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视域下受众审美体验之变迁
2020-12-23熊玮
熊玮
摘要:媒介作为人类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影响和促进了受众审美观念的变迁。不同媒介环境下,受众的审美体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传统媒介时代,受众的审美体验较单一,以语言、文字为主;新媒介时代,受众的审美体验则更多样化,以视觉、听觉、触觉为主。受众审美体验的转向催生了学者对审美取向的进一步研究。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信息量剧增,受众审美观遭遇到新挑战,由此如何平衡新媒介的发展与受众正确审美观的形成值得深思与探讨。
关键词:媒介 审美 变迁 融合
所谓媒介,在传播学意义上是指存储和传播信息的物质工具。美国传播学者威尔伯·施拉姆在《传播学概论》一书中说:“媒介就是传播过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从社会变迁与媒介发展的维度看,17世纪工业革命以前,媒介发展主要以口头传播和文字传播为主;20世纪50年代~80年代中期,印刷媒介高度普及,报纸、书籍、杂志等媒介相继出现;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电子媒介、网络化传播技术突飞猛进,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前所未有的信息时代。随着大众媒介的不断优化,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和审美体验也在无形中发生着巨大变化:美与丑的评判标准,有温度的手写体与冷冰冰的印刷体,深度阅读与走马观花式阅读,深层次思考与表面化、庸俗化享乐等等都在对比中悄然发生变化。这些无不说明在高科技的发展为受众带来快捷、方便、直观的审美体验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审美失范、审美危机等问题。因此,结合媒介发展与受众审美现状,分析不同媒介对受众审美观念、审美价值的影响,找到其中的契合点,取长补短,对培育大众积极健康的审美观尤为重要。
对“审美”的界定
“审美”是一个很宽泛的术语。要明确“审美”的概念,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美”。“美国之父”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认为“美是感性认识的完善,感性认识的完善就是美”;沃尔夫认为“美是感性认识到的完善”。由此可见,“美”是一种感性认识、一种情感体验。而关于“审美”的定义,我国学者有如下论述:“审美是人类感知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社会、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审美是个人的感受,个人真实性的还原,让审美回归于真实。”综上可见,审美是主客体双方之间的一种肯定性的情感体验。由此衍生出了审美体验、审美情趣、审美价值等一系列与审美相关的术语,它们共同揭示着审美主客体双方在审美活动过程中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创造的关系。
厘清审美的定义,找出审美概念中的核心要素,发现审美过程中主体和客体间的关系有助于分析当代受众在不同媒介视域下滋生出不同审美体验的成因。一方面,全新的技术发展给受众以全新的生活场景,海量的信息可以让受众根据自己需求轻松自由选择,“5G+VR”将满足其超越时空、超越现实的审美体验,被动审美在迅速转换成主动创作,延伸人类对信息感知的同时,也加深了人们对美的内涵的再创造。另一方面,技术的发展也给受众传统的审美观念带来了不小冲擊,受众的话语权得到空前释放,交互式传播模式凸现,由此信息垃圾、色情诈骗、信任危机等问题层出不穷,浅显化、泛娱乐化、低俗化的媒介景象以及轻而易举就能够获得的“拿来主义”观念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削弱了大众的价值判断,使人们对深层次的审美感知、审美评判、审美本真的追求显著下降,审美泛化现象日益明显。
媒介发展与受众审美体验的变迁
任何一种媒介的产生与发展都和当时的历史背景、人类生活方式、社会文明程度紧密相连。农业社会时期,人类以小规模、部落生活为主,以口口相传的形式进行信息传播,也辅以烟火、结绳记事等传播方式,随后逐步出现文字记载。于是语言和文字这两种很简单的传播工具成为当时最主要的传播媒介。工业社会时期,印刷术迅速发展,以报纸、刊物等为主导的印刷媒介开始盛行,为方便人类传播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信息社会时期,高速发展的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使信息的传播范围、传播速度、传播形式发生了质的飞跃。人们在每一次媒介变革过程中,其行为方式、情感表达、思想观念等方面也会随之发生新的变化,受众的审美体验、审美取向等也会呈现出新的特征。
口语传播。语言是人类历史上使用的第一个传播媒介,是最初始,也是最重要的传播媒介。口语传播也就成为人类信息传播发展史上第一个发展阶段,该阶段也称为“口口相传”时代。该时代主要是通过人与人之间近距离的口头交流进行信息传递。因为声音符号转瞬即逝,所以对口语的记录和保存都相当困难,信息传递效果较差。但这并没有影响那个时代的人类对美的追求,通过口语交流,他们也形成了自己的审美判断,只是那时受众的审美观相对于今天而言,是不成体系,尚不明晰的。
《诗经》就是百姓间口口相传而形成的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国风·秦风·蒹葭》就充分体现了口语传播时代的语言之美。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该诗大意为: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这种脍炙人口的语言直抒胸臆,表达真挚、质朴又感情丰沛,千年相继,口语流传,给人一种诗意想象的空间和诗意想象的美。可以说诗中传达了诗人追寻思慕的人的情绪,也可以说诗中表达了更多象征事件,这些都难以确认了。茫茫芦苇、白露成霜,伊人难寻,水之一方……一种美感油然而生。口口相传虽然难以记录其作者、语意、语境,难以保证语言的准确性,但就现在保留并呈现出来的语言,其难以琢磨,忽明忽暗,似是而非的感觉又恰恰体现出了口语传播时代语言的语意美和朦胧美。
文字传播。文字是人类发展史上使用的第二个媒介(这里探讨的“文字”以手抄文字为主体媒介)。文字传播也就成为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二个阶段。文字传播实质上是语言传播的译文,把语言的有声表达记录下来即成文字。文字媒介是语言媒介的延伸和变形,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手抄下来,就可以传播到很远的地方,并可以长久保存下来。文字传播时代的受众审美应该是体验文字之美,直触心灵。
以本雅明《作品与画像》著作中的一段话为例。“一个人誊抄一本书时,他的灵魂会深受感动;而对于一个普通的读者,他的内在自我很难被书开启,并由此产生新的向度。中国人誊抄书籍是一种无与伦比的文字传统,而书籍的抄本则是一把解开中国之谜的钥匙。” 从本雅明的这段文字中,我们发现,手抄文字能够让人们慢下来,细细体味文字的内涵、用意,给人们以思考,感动心灵,丰富受众的审美情趣。同时,手抄文字也是受众审美本真性的再现,在抄写过程中的书写之美或是涂涂改改都使文字具有了生命的灵性。正如铁凝在《用右手写字》一文中谈到电脑写作与手写的区别时指出的那样:“我欣赏电脑带给我的各种方便,但当我稍一离开键盘,便按捺不住地仍然想要拿起笔。我喜欢面对一沓白纸写字;我喜欢纸上的汉字有人手塑造的痕迹,有写字人的呼吸、体温,有漏洞、犹豫、拿不定主意的涂改、不夠漂亮的字的排列,也许还有潦草。眼泪有时也会洇湿字迹的,很难看的一团,但是真。”文字的美学化可见一斑。她守护着传统文化,反映着时代的更迭与审美价值观的变迁。
印刷传播。印刷术的兴起使印刷成为第三个媒介。印刷传播也成为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三个阶段。报纸媒介是印刷时代的重要产物,也是重要的传播载体,以刊载时事政治、经济新闻、新闻简讯、长篇通讯、深度报道、连续报道为己任,定期向公众公开发行。报纸普遍具有版式灵活、印刷精美、内容丰富、易阅读、易保存、可重复等特点,还兼备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
以《人民日报》为例,其版式设计更趋合理,分为头版、要闻版、评论版、社会版、理论版、生态版、经济版、广告、综合版、文化版、国际版、产经版、消费版、副版等多个版面,以多角度、丰富的内容满足了不同受众群体的广泛需求。首先受众可以拿起报纸,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栏目或者关注的新闻事件进行愉悦式阅读,感受字里行间的温度。
其次,高清的图片给人以视觉冲击,它不仅是对文本的补充说明,也让受众体验到独特的静态视觉之美。
2019年5月22日《人民日报》要闻4版刊登:
自信乐观迎高考
5月20日,河北邯郸市邯山区第一中学高三学生在操场上做游戏。高考将至,多地学校组织高三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减压”活动,以自信、乐观的心态迎接高考。
这则消息,寥寥数笔,配以下面图片,形象生动,仿佛能听见高考的加油声,让人们感受到积极进取的力量,看到师生对于高考必胜的信心,场景暖心,催人奋进。受众在阅读消息的不经意间,图片独有的视觉美直触心底。
再次,报纸刊载的深度报道、连续报道有助于引发受众对新闻事件的持续关注,对新闻背后的故事进行深度解读。《人民日报》2019年6月30日刊载的《青春之花,绽放在扶贫路上——缅怀广西乐业县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这则通讯就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共产党员黄文秀同志在扶贫路上一心为民的点点滴滴。读者为黄文秀同志不断拼搏的精神所感动,发表了大量的评论。受众手捧着报纸,翻看着版面,映入眼帘的是生动的图文,扑鼻而来的是铅墨味的余香。这一系列的感官体验,专注、深度的阅读之美跃然纸上。
电子媒介传播。电子媒介是运用电子技术、电子技术设备等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以广播、电视为主体,其高速、远程、生动、形象等传播特点使电子媒介传播时代成为人类传播史上的第四个阶段。
广播是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符号的传播媒介,也是最早普及的大众电子传播媒介。主播人采用口语化、简洁明了的播音方式,配以背景音乐进行广播,其声音柔和,优美动听,让受众备感亲切自然,听觉之美成为广大受众这个阶段的主要审美体验。
电视是用电子技术传递声音和活动图像的传播媒介,是电子媒介传播时代最核心的媒介。它集合了图、文、声、光、电等功能于一体,能够全方位、立体化、同步地为受众生动、直观、快捷地展示生活场景,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但是电视节目是经过编导精心策划的,素材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不一定完全是生活的真实再现,且内容是通过电视屏幕传递出来的,所以受众在此过程中只能被动接受自己所看到的景象,不能互动、不能跨越,更不能进行二次创作,其单向传播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受众的想象和自由,受众始终处于最初期的感官感知,而未上升到精神层面,受众这种沉默的距离式审美是电视媒介时代最真实的写照。
网络媒介传播。网络媒介是电子媒介的又一次大升级,是一种利用网络技术、数字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等渠道,以电脑、手机为终端,对声音、图像、文字和数据进行综合快速处理并互动传输的综合性媒介。及时性、海量性、互动性、全球性、多媒体性、新媒体性是其主要特征。
网络传播使人类进入了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只要手拿一部电脑或一部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浏览信息、观看视频、上传图片、发表评论、互动交流等。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介技术,其共享与互动性将审美主体从以往被动接受的角色中解放出来,使审美主体获得了被动接受与主动创作的双重身份,一定意义上颠覆了主体以往感知世界的方式。多感官的刺激和开放多元互动的审美体验让受众沉浸式的享受得以实现。与此同时,信息的泛滥化、新闻的庸俗化、图片的虚假化、视频的娱乐化等又使受众的审美范围扩大化,审美内容虚薄化,审美感官弱化,审美内涵浅表化,积极的审美价值观正在逐步消解。正如本雅明所说:“现代机械复制技术给传播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有力地冲击着以维护独特‘灵韵为宗旨的传统传播方式,并开创了以大量‘复制为标志的新的大众传播方式。”
媒介发展与受众审美体验的博弈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和促进了传播媒介的进步,各种新兴媒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在激烈的媒介市场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大众的视听方式、读写方式、话语模式、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等。丰富的传播内容、便捷的获取方式、强劲的视听冲击以及高效直观的感官体验开阔了受众视野,打破了受众认知局限,提升了受众文化素养,拓宽了受众审美广度,使媒介真正成为人的器官的延伸,这是时代进步的最好体现。受众的审美体验也在媒介发展过程中逐步提升,从最初的“意会语言美”过渡为“品味文字美”,发展为“体验阅读美”,转向为“享受视听美”,上升为“沉浸互动美”。臆想、感触、理解、观感、互动是受众审美变迁的最好概括。但是,现实生活中的受众审美取向并非是这样简单的直线上升的过程。伴随着媒介的发展,受众在审美体验中也不乏冗杂语言、垃圾文字、浮光掠影式阅读、视听泛化、追求猎奇、低级享乐等审美危机。这些现象严重背离了媒介技术发展给人类带来高品质生活的初衷,对传统审美取向构成了巨大挑战,如何在尊重媒介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找寻审美原本的精神内涵,回归审美本来的精神向度,寻求受众审美体验与媒介技术发展之间的融合共生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加强媒介传播内容建设,塑造正确的审美价值观。纵观媒介发展史,不难发现,相对于传统媒介时代,新媒介时代的受众群体呈年轻化趋势。某种程度上,年轻化受众群体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这就需要媒介在传播内容上多下功夫,去除色情、暴力、低俗、虚假、负能量的信息传播,积极宣传正能量,弘扬主旋律,放弃一味迎合受众的想法,挖掘传播内容的文化内涵,坚守传播内容的精神实质,发挥新闻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积极塑造受众健康向上的审美价值观。
客观看待媒介技术的发展,坚守审美本质。媒介技术的发展对受众审美价值观的形成做了有效补充和延伸,同时也给受众审美道德伦理的缺失提供了空间。一味鼓吹高科技的发达而忽略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显然是不理智的。当前,应该充分利用媒介技术的优势,丰富审美体验,反思审美形式化,发掘新的审美元素,挖掘审美本质,完善审美意识,拒绝迷失精神的美,让审美回归“真善美”。
开展审美教育,培育受众审美情趣。在媒介视域下,开展广泛的审美教育是引导受众审美认知、培育受众审美情趣的有效举措之一。新的媒介环境下,丰富的媒介资源和开放多元的媒介视角为审美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为进一步研究受众审美体验、审美价值、审美情趣等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受众在学习实践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素质,在泛信息时代,能够辨别信息真假,主动接受积极向上的审美文化,自觉抵制丧失伦理道德的审美倾向。受众要针对不同媒介的新特点,认真研究反思审美变化,在思考对比中培育自己高尚的审美情趣,找到媒介发展与审美变迁的融合点,实现审美教育的现实目的。
传统媒介的弱化和新媒介的迅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受众传统的审美取向,改变了受众的审美评判。媒介发展与受众审美变迁的博弈表现出时起时伏的不平衡状态,这既是新媒介环境下受众发展的全新机遇,也是严峻挑战。正视两者间存在的问题,不断创造出新的融合形式和方法,引导正确审美价值观的形成,对于审美价值回归以及重塑时代精神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作者单位: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美]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2][德]鲍姆加登.美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3][美]沃尔夫.经验心理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4]路由,蒋金墨.受众审美阈值的提升与视频广告设计的新变[J].美术教育研究,2015,(15):95-96.
[5]刘昊.大数据视野下传媒受众审美的嬗变[J].新媒体研究,2018,4(17):9-10+23.
[6]本雅明.本雅明:作品与画像[M].上海:文汇出版社,1999.
[7]付丽.试析新媒介技术影响下的审美嬗變[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11):63-68.
[8][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