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人”的需求定位与培育路径

2020-12-23杨建强李敏

当代农村财经 2020年6期
关键词:培育路径

杨建强 李敏

摘要:现代化农业强劲的发展势头对农人提出了新要求,如何有效培育出应用型人才成为业界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新农业的发展需求,明确了新农人作为社会服务型人才、专业技能型人才、经营管理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定位。在此基础上,基于多个主体存在的不足和多领域对新农人的需要,对新农人进行精准培育,旨在为新农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农人 需求定位 培育路径

*基金来源: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贵州省“互联网+现代农业”产业形态和实践观察研究”(2018qn11)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及支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出台,传统农业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需有新型农业人士推动传统农业的升级,以满足社会更大的需要。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積极培养具有科学文化、互联网思维、掌握现代农业技能、具备先进经营管理能力的新农人迫在眉睫。

“新农人”是顺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而产生的全新力量。业内学者从多角度对新农人开展研究,从研究内容来看,人才培育、乡创运动、新农人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和新农人的内涵是学者们研究的主要内容。从研究视角来看,主要集中于社会网络、互联网、可持续发展及流通视角,如邹京晋基于社会网络对新农人培育运行机制进行研究;陈亮通过互联网说明新农人的内涵;曹林奎以上海市为例,研究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形态;张雪占基于流通视角探究新农人培育路径。从研究方法来看,目前研究新农人运用的方法较为简单和单一,其中文献法和问卷调查法使用次数较多。学者们对新农人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总体而言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目前少有学者基于需求的视角对新农人进行系统定位。立足于新时代对新农人的需求进行定位、提出培育路径,对破解人才瓶颈制约、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农人的概述

(一)新农人内涵

新农人即具有科学文化素养、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有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为主要职业,居住在农村或城市的农业从事人员。就其内涵而言,学者们各抒己见。汪向东认为,新农人可以用三个“新”来定义:以农业为业的农民新群体,采用新生产和经营方式的农业新业态,农村生命有机体的新细胞;杜志雄认为,新农人一般泛指那些农业全产业链上从事生态农业生产、产品营销或为生态农业生产与营销提供支持和服务的自然人和企业;张红宇认为,新农人主要指秉持生态农业理念,运用互联网思维,以提供安全农产品、提高农业价值为目标的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谢艳华认为,新农人是以互联网为载体、具有较强市场与信息思维、拥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与开阔的视野,并掌握着现代农业技术及现代农业管理能力的新兴群体。尽管学者们对新农人有不同的认识,但都表达了新农人是与时俱进的,是具有互联网思维、生态发展理念、精技术、善管理的高新人才。

(二)新农人价值

新农人的到来给社会带来了价值。在互联网方面,新农人借助互联网通融互联、大数据、高流动及开放性的特点,实现了与消费者进行无障碍沟通、使资源优化配置、实时掌握市场动态、宣传产品和打造品牌等;在生态建设方面,新农人采用有机种植、无公害种植、构建生态链和多种农产品互补等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进行作业,保障农产品安全的同时推动了生态环境保护;在技术方面,新农人依靠现代农业生产技能(杂交、温室、机械化、电气化、无土和转基因技术等)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在管理方面,新农人利用市场营销、财务核算和农业经济调查分析等知识,合理组织农业生产、供应和销售,确保供应链的整合。

尽管新农人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但仍存在很多挑战,可概括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因素主要包括:文化素养普遍较低、农业技术不精、新农人对自身及投入市场的产品定位不准、能动性较弱和缺乏大局意识等;外在因素主要包括: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耕地质量差、农业人才缺乏、市场体制不完善和政府监管力度弱等。

二、新农人的需求定位

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才,新农人是“三农”问题的关键。基于农业产业需求,应将新农人培育成为农业社会服务型、农业生产经营型、农业专业技能型和农业复合型人才。

(一)农业社会服务型人才

农业全产业链融合需要农业服务专业人才,农业服务专业人才满足农产品生产和消费者的需要,满足农业发展在服务方面的需求。从农产品的生产过程来看,社会服务型人员分别负责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其中,产前服务型指为生产产品提供基础物质和条件的农业服务人员,及时掌握农资、农机、土性、气候、作物习性、光照强度、水质等信息,精通如何选种、育苗、孵化、产品设计等技能;产中服务型指为产品加工提供服务的人员;产后服务型指为产品销售提供服务的人员,了解市场机制、市场规章制度、投资风险、交易平台、物价等信息。目前,我国在农业服务岗位的工作人员虽有一定数量,但农业综合素质较低,且分工不明确的现象较为严重,农业生产亟需大量专业服务型人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在追求产品质量的同时,在精神层面上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不断追求多样化和差异化的售前、售后服务,以满足心理需求。从服务方式来看,分为线上和线下服务。其中,线上服务主要负责产品活动策划及宣传、产品介绍、产品推销和售后服务等工作,而线下服务主要负责对实体场所进行视察、出售产品、提供消费渠道及场所和介绍产品等。线上服务注重对互联网的运用,线下服务则注重对消费者的服务体验,两者都需在服务中满足消费者的层次化、差异化和多样化需求。多样化及差异化服务不仅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还满足了精神需要,未来的农业市场将需要大量服务型人才。

(二)农业专业技能型人才

带动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生产现代化,需要农业专业技能型人才。农业现代化技能包括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生产技术两方面。农业生产方式包括机械化、电子化、化学化、电气化、水利化和园林化,其中机械化和化学化是基础的生产手段。农业生产技术贯穿于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产前技术主要有良种繁育、农业航空、土壤改良、能源利用、生物技术、农业气象和水土保持技术等;产中技术主要有施用肥料、滴灌、嫁接、保鲜、病虫害防治、养殖和栽培技术等;产后技术主要有贮运、农业环境保护、产品营销、农田水利技术等。此外,随着大数据的发展,第三方农业技术已成为潮流,包括数据交换技术、GS1条码技术、5G移动通信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和电子商务技术等。可见,农业生产过程中涉及多种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更替。我国从事农业的人员主要来自农村,掌握和了解的农业生产方式和技能较少,导致农业生产中缺乏精技术的人才。

我国东、南部农村地区与西、北部农村地区在基础设施(主要指交通和通信设施)、地形地貌、气候和水利等方面有所差异,需结合不同地区不同需求对新农人在技能方面进行详细定位和培育。

(三)农业经营管理型人才

创新农业管理方式,需要农业经营管理专业人才。随着新农业的兴起和互联网的到来,农业发展的道路上更需善管理、懂经营的新农人。农业经营管理主要体现为对人员和事物的管理,管理人员即对内部环境和人们的心理需求进行了解,运用管理技能处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处理企业、农人和政府等合作关系,为农业生产活动提供和谐氛围,继而提升组织、运营效率;管理事物是指结合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市场发展状况,对产前资金投入、生产方式和产量预算,产中加工监督、分配和资源配置,产后销售、产品流通等进行管理。随着“互联网+农业”的出现,农业经营管理的关键在于对农业供应链的管理,它与农业生产过程紧密相关,影响着农业生产和流通的状况和水平。然而,我国农业管理人员不仅匮乏,且少有具备农业管理素质和管理技能的人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管理人员分布不合理,主要集中于产后管理环节,产前和产中的管理人员较少,这些都阻碍了农业供应链的整合。

因此,要培育具有管理素质和技能的经营管理型农人,尤其加强对产前、产中、农业供应链管理人才的培养,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供销一体化发展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

(四)农业复合型人才

带动农业转型升级,需要农业复合专业技能型人才。现代农业是一门综合性产业,涉及经济、生态和地理等多个领域,农业全产业链需要不仅掌握现代生产技术还需要能用运用先进管理理念的专业人才。一方面,专业复合型人才了解农业生产规律,熟悉国家农业政策,善于与农民沟通,能够解决农业发展中出现的困难;另一方面,专业复合型人才具有先进管理理念,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对市场敏感度高,能够顺应消费市场需求,提高竞争力。

三、新农人的培育路径

(一)基于多个主体存在不足的培育路径

新农人由多个主体组成,主要包括传统农民、青年学生、返乡农民工和涉农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可概括为:教育水平低、缺乏现代农业技术、缺乏经验和资金不足。各主体具备的不足和追求的目标如表1所示。(见表1)

传统农民的不足是文化教育水平低、老龄化较严重,缺乏农业理论知识且学习能力较弱,优势是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传统农民可以通过加强与先进农业生产者在思想、知识、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学习,提升对现代农业的认识;打造良好的农业生产活动氛围,使其主动接受新思想,减少农民对新兴事物的抵触情绪;兴办农业职业教育进行文化教育,以提高传统农民的文化素养。

青年学生由于刚进入社会工作,收入不高,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缺少实践经验。青年学生作为“新农人”需提升自身综合能力,深入田间,定期到农田、工厂、公司等地进行实习,对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管理、经营多方面学习,积累农业生产经验;与新型农业合作社、农产龙头企业进行合作交流,利用自身优势取得发展农业产业的资源。

返乡农民工长期进行非农业生产,虽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专业技能相对较低,相对于传统农民具有资金优势,知识面更加宽广。可以通过采取自主学习、集中培训、参加研讨会、进修的方式进行培育。

农业企业具有资金、人才、信息方面的优势,但工作岗位与专业对口比例较少,专业技术人才集中在高等院校或中心城区,导致涉农企业紧缺懂技术又善管理的人才,也缺少创新能力。可通过对内部员工进行培训和引进外来人才为农企业提供复合型人才;开拓互联网思维,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与管理方法促进企业发展。

(二)基于多领域对新农人的培育路径

乡村振兴涉及农村社会、农业经济、生态环境和乡村文化等众多方面,可以通过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推进乡村绿色发展和繁荣兴盛农村文化,解决好当前矛盾,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20]。新农业的发展同样涉及社会、经济、生态和文化,而新农人作为新农业产业的推动者、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新生儿,其发展必然受社会、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影响。为此,有必要基于社会、经济、生态和文化角度对新农人进行科学培育。

基于新农人的发展需要,通过兴办教育及培训机构、实施优惠政策、完善并构建新体系、制定脆弱性保护方案、加强人文关怀、引进资源、发展农村产业和加强研究力度等方式,对新农人进行培育。通过兴办理論知识型和专业技术型教育及培训机构,培育具有高文化教育水平和农业技能的农业综合性人才;通过实施土地管理、文化传承、生态补偿和创新创业等优惠政策,完善和构建运营网络、农业供应链、经济流通和产品认证体系,制定生态、文化和人性等脆弱性方案并加强人文关怀,为新农人的发展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加强对农业研究,发展乡村衍生产业,引进先进设备,为新农人在农业生产活动过程中提供资源及资金。培育路径之间密切相关、相互促进,其目的是将新农人培育成为社会服务型、专业技能型、经营管理型和复合型人才,满足乡村振兴战略对新农人的人才需要。基于多个领域对新农人的培育路径,见图1。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满足新时代的需要,新农人才有生存的机会。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明确将社会服务型人才、专业技能型人才、经营管理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作为新农人的需求定位。立足于新农人的需求定位,从内部(新农人自身状况)和外部(社会、经济、生态、文化)两方面对新农人进行培育。对新农人进行需求定位并提出培育路径,这为“三农”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对建设美丽乡村和发展现代化农业具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课题组,张红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新农人发展调查[J].中国农村经济,2016,(04):2-11.

[2]刘晓雪.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要求——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8,(03): 13-20+107.

[3]郑菲菲.乡村振兴视角下茶产业人才发展策略研究[J].农业展望,2019,15(11):84-87.

[4]汤海明,陆和杰.”新农人”电子商务培训模式的路径选择[J].当代继续教育,2018,36(01):68-71+96.

[5]冯文秀.美丽乡村”乡创式”景观生态设计方法探索[J].山西建筑, 2017,43(14):216-217.

[6]熊文臣.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全国商情,2016,(35):19-20.

[7]刘艳.重新思考UGC内涵和价值——基于微博百县千红新农人的考察[J].新闻知识,2019(11):68-71.

[8]邹京晋,朱雅然.社会网络视域下新农人精准培育运行机制研究[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9,21(02): 64-69.

[9]陈亮.新农人:中国未来农业的中坚力量[J].中国农村科技,2015,(03): 68-70.

[10]曹林奎,张峦.上海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形态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6,(01):400-404.

[11]张雪占.基于流通视角的新农人培育路径探究[J].农业经济,2018,(04): 73-74.

[12]刘小舟.”新农人”与新型职业农民[J].农民科技培训,2016,(04):18- 20.

[13]汪向东.”新农人”与新农人现象[J].新农业,2014,(02):18-20.

[14]杜志雄.”新农人”引领中国农业转型的功能值得重视[J].世界农业, 2015,(09):248-250.

[15]谢艳华.”互联网+”背景下新农人成长的瓶颈及化解[J].农业经济, 2019,(05):51-52.

[16]王玉玲,刘欣怡,张芳菲.”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的销售模式研究[J].商业经济,2020,(01):139-140+168.

[17]姚永鹏,罗冰凌.甘肃省生态农业绩效评价——基于农业分区实证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9,(06):7-12.

[18]王竞.电商时代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01):136-137.

[19]张新蕾,刘福军.我国新农人发展研究综述[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9,13(02):45-50+128.

[20]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J].广西经济, 2018(02):5.

The demand orientation and cultivation path of "New Farmers"

Yang Jian-qiang Li Min

Abstract: The strong development momentum of modern agriculture had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farmers. How to effectively cultivate applied talents had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scholars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and agriculture.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demand of new agriculture, this paper clarified the demand orientation of new farmers as social service talents, professional skilled talents, management talents and compound talents. On this basis, based on the shortcomings of multiple subjects and the needs of new farmers in many fields, the accurate cultivation of new farmers was aimed at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he training of new agricultural talents.

Key words:Farmers; Demand Orientation; Cultivation Path; Rural Revitalization

(作者單位:贵州理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贵州理工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责任编辑:欣文

猜你喜欢

培育路径
校本文化资源视域下的高职院校大学精神培育路径研究
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律素养及培育路径调查研究
医学生道德人格现状及有效培养路径
我国社会组织品牌个性及其培育路径研究
新媒介视阈下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路径研究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模型的素质培育路径研究
大学生创业项目商业化运营的培育路径
创新型城市建设中文化的作用及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