金灿灿”这样具有特征的“ABB式”的词语,更增加了一抹童趣。于是,教师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换自己描绘火烧云这一景象,又该怎样描写才能让读者身临其境?这样的问题让学生陷入思考。教师可以开展一个课堂写作练习,让学生试着将答案写下来。在学生练习以后,教师可以进行具体的方法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技巧。
三、设计课堂提问,建构内容支架
尽管习作要求学生“写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但是当学生面对具体的题目时,却很难写出自己的内心想法。因为当学生面对过于宽泛的写作要求,常常会不知所措,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这样的现象并不是个例,而是普遍性的问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给学生提供更加有益的写作指导,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连串的问题,为学生搭建作文内容的支架。
例如,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习作是《那一刻,我长大了》,要求学生写出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要求写清楚、写具体。面对这样的题目,教师首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你认为,从这则题目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有的学生表示,应该是写出某个成长瞬间的感悟。接着,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既然是写成长瞬间,那么应该以‘人为主还是以‘事为主呢?”这样的问题引发了课堂分歧,有的学生认为应该以人为主,因为写的是个人的成长感受。还有的学生表示,如果没有具体的事例支撑,又怎么可能凭空写出感受呢?接下来,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针对持“以人为主”观点的学生,让他们想一想應该怎样写出个人的成长感受;第二个问题针对持“以事为主”观点的学生,让学生想一想,如何借助具体的事例写出“我长大了”。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学生对习作的思考逐渐深入,有利于学生写出有价值有深度的文章。
学会写作文,是每个小学生必须迈过的重要门槛。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时候,教师不能停止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本文从头脑风暴、内容指导与问题牵引三个角度写出了指导的具体策略,旨在提高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汪菊.如何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有效性[J].读写算,2020(18):176.
[2]吴晓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19):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