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模式探析

2020-12-23肖圆

教师·中 2020年10期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

肖圆

摘 要:文章以幼儿园教师的职前培养为切入点,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教师资格证考试要求两个方面出发,分析了当前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的现实需求。同时通过对长沙市某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调查,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四个方面阐述了学前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建构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专业能力

国务院于2010年下发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其中要求通过灵活多样的途径,建设一支素质高超、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园教师队伍。2011年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里明确提出了国家对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这也是制訂教师教育课程方案、开展教学与评价、认定教师资格的重要依据。而2012年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则是对这份文件的细化,其针对性和专业性更强。

随着《专业标准》的颁布实施和教师资格证国考制度的推行,幼儿园教师准入门槛逐年提升,这不仅给当前的学前师范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也给传统的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专业标准》对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的要求

《专业标准》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对幼儿园教师提出了具体的能力要求,它不仅是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也是各学前师范院校对学生进行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专业标准》明确要求各院校必须重新审视当前的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重视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完善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式,注重学生专业理论素养与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要重视师德师风教育,结合“四有化”教师的新要求,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教师。

纵观这些要求不难发现,幼儿园教师不仅要培养实践能力,也要注重理论知识的整合与沉淀。可以说,理论素养是幼儿园教师职业发展的奠基石,也是支撑幼儿园教师长远发展的关键。学前教育师范院校对人才的培养不能像以前那样要么偏重实践,要么偏重理论,两者有机整合才是当前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的新需求。这种需求对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学前师范院校应当进一步修改与完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拥有基本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与科研能力,为他们后续的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减少幼儿园初任教师的入职适应困难。

二、教师资格证考试制度下对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的要求

教育部推行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制度的举措无疑是提高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手段,对学前师范院校来说也是一种挑战。在全面培养学前师范生整体素质的基础上,为了提高其“国考”通过率,学前师范院校需要结合《课程标准》和《专业标准》等文件的具体要求,在重视学生师德教育的同时,还要突出学前教育的专业特色,重视学生保教能力的培养,帮助其更好地迎接与面对“国考”,获得从业资格,为其教育实习及就业做准备。

实际上,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推行以及它所体现的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也为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优化与革新提供了一定的方向和契机。湖南省颁布的《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大纲》中明确要求从职业认知、心理素质、仪表仪态、交流沟通、思维品质、了解幼儿、技能技巧和评价反思八个方面,采用结构化面试和情景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回答问题、展示等多种方式对学前教育师范生进行全面的考核。通过对2018年面试真题的分析,具体的面试考核内容可以分为:教学活动与游戏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区域游戏的指导(介入)、环境创设与手工制作、结构化面试与答辩五大板块。其中,面试过程的核心是考生通过模拟教育教学情境展示教学技能和专业素养。从近处说,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应用效果将直接影响学前师范生能否顺利通过教师资格考试;从远处说,学前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群的设置与教学也将直接关涉到学前师范生实习时的职业适应和就业后的可持续发展,为学生未来的从业能力奠定基础。

三、当前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对长沙市某高校学前教育专业300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当前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中大致存在这些问题: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大家都认同应建构以学生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但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及培养效果不尽如人意,目标定位不合理或不清晰,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依然存在。

在课程设置上,61%的学生认为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某些课程的设置与幼儿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脱节,不能凸显《专业标准》的知识与能力要求,课程比例失调,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专业能力的培养不突出。8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较为欠缺,72%的学生认为五大专业技能掌握不够,7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教育研究能力有待加强。这些结果都从一个侧面显示出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的整体素质较《专业标准》的要求还有差距,目前学前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仍有完善的空间。

在教学方法上,学前师范院校采用的教学方法单一,理论与实践结合度不够,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不到位,教学方法仍可改进与创新。在“你认为高校教师的教学可以在哪些方面提升”的问题中,85%的学生希望教师能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展示机会,75%的学生希望教师能“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66%的学生觉得“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灵活性”还有待提升。这说明当前高校的课堂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仍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课堂互动、讨论、实训时间严重不足。

在教学评价上,具体的评价标准模糊或是评价不科学,教师无法指导学生从根本上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在“你认为当前在校课程学习这一方面的评价存在哪些不足”的问题中,有87%的学生认为评价流于形式,缺乏有力指导,82%的学生认为评价主体单一,71%的学生认为过程性评价缺少。这说明师范院校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校评价的主体仍为教师;同时,过程性评价缺失,虽然很多学校的课程成绩评定由期末考试和平时表现构成,但师生比的极度不平衡导致教师的评价流于形式,难以或很少针对个体的学习进行全面而中肯的评价,虽然学生的课堂与实训参与度高,但由于教师评价不到位,导致学生各方面能力没有多大提升。

这些客观因素造成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存在不同程度的欠缺,无法帮助学生从容应对教师资格证考试,也无法满足幼儿园的从业要求,造成了学生心理压力大、实习工作胜任力不强,进而影响学生的就业信心。

四、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建构

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建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完善学前师范院校人才培養方案

幼儿园作为人才需求方,对需要什么样的教师有着更为清晰与确切的要求,因此学前师范院校可请幼儿园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与其共同分析行业发展趋势,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尽量让人才培养的质量符合市场的需求,打造供需对应、合作互赢的局面。

(二)严格按照《专业标准》与《课程标准》完善课程体系

学前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应严格遵循《专业标准》与《课程标准》的要求,妥善处理好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关系,进一步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凸显专业特色,让课程内容在进一步聚焦的同时兼顾幼儿园市场的实际需求,尽量提高课程内容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提升学生的专业竞争力与职业适应能力。

(三)采用双师型教学模式,改革现有的师资配置制度

在“高校请来的一线幼儿园教师与高校教师相比,授课的主要特点在于”的问题中,80%的学生认为一线幼儿园教师实践经验丰富,理论联系实际紧密;62%的学生认为一线幼儿园教师有更多的教学案例,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与技能。这说明高校将一线幼儿园教师引进课堂有利于提升学生对幼儿园实际工作的认知能力,故双师型教师的设置更有利于学生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四)重视课内、外实训与实习,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在“学生希望开展哪些活动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的问题中,选择“相关理论学习”的占比最大(88%),次之是“见习、实习”“观摩优质公开课”“模拟教学”“幼儿园实时课堂转播”。这说明学生认为不仅要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还需要不断观摩一线课堂的教学过程并充分实践才能更好地提高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可见,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必须改革,学前师范院校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理论学习,同时也要重视课内实训,尤其不要让课内实训流于形式,而应该通过教研活动、微格教学、课堂试教、评课说课、教育见习与实习等多种形式为每个学生提供充分锻炼的机会。

此外,课外实训也是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学前师范院校可以通过与基地实习幼儿园合作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课外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定期下园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充分了解幼儿园的实践情况,为实习与就业做准备;还可以通过举办与学生专业能力发展紧密相关的各种活动,来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如玩教具制作比赛、讲故事比赛、专业汇报演出、儿童剧表演等活动都能让学生得到充分锻炼。

总之,幼儿园教师的职前培养不仅影响学前师范生的教师资格证考试通过率和实习工作的胜任力,还关系到学前师范院校的就业率与专业认证通过率,同时也影响学前师范生的入职适应与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发展。学前师范院校应高举《专业标准》的大旗,与幼儿园加强沟通,群策群力,为幼儿园教师的职前培养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妙兰.基于教师专业标准的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4,15(2):69-72.

[2]李学杰.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职前培养[J].教育评论,2014(9):66-68.

猜你喜欢

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
不同阶段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内在发展规律
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研究报告
优化管理,过渡也精彩
幼儿园教师培养之我见