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护理缺陷的临床分析与防范对策探讨

2020-12-23康雪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21期
关键词:防范对策手术室

康雪

【摘 要】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缺陷,探讨防范对策。方法:比较风险管理实施前后护理缺陷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风险管理实施前护理缺陷发生率为3.02%,实施后为0.93%(P<0.05),实施前护理满意率为87.15%,实施后为96.72%(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中存在护理缺陷,详细分析原因,实施针对性风险管理,可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缺陷;防范对策

手术室是医院为患者进行手术、检查、治疗和抢救的主要场所。近年来随着各种外科技术的发展、放射性介入式检查的增多甚至内科植入物使用的增加,手术室服务群体逐渐扩大,不仅导致手术室工作量大大增加,也使其成为医院重点高危科室。手术室质量管理是否良好,不仅与患者的预后息息相关,也关系到外科相关诸多科室的工作,更关系到整个医院的医疗质量。由于手术室护理的特殊性,加之各种手术仪器设备、新型手术器材层出不穷,发生不安全事件在所难免。但可以通过分析各种护理缺陷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以避免或减少不安全事件的发生[1]。笔者对本院近年來的手术室护理缺陷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关防范对策的可行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目前有手术室7间,手术室护理人员16名,其中男性3名,女性13名;年龄25~55岁,平均(36.67±3.52)岁,工作年限平均(14.32±2.43)年。选择2016年(风险管理前)患者179例,其中男性96例、女性83例,年龄平均(52.17±4.38)岁;选择2018年(风险管理后)患者183例,其中男性101例、女性82例,平均年龄(51.93±4.51)岁。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本院于2017年5月在手术室实施风险管理。查阅手术记录和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对手术护理中发生的护理缺陷进行归类分析,查找原因,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进行风险管理。

1.3 观察指标

比较风险管理实施前(2016年)、风险管理实施后(2018年)护理缺陷发生情况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输入SPSS 17.0软件包,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风险管理实施前后护理缺陷发生情况

风险管理实施后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风险管理实施前后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施后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72%(177/183),实施前为87.15%(156/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5,P<0.05)。

3 讨论

3.1 护理缺陷分析

本院手术室风险管理实施前护理缺陷发生率为3.02%,低于丁冯喆[2](9%)、朱丽敏等[3]的(13.04%)报道,高于卢璐[4](0.35%)报道。护理缺陷表现在管理制度、人员、设备方面。1)安全管理制度方面:手术室护理人员不足,手术连台、工作超负荷使手术室护理工作仅能满足日常需求,无法对每名患者都做到精细化、细节护理,为护理安全埋下了隐患。高能级护理人员数量相对不足也会影响手术室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5];手术排班制度不科学,工作连轴转,使护理人员容易产生疲惫情绪,进而对护理质量产生影响;交接班制度不完善,容易产生护理缺陷[6];操作制度或流程不完善,使护理人员操作不规范或存在盲目性,均可能影响手术效果;不良事件上报制度不完善,发生护理差错时,部分护理人员不及时上报,可能会错过最佳处理时机,影响患者预后。2)人员方面:表现在部分护理人员专业素质不强、缺乏责任心。尤其是新入职护士未经过规范化培训就匆匆上岗,缺乏手术室护理安全意识和工作经验,不能与手术医生很好地配合,导致错误频发。部分护理人员工作缺乏责任心,未严格执行核对制度,可导致弄错药物名称、弄错患者血型等。3)设备方面:手术室设备长期使用存在故障,未及时进行检修,影响手术开展。手术室部分设备噪音明显,容易引起医护人员烦躁情绪,影响手术开展。

3.2 防范措施

3.2.1 构建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体系 1)完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手术室人员管理、排班、消毒隔离、无菌操作,物品的管理、保存、摆放、核对、清点,手术设备的检查和维修,工作考核、护理文书等制度,同时制定各项工作流程,明确各项操作规范,为护理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2)质量控制:安全管理小组定期组织人员对护理安全工作进行检查、汇总、评价、反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提出整改措施,督促相关人员落实整改。对典型问题在科室会议提出,提醒全体护理人员引以为戒。定期对手术室的室内环境进行检测,保证洁净度,严格控制空气内的灰尘数。

3.2.2 加强人员培训 1)专业素质培训:专业知识掌握情况是护理人员能否胜任本职工作的重要前提。培训是提高其理论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方法。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定期对手术室护理人员根据不同学历和不同工作年限进行分层次培训[7]。对低年资的护理人员重点进行护理基础操作技能、常规操作配合、手术室医疗设备和物品的摆放、设备使用和保养、手术记录文件的书写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其对业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对高年资的护士应重点进行急救知识、技能和流程、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其急救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进手术设备和医疗器械时,应及时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其用法及保养知识。2)风险意识培训:通过讲座、发放书籍等方式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风险培训和安全警示教育,内容包括职业防护、身份识别、院感防控、药物事件、器械清点执行、跌倒防范、输血安全、护理差错、病理标本留送、手术器材安全运转等,以避免各个环节存在的相关护理安全隐患。同时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责任心,加强自我保护,要求其在工作中认真严谨,严格执行各项制度、流程,解释病情时要以科学的态度,签字手续要完善,及时准确记录手术护理过程。强调规范化、精细化护理理念,以规避护理意外。3)严格执行不良事件上报制度:鼓励护理人员一旦发生不良事件应按照相关流程积极上报,同时做好记录,并及时对报告数据进行分析,查找原因,提出整改和处理措施反馈给流程护理人员。安全管理小组定期组织人员利用各种先进的分析工具对容易发生的护理缺陷的可能性、频率、严重程度等进行分析[8],查找原因和发生流程,从根源进行改善,并告诫全体护理人员避免再发生同类事件;还应定期查找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挖掘安全隐患,制定预防措施,以持续改进护理质量。4)做好护患沟通:术前通过访视手段,提高患者对手术过程及安全性的正确认知。患者进入手术室,护理人员要对患者一般情况、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对紧张、焦虑者进行宣教和心理疏导,调节好室内温湿度,使患者处于舒适状态,同时做好家属的安抚工作。麻醉过程中,可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分散其注意力。麻醉后,协助患者调整到手术的正确体位,做好术中保暖和遮挡工作。术中端正工作态度,做好本职工作,需要谈话时尽可能地压低音量,对局麻者做好安慰工作。

3.2.3 加强设备管理 完善手术室设备管理制度,建立事故责任追究制度,所有设备均建立电子管理档案,专人管理,定期检修,急救设备至少每月做1次检测、一般医疗设备至少每季度1次。手术前做好调试,使其处于待机状态。对新进设备做好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使用熟练掌握设备的使用方法。

4 小结

手术室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手术能否顺利开展、手术效果、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护理质量是手术室工作的重要内涵,是重中之重。做好手术室的质量管理,以保证患者安全和手术室环境、医疗设备的安全,是手术室管理人员永恒的工作主题和永远追求的目标。

本研究中,通过对本院手术室近年来发生的护理缺陷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进行风险护理管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风险管理从制度建设、人员保障、设备安全方面规避了护理工作中需要重视的每个环节中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保障了每个环节的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护理缺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郭小花,沈琦,刘玉姣.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06):1-4.

[2] 丁冯喆.风险护理管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6,14(28):2990-2992.

[3] 朱丽敏,张慧.手术室护理缺陷的风险及防范措施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7,02(11):157.

[4] 卢璐.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常见缺陷及差错的应对方案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18):2490-2492.

[5] 丁秀珍,丁巧,陈虹.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2018,04(03):127-129.

[6] 徐艷,木培千.程序化交接班制度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实施体会[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09):63-65.

[7] 何晓静.颅脑损伤开颅手术的手术室零缺陷护理实践及体会[J].当代护士,2018,25(07):143-145.

[8] 陈伟丽,程锐,柳王美,等.手术室安全管理中护理缺陷的分析与防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10):160-161.

猜你喜欢

防范对策手术室
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手术器械预处理在手术室的应用
手术室护士压力源及应对策略研究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我的好奇心
儿科护理细节中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与防范对策
油田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与防范对策
浅析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潜在洗钱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