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隋唐两京地区墓葬出土瓷器类型及特征
2020-12-23范美祺
范美祺
摘 要:中国隋唐两京地区的墓葬出土瓷器大部分都是与生活、工作紧密结合而出现的,其中陶器占据了大部分,瓷器的数量同样很多,大体可以分为罐、碗、注子、唾壶等。文章针对隋唐两京地区墓葬出土瓷器类型及特征进行探究,提出其存在的差别。所得出的结论对接下来的研究很有帮助,可以看作是重要理论基础。
关键词:隋唐;两京;墓葬;出土瓷器
1 隋唐两京地区墓葬出土瓷器的类型
根据罐有无系(耳)可以将罐类分为A、B两个型,结合罐的口部形态及腹部的样式,又可以分为Aa-Ae及Ba-Bd几个类别,主要区分点在于其是否有系(耳)。
A型为带系罐,根据口部特征可分为5个亚型,Aa是四耳罐,主要呈现出小口、小底的特点,其中Ⅰ式系主要有桥形耳和复式泥条耳两种,以西安东郊李椿夫墓出土的器物最具代表性。Ⅱ式主要是耳部的变化比较有特点,大部分都是复式的,桥型耳变少。最具代表性的是唐昭陵新城长公主墓出土的器物。Ⅲ式耳为泥条形,桥型耳绝迹。
Ab为双系罐。Ⅰ式的大部分都是单体泥饼形。Ⅱ式的耳分桥状和泥条状。在口部大小上出现两种分化,一种是延续了Ⅰ式的样式,一种则呈现出分口相对比较大的特征。Ⅲ式为小直口的样式,口部变长,腹部变细,此类以洛阳北郊晚唐墓出土的器物为代表。
Ac为三系罐,耳为复式泥条耳,直口,小底,假圈足,和Aa在外部特征上比较相似。
Ad为六耳罐,耳大体都为三角形,圆肩,腹部向下微微内收,平底。李静训墓出土的器物最具代表性。
Ae为八耳罐,直口,耳有四个方型耳、四个圆形耳,平底,腹部有底平线外移,大多刻画纹饰。
B型都是无系罐,按腹部造型可分为4个亚型,其中Ba型为鼓腹,小口,口部多卷沿,分平底和假圈足。Ⅰ式个别有塔形纽盖及假圈足,平底居多。Ⅱ式带盖,大部分都是平底或假圈足。
Bb型为弧腹,小口,圆唇。体型修长,平底较多,少数假圈足。Ⅰ式无盖,颈部小而短,肩部不明显。Ⅱ式颈则相对更短,最大径在腹部上部,下腹的整体收缩程度比Ⅰ式大。Ⅲ式带盖,颈稍变高,圆肩。
Bc型为收腹罐。呈现上部小、下部大的特点,两端较大且腰部内收。底部齐平。
Bd型是桶腹罐,口微敞,圆唇,溜肩,深腹,平底且大部分都是向内凹。
2 隋唐两京地区墓葬出土瓷器的特点
2.1 隋代两京瓷器的特点
隋代时间是公元581—617年,总共延续了37年之久。目前考古挖掘出土有瓷器的纪年墓共7座,这些墓中出土的文物数量最多,质量较高,具有代表性。共出土瓷器40件,推测隋到初唐瓷器有17件。在已经出土的瓷器中,罐、俑的数量相对较多,除此之外还有瓶、壶、唾壶、灯、碗等。
从器类上看,罐类的数量相对较多,占据总数的1/4左右,这个时期的瓷罐陪葬品相对较多。俑类所占比例也相对较大,不过9座隋墓中有1/3没有出土这类物件,可以看出俑类算不上是主要陪葬品。其他数量相对比较少的物件则属于偶见器类。
从整体的颜色和装饰风格上看,其中青釉瓷有18件,白釉瓷43件,这两类占据了较多的数量。在釉色方面,白釉不太纯净,存在偏色,有偏黄或偏青等多种特征。整体的装饰相对比较精美,无论是花纹设计还是几何图案装饰都十分多样。特别是李静训墓出土的文物最具代表性,大都反映出南北朝瓷器的特征。
2.2 初唐两京瓷器的特点
首先,需要在数量上作出相应的研究,初唐是指公元618—683年的66年,时间段大体为唐代建国直到唐高宗在位时期,这一阶段出土瓷器的纪年墓达19座,出土瓷器90件。属于初唐的墓葬有22座,推断隋至初唐的墓葬有26座。22座初唐墓葬出土瓷器74件,推断隋至初唐的墓葬出土瓷器71件。其中罐、碗、俑的数量相对较多,此外还包括瓶、壶、盘、钵等其他物件。
从器类上看,这一阶段出土瓷器相对较多的是罐、俑、碗、壶四类,其中罐、碗、壶的出土较有规律,俑类出土的数量也相对较多,但并不普遍,因此无法算为本阶段的主要器类。随葬品中其他物件比如盘、唾壶、钵、杯、砚等出土的数量相对较少,并无规律,可以看作是偶然出土的器类。本阶段相比上个阶段,整体上碗的出土数量大增,器类也更加丰富。
从釉色上看,白釉瓷器61件、青釉瓷器41件。从整体可以看出,白瓷已经打破了相持的局面,成了瓷器中最重要的类别。
2.3 盛唐两京瓷器的特点
盛唐主要指公元684—741年的58年,在历史上主要是从武则天执政时期直到唐玄宗开元年间,其中出土瓷器的纪年墓有27座,推测为盛唐的墓葬有32座,断定为初唐到盛唐之间的墓葬有8座。而断定为盛唐到中唐的墓葬有6座,整体上纪年墓出土瓷器有113件,推断为盛唐墓葬出土的瓷器159件,断定为初唐到盛唐墓葬出土的瓷器共计30件,断定为盛唐到中唐墓葬的出土瓷器7件。在这些器件中,罐、俑、碗的数量相对较多,此外壶、盘、器盖等数量也有所上升。
结合器类来看,本阶段所出土的瓷器以罐、碗、盘为主要器类,三者占据了整体数量的2/3左右。壶、俑类和器盖等出土数量也明显增多,可看作是普遍规律。由此可以看出,在器类上本阶段器物整体的丰富度得到明显的提升。
从釉色及装饰风格上看,青釉瓷器有42件,白釉瓷器有69件,和上一个阶段的情况相差不多,两类瓷器在总数中所占的比例有所下降。从质地来看,釉色相对比较纯净。从外貌特征上可以看出隋代时期的基本样式已经消失,已构建起专属盛唐时期的风格,无论是雕花工艺还是彩绘艺术上都有所不同,这正是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
2.4 中唐两京瓷器的特点
中唐主要指公元742—805年的64年间,所对应就是唐玄宗天宝年间到唐德宗的真元年间,出土瓷器的纪年墓总共有20座,断定为中唐的墓葬有18座,断定为盛唐到中唐的墓葬有6座,断定为中晚唐的墓葬有30座,可以确认为中唐的墓葬有38座。其中纪年墓出土瓷器73件,是整体墓葬中出土瓷器数量比较多的,在所有的出土文物中,罐、碗的数量占据绝对优势。
从器类上看,本阶段和上个阶段有很大的区别。在之前的几个阶段中,无论是初唐还是盛唐的出土瓷器品级皆高,数量也相对较多,到了中晚唐时期,墓葬整体向平民化的特点迁移。很多平民墓中出土的文物数量较少,这也是瓷器整体总数减少的主要原因。此外,在本阶段还出现了豆、茶托等新的器类。从釉色上看,白瓷釉69件,青瓷釉21件。此外,黃瓷釉和酱瓷釉也与前几个阶段有所区别,很多黄瓷釉都出现明显的偏色。在整体设计上,对实际风格和具体加工的样式都进行了简单处理,无论是雕刻工艺还是花纹的样式、构造都比较实用,没有过于浮夸。
2.5 晚唐两京瓷器的特点
晚唐主要指公元806—907年的102年间,也就是唐宪宗至唐朝灭亡的时间段,这一阶段出土瓷器的纪年墓有30座,可以断定为晚唐墓葬的有23座,断定为中唐到晚唐墓葬的有19座。整体上纪年墓出土瓷器达122件,断定为晚唐的墓葬出土瓷器54件,断定为中晚唐墓葬的出土瓷器55件。
从数量上看,罐的出土数量有所增加,不过碗所占的比例却大幅减少,俑的类别增加。特别是河南陕县所出土的12件俑,提升了俑的数量。除此之外,整体上区别不大。
从釉色和装饰风格上看,白瓷釉瓷器52件,青釉22件,仍可看出白釉瓷占绝大多数,不过比例也有所下降,整体都呈现出十分明显的生活的气息。
3 结语
隋唐两京地区所出土的瓷器类型随时间的迁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具有各个时代独特的特色,这与社会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存在直接的联系。
参考文献
[1]徐斐宏.洛阳唐初黄釉俑试探—兼论洛阳唐初墓葬文化之渊源[J].中原文物,2019(2):101-108.
[2]李静杰,相宛升.枣形腹、石榴形腹细颈瓶与梨形腹束颈瓶的谱系[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7(1):6-26+160.
[3]王禹浪,程功.大凌河流域隋唐时期营州历史与文化研究综述(二)[J].大连大学学报,2013(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