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语言与小学语文的衔接教育探究

2020-12-23李瑞娜

新一代 2020年15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

李瑞娜

摘 要:作为母语的语言教育,是幼小衔接教育的重要内容。学前语言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有着必然的联系,但又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探究学前语言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教育规律与科学方法,使学前语言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形成一种相互融通、相互协调发展的教育环境,才能让儿童的语言学习得到优质可持续的发展与提升。

关键词:学前语言;小学语文;衔接教育

学前语言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有着必然的联系,但又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当前,在幼儿语言教育中存在着语言教育内容前移、教育方式小学化、教育要求随意拔高的现象,造成了幼小语言教育的过渡混乱,不但增加了幼儿语言学习负担,还降低了幼儿语言学习的兴趣,十分不利于幼儿语言教育的科学有序发展。如何科学、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幼小语文教育衔接的顺利进行,幼儿教师担负着更多的教育责任,也成为幼儿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学前语言教育与小学语文教育的不同

通过对幼儿语言大纲与小学课程标准的对比中,不难发现幼儿园语言教育更多的是注重培养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注重培养幼儿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感知认识、情绪体验和口语表达,逐步培养幼儿对语言学习的兴趣;而小学语文教育仅在阅读与语言交际方面就加大了孩子们对词汇量的掌握,在情感方面也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不仅如此,小学语文教育还注重学生在识字与写字、写话、综合性学习等方面的培养。其次,從学习内容相比较,学前语言教育注重孩子对语言的感知、体验与口语表达等,培养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而小学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幼儿在拼读、笔画、单词方面的学习。再次,从学习途径相比较,学前语言教育主要通过语言活动、语言游戏的方式促进幼儿对语言习得,语言活动以各种渗透教育为主要途径,小学语文教育则更多是注重语文学科系统知识——听、说、读、写知识的传授与学习。最后,从学习品质相比较,学前语言教育强调的是对幼儿在兴趣、态度、习惯等方面的养成教育,并非语言知识的系统化学习,而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从知识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价值观各方面的要求更高也更为全面。

二、适应性教育实践是关键

由于小学语文教学是有组织的课堂教学,从幼儿园进入小学课堂,儿童会表现出缺乏语文学习兴趣、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语文学习主动性差等不适应现象。也就是说,幼儿园语言教育要在教学组织形式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变化,对于大班幼儿适当地采取组织性课堂教学,开展短课时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必要的适应性教学实践,以提前培养幼儿的学习注意力、参与有组织的课堂学习。开展幼儿有组织的自读活动,如早期阅读活动,可以以绘本阅读为主,通过幼儿对文字、符号、标记、图片、影像等材料的认读、理解和运用,对幼儿身心施加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学习组织活动,以期能促使幼儿能够提前形成自我约束能力,适应小学课堂教学要求。阅读作为幼小衔接点,做到有效衔接,还需通过改革贯通幼小阅读教学。贯通幼小阅读教学,需要从当前幼儿园阅读教学和小学阅读教学同时着手,改革目前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实践中目标不清晰;阅读活动与讲述活动、文学作品活动等界限模糊;阅读活动给予儿童阅和读的空间时间不足;阅读活动“禁止”识字和写字等问题。同时改革小学低年级把识字写字与阅读分开来的做法。

三、适当性内容渗透是基础

在幼小语言教育衔接中,语言知识渗透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按照幼儿教育要求,语言知识渗透既不能把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全盘照搬到幼儿语言教育中,也不能完全脱离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内容的基本框架,因此幼儿教师要能够根据幼儿认知能力与水平,认真研究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内容,找到幼小语言教育的契合点、连接点,恰当的在幼儿语言教育中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要能让幼儿进入小学语文学习中时具有一定的适应性。识字活动是幼小衔接教育中的重点,探究识字教学成为做好幼小语言衔接教育的基础。情景活动是衔接幼小识字的共同教学方法,它是儿童心理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对立统一在“幼小衔接”问题上的具体体现,也是世界著名的幼儿教育——蒙台梭利教学方案所倡导的核心内容。以情景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识字,具体的做法就会变得丰富多彩,也能够让幼儿园与小学教育在教育方式上贯通一致,使初入小学的孩子感到自然融入,迅速适应小学语文教学。

四、幼小语文教师交流学习是保障

真正实现幼小语言教育衔接,幼小语文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是不可缺少的。以游戏为主的幼儿园与以学习为主的小学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教育阶段,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实现儿童自身角色转变是“幼小衔接”顺利开展的关键,如果儿童不能很好的进行角色转变将会造成儿童进入小学之后的诸多不适,但是现行的幼儿园办学与小学办学往往“各自为政”,幼儿园与小学尚未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衔接机制,而其主要问题在于幼儿教师与小学教师之间对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实施标准。因此,加强幼儿教师与小学教师的衔接教育交流学习,开展教学实践研讨,并进行衔接教育培训,力求使幼小语言教育实现“无缝对接”,才能真克服幼小衔接教育中“各自为政”的状况,将幼小教育融为一体,全面实现幼小教育的有效衔接,为儿童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教育环境。

总之,语言教育是幼小衔接教育的一条主线,关系到幼儿启蒙教育的成败。不论是从教学内容上、教育方式上、教学方法上以及教师交流上都必须得到全面的融合与有效的对接,才能够减少幼儿教育中的短板与缺陷,让儿童能够顺利实现从“玩耍”阶段进入“学习”阶段,实现自我角色的转换,为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旭.北京市“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上海教育科研,2015(6).

[2]钟家莲,孙聪,叶新源.“幼小衔接”中识字教学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2015(1).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
基于微格教研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