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现代学徒制探寻中职学生成才路径

2020-12-23赵志平

教师·中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中职学生现代学徒制

赵志平

摘 要:现代学徒制是中国正在试点探索推进的国家战略,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在课题研究中,课题组围绕一个核心,创新了1+1+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夯实基础,确保招生与招工一体化;建立了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确定了“三级五星”评价晋级制度;校企共建共享师资队伍,在“5G+互联网”背景下,师生互相促进,实现了双赢。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中职学生;成才路径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对实践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现代学徒制很好地帮助学习者在有效结合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的同时,积累工作经验,养成职业态度,实现了教育与企业的跨界融合,切实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服务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现代学徒制是我国正在试点探索推进的国家战略,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聚焦现代学徒制,探寻中职学生成才路径,可概括为“五个一”,即“围绕一个核心、突出一个重点、夯实一个基础、强化一个保障、完成一个任务”。

一、围绕一个核心,创新1+1+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一种新形式,与以往的订单班、冠名班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更加注重技能的传承、校企合作深度融合。

首先,建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学校试点专业与企业签订现代学徒制合作协议,明确双方职责为协同育人,并对校内实训场所和企业实习岗位、师资及课程等教学资源进行统筹安排,实现学校、企业、学生、员工的共同发展,建立互利共赢的长效机制。

其次,创新1+1+1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方采取“五共”(共商方案、共建课程、共训技能、共制标准、共享评价)人才培养途径,实施“1+1+1”的培养体制,即第一年在校专业学习,第二年入企实习实训,第三年回校分流培养。或者“1+1+1”(实训+生产+经营)模式。根据企业需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

二、突出一个重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现代学徒制是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

首先,建立多方参与的考核评价机制。评价历来是改革的风向标,聚焦现代学徒制下的评价不是为了鉴别、贴标签,而是为了改进。构建多元化考核评价机制,引入行业、企业对学徒岗位技能进行达标考核,可以利用“大数据”评价方式,自动记录、分析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帮其改进。

其次,校企共建课程体系。校企根据岗位需要,构建“M·C·P”一体化课程体系(M·C·P是模块、课程、项目的英文缩写),即按岗位需求将相近专业课程划分为专业模块,专业课程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始终,模块内课程知识和技能要点整合为专业训练项目。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校企结合、工学结合为载体,强调文化课、专业课各课程间内容的整合,构建与社会需要“零距离”,与学生未来发展相适应,服务学生终身发展的模块化职业教育新课程体系。

再次,校企共建共享教育教学资源。学生精進技术需要师傅的“手把手”教学,企业储备员工、更新员工需要学校的支持,校企间互通有无,确保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的通道畅通。以美术设计专业为例,学生在企业中很快掌握了所学知识的具体应用,可以很好地操作AOTO CAD软件测量绘图,但是不会在绘图时考虑到水、电、气的安全布置。这就需要学生跟着企业师傅来现场学习。企业可以提供客户,客户可以提供要求,而要求可以使学生快速提升业务能力。此外,学校的材料学更新速度缓慢,而企业可以给学校提供强大的后盾。例如,学生刚刚认识了石膏板,了解了石膏板特性与它的操作工艺,很快市场上又出现硅钙板,现在又出现了秸秆板材料等,材料的新生对传统课堂教学是有很大冲击的,而企业可解决这一问题。现代学徒制的实行丰富了学生的社会阅历和人生体验,使其毕业时就是一名合格的适应社会的人员。

最后,搭建产教一体化平台。现代学徒制将课堂变为开放的“技能教室”,搭建理论实践一体化平台。首先,学校与企业课程置换,夯实学生的专业技能。技术培养以强化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为主,教学过程中使用企业用人新标准和岗位规范,以全国大赛指定技能指标规范对接专业教学。其次,“技能教室”,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试点专业师生进厂教学实习,在职业生产活动中穿插教学活动,有效解决了课堂教学训练项目单一、强度欠缺等问题。再次,专业教室生产化。在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教学模式,创造与用人单位岗位环境基本一致的学习环境,促进“教室生产化”。学生乐学,教师乐教。运用角色模拟,学、说、演、评,深入浅出地让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深化教学主题,使技能教学活动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感受典型情景、典型效果。旅游服务专业学生到旅游团实习,在旅游景点中将自己的角色转换成导游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解博得导游、游客的中肯评价,激励学生不断自我完善、提高。

三、夯实一个基础,确保招生与招工一体化

现代学徒制的重要特征就是双元育人、双重身份、在岗培养、岗位成才。在这一过程中,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共培养。

首先,招生即招工,学生即学徒。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学生在入学时就与连锁酒店签订培养协议,提前定下培养目标及方式,学徒们在企业与学校的双重培育下快速成长。

其次,招工即招生。对新招收的工人,企业可以在新员工上岗前,安排他们到中职学校进行理论学习,对其进行岗前培训,使他们更快地适应新工作。

再次,上课即上岗。根据岗位需求,学校采取课堂教学、实习实训和岗前培训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学生边做边学,动手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农机专业学徒在企业实战中得到充分锻炼,其拆装农机具和排除故障的速度,令师傅和前来参观的家长激动不已。

最后,毕业即就业。学生毕业后经过双向选择,可直接签订用工合同,成为企业的员工,大大降低了教育成本。

四、强化一个保障,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

首先,建立对接、共享、互利“三个机制”,使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通共融,互利互惠,校企合作更加紧密。

其次,健全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科学制订“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管理办法”,落实好学徒的责任保险、工伤保险等。

再次,建立“三级五星”评价晋级制度(如下图)。通过拜师仪式确立师徒关系,让师傅体会到责任与担当,做到德才兼备;让徒弟體会到敬畏与珍惜,做到尊师重道。“先立德,后测技,再晋级”,五星当中“德”为核心,所有的评定必须以德为先,无德即使能力再强一颗星都得不到。

五、完成一个任务,校企共建共享师资队伍

学校工作要以师德建设为核心,以提高教师业务能力为重点,立足校企合作共赢,倾尽全力打造名牌教师,为学生服好务。

首先,实施“N级星制”评价方式,加快“全师型”教师脱颖而出的速度。实施互动交流、任务驱动、专家引领等教师能力提升计划,以预期目标为引领,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研究活动。“N级星制”评价方式,就是根据教师所教学科的多少评定星级,不设上限。根据承担学科教学的难易给予金星或银星,本专业内从事多学科教学,对教师来说相对容易,给予相应数量的银星;跨专业从事多学科教学相对困难,给予相应数量的金星。两颗银星等价于一颗金星,金星个数即是教师的星级数,“N级星制”评价方式的实施提高了教师向“全师型”教师发展的积极性。实施“全师型”培养方案后,快速地扩展了教师的专业领域,一师多能的“全师型”教师多了起来,解决了学校缺师少编的难题。教师对学生的培养也更加全面,知识技能教学更丰富、更深入,同时还能对学生进行从业心态、职业道德、行业规划等方面的教学指导。

其次,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根据职业教育认知规律,开发“小、实、近、趣”的教学资源,以满足学生碎片化学习的需求。教师可以通过虚拟仿真、动画制作技术、影视素材、闯关游戏设计应用等多种教学媒体形式,呈现或模拟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工作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5G+互联网”背景下,师生互相促进,实现双赢。

现代学徒制聚焦核心素养,课程是它的初心,体验是它的土壤。校企积极构建融合多元素的体验式学习模式,让学生尽早体验了未来职业。坚持“学习”为先,“立体化学习”,“全视角跟进”,为学生设计可选择的、多样化的、可感知的、有意思的、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学习课程,能加深学生对未来职业的理解。强力推进课堂模拟、岗位实习、社区服务三步递进的教学模式,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激发其服务社会的潜能。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聚焦现代学徒制,让中职学生体验未来职业,与社会共呼吸,培养其技术技能、“社会参与”素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J].职业技术,2014(10):18-19.

[2]张春娟,智 渊,司良群.师傅带徒弟校企合作打造现代学徒制[J].科技资讯,2018,16(9):189-190.

[3]鲍风雨.“5G+互联网”重构职业教育生态[J].信息系统工程,2020(3):6-7.

[4]赵运来.现代学徒制在中职学校教学管理中的运用与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6(29):92.

猜你喜欢

中职学生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