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人性化护理在晚期肿瘤患者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0-12-23鞠秀波徐蕾张春艳白雪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21期
关键词:疼痛护理人性化护理应用效果

鞠秀波 徐蕾 张春艳 白雪

【摘 要】 目的:分析研究人性化护理在晚期肿瘤患者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8例晚期肿瘤患者开展本次研究,纳入时间为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所有患者通过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分别为參照组29例和研究组29例。其中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疼痛程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焦虑(HAMA)评分和抑郁(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6.55%,比参照组的79.31%高,差异的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在晚期肿瘤患者疼痛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心理状态,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同时提升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晚期肿瘤;疼痛护理;应用效果

肿瘤是指在致瘤因子的影响之下,机体内部的局部组织细胞发生增生现象而由此形成的一种新生物,该新生物又被称之为赘生物[1]。疼痛是晚期肿瘤患者常出现的临床症状之一,有具体研究表明,在临床上有超过75%的晚期肿瘤患者会伴有疼痛的发生,其中剧烈疼痛的患者比例可高达52%[2]。注重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疼痛感,对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主要以晚期肿瘤患者为中心,就人性化护理在其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58例晚期肿瘤患者开展本次研究,纳入时间为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所有患者通过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分别为参照组29例和研究组29例。其中参照组有男15例,女14例;平均年龄为(60.35±5.78)岁;癌症类型:5例结肠癌、8例食管癌、9例肺癌、7例其他癌症。研究组有男16例,女13例;平均年龄为(60.79±5.34)岁;癌症类型:4例结肠癌、9例食管癌、10例肺癌、6例其他癌症。对两组患者的线性资料进行对比,其组间差异未呈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该组患者给予常规化护理,主要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以WHO所提出的三阶梯止痛原则为基础对患者进行疼痛护理,给予患者用药指导等。

1.2.2 研究组 该组患者则以常规护理为基础给予人性化护理,主要内容有,1)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的与患者之间多交流多沟通,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情绪并对其进行有效疏导;善于倾听患者的心声,对患者提出来的疑问进行及时的解答等[3]。2)亲情护理干预:做好患者家属的护理工作,由家属带给患者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给予患者社会上的支持,减轻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等。3)人文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的兴趣,组建适当的娱乐活动,例如读报、音乐、阅读以及下棋等,从而进一步缓解疼痛。4)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持续性的健康教育,包括肿瘤相关知识、医护方法、镇痛药物的用法用量等,以提升患者的依从性,提高预后效果。5)疼痛护理: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在护理实施前查询文献资料,掌握癌痛的特点、护理重点等,以便给予患者针对性疼痛护理。在患者疼痛可以忍受时帮助其进行肌肉按摩,从大鱼际肌按摩到背部,从右肋间隙按摩到腋下,帮助患者放松肌肉,减轻酸痛感。

1.3 观察指标

通过汉密顿焦虑、抑郁(HAMA、HAMD)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HAMA评分、HAMD评分均与护理效果成反比例关系;通过Numerical Rating Scale分级法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四个级别分别为无效、轻度缓解、部分缓解和完全缓解,其中(部分缓解例数+完全缓解例数)/总例数×100%=疼痛缓解总有效率。对两组患者展开护理满意度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护理技巧、沟通技巧、护理态度、专科知识等,采用百分制,分值越高满意度越高,<60分表示不满意,60~89分表示较满意,≥90分表示非常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统计处理选取SPSS 18.0软件,应用t检验,计量资料通过(±s)代表;应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通过%代表,当组间差异性表现为P<0.05时,证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HAMA)评分和抑郁(HAMD)评分基本一致且组间比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焦虑(HAMA)评分和抑郁(HAMD)评分均低于参照组且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总计28例晚期肿瘤患者对护理满意,占比96.56%;参照组总计23例晚期肿瘤患者对护理满意,占比79.31%,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

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干预后无效、轻度缓解、部分缓解和完全缓解的例数分别为1例、2例、10例和16例,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89.66%;参照组患者干预后无效、轻度缓解、部分缓解和完全缓解的例数分别为4例、6例、10例和9例,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65.52%;研究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且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χ2=4.858,P=0.028)。

3 讨论

肿瘤在临床上被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种类型,其中恶性肿瘤有着极高的风险性,特别是晚期肿瘤更是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影响[4]。晚期肿瘤患者在临床上常见的临床症状有无力、贫血、食欲不振、消瘦、发热以及严重脏器受损等,会对患者其他身体部位的健康产生极大的威胁。

人性化护理是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改变而发展和成熟的一种护理技术,打破以往临床上被动护理的局面,转换为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5]。人性化护理以常规护理为基础,提升对患者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等各方面护理的关注度,是一种综合化、系统化的护理模式[6-8]。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晚期肿瘤患者疼痛护理中,从心理护理、亲情护理、人文护理、健康教育护理等多个方面展开护理服务,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具有丰富化的、个性化的、多样化的护理体验[9-11]。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HAMA)评分和抑郁(HAMD)评分基本一致(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焦虑(HAMA)评分和抑郁(HAMD)評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总有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总护理满意率比对照组高,分别为96.55%和79.31%,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有利于优化晚期肿瘤患者疼痛的护理工作,有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在晚期肿瘤患者疼痛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心理状态,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同时提升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邢伟华.优质护理在肿瘤晚期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7,(04):88-90.

[2] 祝毅,张伟.优质护理服务对结肠癌晚期患者疼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9(06):902-905.

[3] 张秋余.对肿瘤晚期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后对其疼痛的影响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17(22):120-121.

[4] 仁增卓玛.临终关怀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疏导作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06(92):113-114.

[5] 汤慧玲.阶段性疼痛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疼痛感知水平的影响[J].健康研究,2017,37(05):500-502,506.

[6] 李会玲.临终关怀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管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0,26(01):152-153.

[7] 高蓉,侯艳.临终关怀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疏导的效果[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2019,03(03):108-109.

[8] 陈凤.临终关怀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疏导作用探讨[J].系统医学,2019,04(02):169-171.

[9] 李龙娣.临终关怀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疏导影响研究[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06(01):130-131.

[10]陈春花.临终关怀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疏导作用评价[J].饮食保健,2018,05(44):91-92.

[11]张赢.临终关怀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疏导作用[J].保健文汇,2018,(08):147.

[12]陈欣玉,廖明静.临终关怀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疏导作用[J].心理医生,2018,24(15):274-275.

猜你喜欢

疼痛护理人性化护理应用效果
疼痛护理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应用效果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依从性的分析
外科术后疼痛护理干预的施行意义评价
骶神经阻滞复合全麻行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后疼痛护理体会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疼痛护理管理在肛肠科病房应用后的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